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務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务列表
Remove ads

本表儘量徹底地記錄世界各國的航天工程中,曾經抵達過月球表面、軌道或近距離完成飛掠的所有太空船之簡略概況。

Thumb
月球9號探測器的複製品,該探測器為首個成功完成月面軟着陸的人造物體
Thumb
月球3號拍攝的人類史上第一張月球背面圖像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進行了許多太空任務來研究月球這個地球的天然衛星。在歷史上,蘇聯的月球2號是第一艘成功到達月表的太空船[1],於1959年9月13日被操控撞向月球。1966年,月球9號成為第一艘實現受控軟着陸的太空船[2],而月球10號則成為第一個進入繞月軌道的太空船。

美國曾於1968年至1972年期間執行了太陽神計劃以實現載人登月。人類的首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是1968年12月進行的太陽神8號任務,隨後是1969年5月的太陽神10號。從1969年7月的太陽神11號任務起共有六次太陽神任務將人類成功送上月球,在此期間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史上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之後的太陽神13號任務原計劃着陸月球,但由於服務艙的故障導致飛船不得不在完成了一段繞月飛行後便返回地球。

當美國專注於載人的太陽神計劃的同時,蘇聯則執行了一批無人的月球探測任務,包括在月表部署着陸器和月球車的着陸任務以及將月表採集樣品送回地球的返回任務。蘇聯共進行了3次月球車任務,其中2次成功;此外還嘗試了11次月表採樣返回任務,其中3次成功。

截至2025年9月24日,以下國家和實體(按時間順序)已經執行了月球探測任務,包括:蘇聯俄羅斯)、美國日本歐洲太空總署中國印度盧森堡以色列意大利韓國以及阿聯酋。除此之外,還有五個並非專門用於月球探測的太空船也曾訪問過月球;當中的四艘太空船通過接近飛掠的引力彈弓效應來獲得飛向目標天體的加速度,而環繞月球運行的射電望遠鏡Explorer 49被放置在以月為中心的軌道上,以便利用月球阻止來自地面無線電源的干擾。

Remove ads

數據統計

每個年代的探月任務數量

右表列出人類每十年中所進行的月球探測任務總數。截至2025年9月24日,人類共進行了146次探月任務發射(包括失敗任務次數),當中囊蓋了飛掠、撞擊、環繞、着陸、巡視、無人採樣以及載人飛行等多種任務類型。

各國探月里程碑

說明
  •   嘗試達成目標且已成功
  •   嘗試達成目標但未成功
更多資訊 國家, 飛掠 ...

各國探月任務數量

更多資訊 國家/地域, 實體 ...
Remove ads

列表

Thumb
月面軟着陸點地圖
更多資訊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務列表, 序號 ...
Remove ads

註釋

    註:

參考資料

总结
视角

    參:

  1. Siddiqi, Asif A. 1958 (PDF). Deep Space Chronicle: A Chronology of Deep Space and Planetary Probes 1958–2000. Monographs in Aerospace History, No. 24. NASA History Office. 2002: 17–19 [2022-01-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12).
  2. Pioneer 0.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9).
  3.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4. Pioneer 1.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5).
  5.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6. Pioneer 2.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9).
  7.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8. Lunar Orbiter 3.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9. Lunar Orbiter 4.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0. Explorer 35.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1. Explorer 35. NASA. [January 22,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November 2022).
  12. Lunar Orbiter 5.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3. 陳淑君 (編). 研制发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 实现月球软着陆. 新華網. 2008年11月12日 [2008年1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9日).
  14. 嫦娥四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 2017-07-04 [2017-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4).
  15. 以色列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着陆失败 坠毁在月球表面. 環球網. 2019-04-12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8).
  16. Chandrayaan-2 to be launched in January-March window in 2019, says ISRO. The Indian Express. Press Trust of India. 12 August 2018 [15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2).
  17. Nowakowski, Tomasz. China Eyes Manned Lunar Landing by 2036. 2017年8月9日 [17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2日).
  18. NASA Prepares Rocket, Spacecraft Ahead of Tropical Storm Nicole, Re-targets Launch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美國英語).
  19. Sharmila Kuthunur. India launches historic Chandrayaan-3 moon-landing mission. space.com. 2023-07-14 [202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7).
  20. 载有“月球-25”号无人月球探测器的“联盟-2.1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21. NASA Missions to Return to the Moon Delayed Until 2026 and 2027. 紐約時報. 2024-12-05 [2024-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6) (英語).
  22. 嫦娥五号年内发射 载人登月还在研究. 中國科技網. 2019-01-14 [201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