世界政治史(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world)是人類在整個存在過程中創造的各種政治實體以及這些國家定義其邊界的方式的歷史。縱觀歷史,政治制度已經從自治和君主制的基本制度擴展到今天存在的複雜的民主和極權制度。與此同時,政治實體已經從模糊界定的邊境型邊界擴展到今天存在的國家明確邊界。

史前時代

人類的靈長類祖先已經具備社會和政治技能。[1] 人類社會組織的第一種形式是作為狩獵採集者生活在部落社會中的家庭。[2]

大約在同一時間(公元前7,000-8,000年)在世界各地發明農業之後,人類社會開始過渡到部落形式的組織。[3]

存在不同部落之間外交和局部戰爭的證據。[4] 這可能是由於盜竊牲畜或農作物、綁架婦女或資源和地位競爭造成的。[5]

克里斯蒂安·於恩森·湯姆森首次提出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史前時代三時代系統。到1860年代,該理論被普遍認為是對「人類最早的歷史」[6]的一個有用分期法,並開始應用於亞述學。古代近東考古學中現在常規分期的發展是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發展起來的。[7]

古代

政治權力的早期分配取決於不同地點的淡水、肥沃土壤和溫帶氣候的可用性。[8] 這些都是高度組織化社會發展所必需的。[8]這些早期社會的位置靠近或受益於構造板塊的邊緣。[9] 印度河流域文明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由構造壓力造成)以及印度河和恆河附近,這些河流從山區沉積沉積物以產生肥沃的土地。[10]美索不達米亞也存在類似的動態,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與扎格羅斯山脈的情況相同。[11] 古埃及得益於尼羅河從其起源的東非高地沉積的沉積物,而黃河和長江對古代中國的作用相同。[12] 由於可馴化的野草物種的自然出現和陸地的東西向,歐亞大陸在農業發展方面具有優勢,使馴化作物易於傳播。[13]世界上生活在那裏的大型哺乳動物物種中有一半賦予了它類似的優勢,可以馴化。[14]

農業的發展允許更多的人口。新密集和定居的社會變得等級森嚴,財富和自由不平等。[15]由於公元前3800年氣候變冷和乾燥導致美索不達米亞發生乾旱,村裏的農民開始合作並開始使用灌溉系統建立更大的定居點。[15]這種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反過來又需要具有複雜社會組織的集中管理。[15]美索不達米亞出現了第一批具有更大社會組織的城市和系統,隨後在幾個世紀內出現在印度河和黃河流域。[16]在城市中,勞動力可以專業化,因為整個人口不必為糧食生產而工作,而儲存的糧食允許大型軍隊建立帝國。[16] 首先出現的帝國在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8]較小的王國存在於華北平原、印度恆河平原、中亞、安納托利亞、東地中海和中美洲,而其餘的人類則繼續生活在小部落中。[8]

中東和地中海

Thumb
古代近東全景

最早的國家是蘇美爾王朝早期和埃及王朝早期,分別起源於大約公元前3000年的烏魯克時期和前王朝時期的埃及。[17] 王朝早期的埃及以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為基地,王國的邊界以尼羅河為基礎,一直延伸到存在綠洲的地區。[18] 上埃及和下埃及在公元前3150年左右由法老梅內斯統一。[19]這一整合過程是由來自尼羅河三角洲不斷擴大的撒哈拉沙漠的移民擁擠推動的。[20]儘管如此,孟菲斯和底比斯等權力中心之間的國內政治競爭仍在繼續。[19]盛行的東北季風使沿河航行更容易,從而有助於國家的統一。[20]埃及人的地緣政治環境使他們被努比亞包圍,位於尼羅河南部較小的綠洲,乘船無法到達,而利比亞軍閥則在現代班加西周圍的綠洲行動,最後被西奈半島和大海的襲擊者包圍。[21]這個國家被撒哈拉沙漠在兩邊形成的天然屏障很好地防禦着,但這也限制了它擴張成更大帝國的能力,維持尼羅河沿岸的區域大國地位,除了在公元前二千年征服黎凡特。[20]木材的缺乏也使得建立一支大型海軍在地中海或紅海進行力量投送過於昂貴。[16]

美索不達米亞

波斯

希臘

羅馬

印度

中國

在華北平原,黃河讓魏國、齊國等國家崛起。[22]該地區首先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由商朝統一,並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中被周朝取代,據信有數百萬人參加了戰鬥。[22] 然而,勝利者很快就受到內部動盪的打擊。[23] 周人的主要對手是山東的東夷人、鄂爾多斯的咸雲人、山西的桂坊人,以及長江中游的楚人。[24]

