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葉非英
中国无政府主义活动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葉非英(1906年—1961年),原名葉毓茂,字士平,又名葉一茅、葉景,廣東東莞人,中國無政府主義活動家、教育家。
生平
1906年,葉非英出生於廣東東莞,曾就讀於通爾小學、廣州八桂中學。1922年,畢業於東莞中學。1923年,進入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1]:149-151。
1926年7月,因抗拒包辦婚姻而離家出走。後任教於廣西南寧的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並兼任廣西省政府出版的《革命之花》副刊編輯。在此時,他成為無政府主義者。1927年「四一二事件」發生後,遭廣西省政府通緝。他從下水道逃出南寧,到東蘭投奔農民運動領袖韋拔群。化名「葉一茅」,在東蘭農民講習所任教務長,並講授哲學和倫理學。1929年12月,追隨韋拔群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起義遭受鎮壓後,他被捕入獄,不久越獄潛逃至香港,任職於《大同日報》社[1]:149-151[2]。
1930年秋,到無政府主義者聚集的泉州,先後任教於黎明高級中學、平民中學(設於泉州府文廟)、民生農校。在泉州活動達17年之久。到泉州後,葉非英開始系統閱讀彼得·克魯泡特金的著作,並結識無政府主義作家巴金(1930年8月,巴金來到泉州)。1931年左右,時任黎明高級中學教師的葉非英與袁國欽等人在泉州秘密組建中國無政府共產主義者聯盟;該組織曾起草盟章,並設有書記等職務,但先後參加者僅十幾人;該組織沒有嚴密的領導機構,也無入盟手續;活動內容有辦學校、刊物、工會、農會、讀書會等,宣傳無政府主義思想,甚至組織小股武裝隊伍;該組織實際存在僅二、三年[1]:188–196[3]。1932年4月,巴金第二次到泉州,在平民中學住了10天,曾與主持校務的葉非英一起住在一間小廂房裏[4]。巴金很崇拜葉菲英,稱其為「我們的耶穌」[5]。1938年3月16日,發起創辦《大眾報》(發行至1949年)。1940年5月6日,發起創辦《民生報》(發行至1949年)[6]:533-534。
1947年—1948年,莫紀彭在廣州創辦藹文中學,聘請葉非英任教,當時他還協助籌辦粵東女子職業中學。藹文中學停辦後,1948年冬天,回泉州民生農校任教[1]:149-151。
1949年,解放軍佔領廣州後,葉非英離開泉州,經香港回廣州,在廣州新民中學任教導主任。1950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3年夏,廣州新民中學和千頃中學合併為廣州市第十四中學,葉非英任教導主任、教育工會主席。1954年前後,被評為教育先進工作者,並當選廣州市越秀區第一屆人大代表,出席廣州市人大。1958年,因曾印過巴金的書,被劃為「右派」、「無政府主義反革命分子」,送勞動教養[5][7]。1961年,在勞教農場去世。1983年5月,獲平反[1]:149-151[8][9][10]。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葉非英沒有任何積蓄,所有的錢都花在學生身上,蓋的是破被子。終身未婚。葉非英在勞教時仍拼命勞動,同勞教的人勸他:「糧食不夠,吃不飽,身體虛弱,你還這麼賣力氣去勞動,不怕送老命麼?」葉非英答到:「死了,就算了」;後來,果然病死在勞教農場[5]。
紀念
目前,黎明職業大學(起源於黎明高級中學)設有「葉非英助學獎學金」[11]。泉州市農業學校(起源於平民中學和民生農校)設有「非英圖書室」。巴金曾多次向黎明職業大學和泉州市農業學校捐贈圖書[12]。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