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中國在春秋(771-476)和戰國時期(476-221)期間陷入了長達五個世紀的無政府狀態。[25]後期,金朝分裂為魏、趙、漢,而華北平原的其餘部分則由楚、秦、齊、燕組成,而周仍處於中央,主要是禮儀力量。[26] 雖然趙人起初有優勢,但在昌平之戰中,秦人最終在260年擊敗了他們,雙方大約有50萬士兵戰鬥。[27]其他國家試圖結盟對抗秦,但被擊敗了。[28]

公元221年,秦朝建立,人口約4000萬,首都35萬在臨淄。[29]在秦始皇的領導下,王朝開始了諸如建立領土行政單位、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中國長城)和統一漢字等改革。[30]然而,在他去世並與兵馬俑一起埋葬之後,當楚漢開始爭奪弱繼承人留下的權力真空時,帝國開始分崩離析,漢朝於公元前204年建立。[31]

漢朝時期,中國人口增至5000萬,首都長安有40萬人,領土擴張到朝鮮、越南和天山。[32]還出征匈奴,奪取河西走廊,吞併南越國,征服海南和台灣。[33] 中國對匈奴的壓力迫使他們向西移動,導致月氏出走,後者又掠奪了大夏首都。[34]這導致了他們新的貴霜帝國。[35]漢朝的終結是在公元220年的內部動盪之後,分裂為蜀國、吳國和魏國。[36]儘管晉朝(266-420)崛起,但不久之後,匈奴在五夷之亂(304-316)中入侵中國,征服了華北平原的大片地區,於399年宣佈成立北魏。[37]

美洲

後古代

(編輯中)

早期現代

(編輯中)

現代

革命浪潮

大西洋革命是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革命浪潮,發生在美洲和歐洲,包括科西嘉革命(1755-1769)、美國革命(1765-1783)、1782年日內瓦革命、荷蘭愛國者起義(1785)、1792年俄波戰爭(1788-1792)、法國大革命及其後果(1789-1814)、比利時列日革命(1789-1795)和布拉班特革命(1790)、海地革命(1791-1804)、荷蘭巴達維亞革命(1795)、庫拉索奴隸起義(1795)、費東叛亂(1796)、蘇格蘭叛亂(1797)、1798年愛爾蘭起義、赫爾維蒂革命(1798)、阿爾塔穆蘭革命(1799)、1811年德國海岸起義(1811)和挪威獨立戰爭(1814)。瑞士、俄羅斯和巴西發生了較小的動盪。每個國家的革命者都知道其他國家的革命者,並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啟發或效仿。[38]

法國大革命戰爭是法國大革命引發的從1792年持續到1802年的一系列全面軍事衝突。法國與大不列顛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王國沙皇俄國君主國對抗。法國大革命戰爭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次反法同盟(1792-97)和第二次反法同盟(1798-1802)。最初僅限於歐洲,戰鬥逐漸蔓延到全球。經過十年不斷的戰爭和積極外交,法國征服了意大利半島低地國家萊茵蘭地區的領土,並在北美收回了路易斯安那州。法國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的成功確保了革命原則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播。

霧月政變使拿破崙·波拿巴將軍上台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在大多數歷史學家看來,法國大革命結束了。拿破崙戰爭(1803-1815)是一系列重大衝突,由拿破崙一世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及其盟國與一系列歐洲列強組成各種聯盟,在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導致了短暫的法國統治時期。拿破崙戰爭源於與法國大革命及其由此產生的衝突相關的未解決爭端,通常分為五次衝突: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07年)、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4年)和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

拿破崙佔領西班牙導致與法國的半島戰爭,使得西班牙美洲的西班牙克里奧爾人質疑他們對西班牙的效忠,引發各種西班牙治下美洲獨立戰爭(1808-33年),這些戰爭主要是進行的在對立的殖民者團體之間,其次是針對西班牙軍隊。與此同時,葡萄牙王室在葡萄牙被法國佔領期間遷往巴西。皇室回到里斯本後,攝政王佩德羅留在巴西,並於1822年成功宣佈自己為新獨立的巴西帝國的皇帝。

1820年革命包括意大利的燒炭黨、西班牙的自由三年、1820年葡萄牙王國的自由革命、希臘獨立戰爭和俄羅斯帝國十二月黨人起義。隨後,1830年革命包括荷蘭聯合王國的比利時革命、法國七月革命、波蘭十一月起義和瑞士的烏斯特塔格。1848年革命又是歐洲歷史上最廣泛的革命浪潮,包括德意志1848年革命法國二月革命、意大利各州的革命、大波蘭起義、三月動亂、1848年奧地利帝國革命(包括1848年匈牙利革命)、普雷埃拉起義、盧森堡革命、摩爾達維亞革命、瓦拉幾亞革命、英國憲章運動和青年愛爾蘭叛亂。

大國競爭

受1820-1830年代反對維也納會議結果的叛亂的啟發,意大利統一進程由1848年革命促成,並於1871年完成,羅馬被正式指定為意大利王國首都。[39][40]

1870-71年普法戰爭後,普魯士在宰相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將幾乎所有德意志國家(除奧地利、盧森堡和列支敦士登)合併為一個新的德意志帝國。俾斯麥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到1914年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41][42]

與此同時,英國進入了一個「光榮孤立」的時代,避免了導致其在1854-1856年捲入克里米亞戰爭的糾葛。英國專注於內部工業發展和政治改革,並建立其龐大的國際資產——大英帝國,維持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來保護其島嶼家園和許多海外財產。

一戰及其後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見證了歐洲大陸分裂為兩個主要的對立聯盟:協約國,主要由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日本、葡萄牙和上述許多巴爾幹國家如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以及同盟國,主要由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組成。儘管塞爾維亞在1915年被擊敗,羅馬尼亞在1916年加入同盟國、在1917年被擊敗,但直到1918年,沒有一個大國被淘汰出局。

1917年的俄羅斯二月革命以臨時政府取代了君主制,但對戰爭代價的持續不滿導致了十月革命。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新政府於1918年3月簽署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結束了俄羅斯對一戰的參與。同盟國相繼退出:首先是保加利亞(9月29日),然後是奧斯曼帝國(10月31日)和奧匈帝國(11月3日)。由於盟友被擊敗,國內發生革命,軍隊不再願意戰鬥,德皇威廉於11月9日退位,德國於1918年11月11日簽署停戰協議,結束了一戰。

戰後奧斯曼帝國的瓜分導致中東被英法等西方列強統治,並見證了現代阿拉伯世界和土耳其共和國的誕生。國際聯盟授權授予法國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託管、英國對美索不達米亞(後來的伊拉克)的託管和英國對巴勒斯坦的託管——後來分為巴勒斯坦和外約旦酋長國(1921-1946)。奧斯曼帝國在阿拉伯半島的屬地成為漢志王國,內志蘇丹國(今天的沙特阿拉伯)被允許吞併,以及也門的穆塔瓦基利特王國。帝國在波斯灣西岸的屬地被沙特阿拉伯吞併,或仍是英國的保護國(科威特、巴林和卡塔爾),並成為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

1917年-1923年革命包括受俄羅斯革命的成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果造成的混亂啟發的世界各地的政治動盪和起義。在飽受戰爭蹂躪的俄羅斯帝國,自由主義的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隨後是一段不穩定時期,布爾什維克在十月革命期間奪取了政權。為了應對新興的蘇聯,來自各種意識形態派別的反共勢力與布爾什維克作戰,特別是反革命的白軍運動和農民綠軍、俄羅斯革命後烏克蘭的各種民族主義運動和其他可能——成為新的國家,如蘇聯外高加索和蘇聯中亞、無政府主義啟發的第三次俄國革命坦波夫起義[43]列寧主義的勝利也激發了世界共產主義的浪潮:更大的德國革命及其後代,如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鄰近的匈牙利蘇維埃革命和意大利的紅雙年會,以及各種較小的起義、抗議和罷工,但所有這些都流產了。布爾什維克試圖在蘇聯領導的共產國際中協調這一新的革命浪潮。

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1929年起的大蕭條造成的經濟困難狀況導致國際社會動盪激增。在德國,它促成了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興起,導致了魏瑪共和國的滅亡和阿道夫·希特拉領導下的法西斯政權納粹德國的建立。

法西斯運動在歐洲其他地方的力量不斷增強。匈牙利法西斯主義者久拉·貢博斯於1932年上台擔任匈牙利總理,並試圖在全國鞏固他的統一黨。1933年後,羅馬尼亞的法西斯鐵衛隊運動在政治上的支持率飆升,在羅馬尼亞政府中獲得了代表權,一名鐵衛隊成員暗殺了羅馬尼亞總理揚·杜卡。在1934年2月6日危機期間,法國面臨自德雷福斯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國內政治動盪,當時法西斯運動和多個極右翼運動在巴黎集體暴動反對法國政府,導致重大政治暴力。

在美洲,由Plínio Salgado領導的巴西整合主義者聲稱擁有多達200,000名成員,不過在1937年政變企圖之後,它面臨着來自瓦加斯的Estado Novo的鎮壓。在1930年代,智利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在智利議會中獲得席位並企圖發動政變,導致1938年的Seguro Obrero大屠殺。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通常被認為始於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在阿道夫·希特拉的領導下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隨後於3日向德國宣戰。根據1939年8月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德國和蘇聯瓜分了波蘭,並在芬蘭、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國家劃定了各自「勢力範圍」。從1939年底到1941年初,在一系列戰役和條約中,德國征服或控制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並與意大利和日本(以及後來的其他國家)結成了軸心國。隨着北非和東非戰役的開始,以及法國在1940年中期的垮台,戰爭主要在歐洲軸心國和大英帝國之間繼續進行,包括巴爾幹戰爭、不列顛空戰、閃電戰英國和大西洋海戰。1941年6月22日,德國率領歐洲軸心國入侵蘇聯,打開了歷史上最大的陸地戰區東線戰區,並將軸心國尤其是德國國防軍陷入了消耗戰。

旨在稱霸亞太地區的日本在1937年與中華民國交戰。1941年12月,日本對美國和英國領土發動了幾乎同時對東南亞和中太平洋的攻勢,其中包括對太平洋的進攻。美國艦隊在珍珠港迫使美國對日本宣戰;歐洲軸心國團結一致向美國宣戰。日本很快佔領了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但在關鍵的中途島海戰失敗後,它的進攻於1942年停止。後來,德國和意大利在北非和蘇聯的斯大林格勒被擊敗。1943年的重大挫折——包括德國在東線的一系列失敗、盟軍入侵西西里島和意大利本土,以及盟軍在太平洋的進攻——使軸心國喪失了主動權,並迫使其在所有戰線上進行戰略撤退。 1944年,西方盟軍入侵德佔法國,而蘇聯則收復其領土損失並轉向德國及其盟國。在1944-45年期間,日本在亞洲大陸遭受了逆轉,而盟軍削弱了日本海軍並佔領了西太平洋的關鍵島嶼。

歐洲戰爭以解放德國佔領區和西方盟國和蘇聯入侵德國而告終,最終導致柏林淪陷於蘇聯軍隊、希特拉自殺和德國於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在盟軍於1945年7月26日發表波茨坦宣言以及日本拒絕按其條款投降之後,美國於8月6日向日本城市廣島和8月9日向長崎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面對迫在眉睫的日本列島入侵、原子彈爆炸的可能性以及蘇聯加入對日戰爭併入侵滿洲,日本於8月15日宣佈投降,然後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鞏固了盟軍在亞洲的全面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全球的政治聯盟和社會結構。聯合國成立,以促進國際合作並防止未來發生衝突,獲勝的大國——中國、法國、蘇聯、英國和美國——成為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蘇聯和美國成為敵對的超級大國,為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奠定了基礎。在歐洲遭受破壞之後,其大國的影響力減弱,引發了非洲和亞洲的非殖民化。大多數工業受到損害的國家都轉向經濟復甦和擴張。政治一體化,特別是在歐洲,開始是為了防止未來的敵對行動、結束戰前的敵意和建立共同的認同感。

冷戰

冷戰是美國和蘇聯及其各自盟友西方集團東方集團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時期,始於二戰。西方集團由美國以及西方集團的其他第一世界國家領導,這些國家通常是自由民主的,但與威權國家網絡聯繫在一起,其中大部分是他們的前殖民地。[44]東方集團由蘇聯及其共產黨領導,在整個第二世界都有影響。美國政府支持世界各地的右翼政府和起義,而蘇聯政府資助世界各地的共產黨和革命。由於幾乎所有的殖民地都在1945年至1960年期間實現了獨立,成為冷戰中的第三世界戰場。

冷戰的第一階段於1945年二戰結束後不久開始。1949年,美國及其盟國擔心蘇聯的襲擊,成立了北約軍事聯盟,並將其稱為對抗蘇聯影響遏制的全球政策。1955年,蘇聯為響應北約而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這一階段的主要危機包括1948-49年柏林封鎖、1927-1949年中國內戰、1950-1953年韓戰1956年匈牙利革命、1956年蘇伊士危機、1961年柏林危機和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和蘇聯在拉丁美洲、中東以及非洲和亞洲的非殖民化國家爭奪影響力。

古巴導彈危機之後,一個新的階段開始了,中蘇交惡使共產主義領域內的關係複雜化,而西方集團國家法國開始要求更大的行動自主權。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鎮壓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而美國則經歷了民權運動和反對越南戰爭的內部動盪。在1960年代至70年代,一場國際和平運動在世界各地的公民中紮根。發生了反對核武器試驗和核裁軍的運動,並出現了大規模的反戰抗議活動。到1970年代,雙方都開始考慮和平與安全,進入緩和時期,戰略武器限制談判和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關係是對蘇聯的戰略制衡。1970年代後半期,第三世界形成了許多自稱馬克思主義的政權,包括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柬埔寨阿富汗尼加拉瓜

隨着1979年蘇阿戰爭的爆發,緩和在這十年結束時崩潰了。1980年代初期是另一個緊張局勢加劇的時期。在蘇聯經濟停滯之際,美國加大了對蘇聯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壓力。1980年代中期,新的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引入了 glasnost(「開放」,約1985年)和 perestroika(「重組」,1987年)的自由化改革,並結束了蘇聯對阿富汗的介入。東歐對國家主權的壓力越來越大,戈爾巴喬夫拒絕再從軍事上支持他們的政府。

泛歐野餐後鐵幕的倒塌和和平的1989年革命浪潮(羅馬尼亞阿富汗除外)推翻了幾乎所有東歐集團的共產主義政府。蘇聯共產黨本身在1991年8月的一次未遂政變企圖後失去了對蘇聯的控制並被禁止。這反過來導致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其組成共和國宣佈獨立,非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共產主義政府垮台。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後冷戰

1990年代

蘇聯解體後,在其前領土上發生了許多後蘇聯衝突。分離主義運動在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1988-1994)、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1990-1992)、南奧塞梯戰爭(1991-1992)、阿布哈茲戰爭(1992-1993)和第一次車臣戰爭(1994-1996)、格魯吉亞戰爭(1991-1993年)、塔吉克斯坦戰爭(1992-1997)以及1993年俄羅斯國內權力衝突。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和平分離,而南斯拉夫從1990年開始的解體導致十餘年激烈的南斯拉夫內戰

現實社會主義和市場民主國家之間的全球競爭結束後,出現了許多第三條道路的政治家。在美國,這方面的主要支持者是1993年至2001年在任的第42任總統比爾·克林頓[45]在英國,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支持者托尼·貝理雅聲稱,他所倡導的社會主義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觀念:「我這種社會主義是一套基於社會正義觀念的價值觀...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僵化的經濟決定論形式已經結束」。[46]

德國統一後,在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領導下,歐洲一體化繼續推進。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創建了歐洲聯盟及其支柱體系,將歐洲政治合作正式確定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並增加了司法和內政新領域。[47][48]1994年1月1日,歐洲經濟區生效,允許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挪威和冰島在不加入歐盟的情況下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申根協定於1995年3月26日生效。

1994年4月7日至7月15日盧旺達內戰期間,發生了盧旺達大屠殺。在約100天的時間裏,圖西族少數民族成員以及一些溫和的胡圖族和特瓦族成員被武裝民兵殺害。最廣泛接受的學術估計是大約500,000到662,000圖西人死亡。[49][50] 種族滅絕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1996 年,盧旺達愛國陣線領導的盧旺達政府對前盧旺達政府流亡領導人和許多胡圖族難民的家園扎伊爾(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發動攻勢,引發了第一次剛果戰爭,估計有20萬人喪生。

江澤民的領導下,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對外關係得到改善,而共產黨則繼續嚴格控制國家。然而,在第三次台海危機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7月21日至1996年3月23日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了一系列導彈試驗。作為反應,美國上演了自越南戰爭以來美國在亞洲最大規模的軍事實力展示[51]。美國領導的北約轟炸美國南斯拉夫期間,美制導炸彈襲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貝爾格萊德區的大使館,炸死三名中國記者,激怒了中國公眾。[52]

2000年代

2010年代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