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地鐵18號線

四川成都的南北走向地铁快线及连接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都地铁18号线
Remove ads

成都地鐵18號線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隸屬於成都地鐵的一條快速地鐵線,路線代表色為深青色,是連接中心城區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簡陽市的快線,最高時速160km/h[註 2],目前已開通區間69.39千米,啟用12座車站[註 4]。大部分車站於2020年啟用,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於2021年隨天府機場開通啟用,深入城區的三期工程預計2026年啟用。18號線天府站天府機場北區間同時共線營運19號線列車服務。

快速預覽 成都地鐵18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路線概要

成都地鐵18號線一、二期工程串聯火車南站、金融城、環球中心、西部博覽城、未來規劃的國鐵車站——天府站,以隧道的形式穿越龍泉山脈,途經三岔湖、止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路線全長66.16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含龍泉山隧道)41.08公里,二期工程(不含龍泉山隧道)24.98公里。設10座地下站,2座地面站,平均站間距5.5公里。18號線火車南站至西博城站區間路線走向與1號線幾乎重疊,但並無任何共路線段。天府站至天府機場北站區間後來則成為18號線與19號線共路線段。

18號線三期工程分南北兩段。北延線沿着1號線的路線,連接火車南站火車北站,路線長度約10.973公里,均為地下線,下穿錦江及府河,原計劃設5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分別為倪家橋站省體育館站天府廣場站騾馬市站火車北站,平均站間距2.2公里[5],依然沿用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40公里/小時的市域快線技術標準[6]。後因天府廣場周邊施工風險大等原因,初步設計階段取消了天府廣場站。南段起於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向北延伸至臨江停車場。設天府機場北站和臨江停車場,並預留官堰站土建工程。其中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至天府機場北站段長3.163km,已與一期二期工程同步實施;天府機場北站至臨江停車場段長2.578km,初期僅作為出入段線使用。[7]

18號線四期工程分北東兩段,目前未獲批覆建設,具體走向詳見未來發展一節,不過其中北段的鳳臺三路站和鳳凰山停車場已隨成都市域鐵路S11線(德陽線)同步開工建設。

18號線採用交流25KV架空接觸網授電方式,最高設計時速為160㎞/h(天府站至機場北站區間)[8]。18號線採用8輛編組的市域A型車,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40km/h,另外與18號線共線營運的19號線列車最高時速為160km/h。

海昌路站、三岔站設置待避線,目前開行普線大、小交路和直達車三種車次。直達車從火車南站直達到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耗時33分鐘。普線車次每個站都會停靠,大交路全程耗時49分鐘,詳見行車安排一節[9]。另外天府站至天府機場北站間共線營運19號線列車服務(分為普線與直達車)。

Remove ads

大事記

  • 2016年
    • 8月9日,四川省發改委下達了《關於成都市軌道交通18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正式批覆同意建設成都市軌道交通18號線一期工程[10]
    • 8月16日,成都地鐵18號線正式開工建設[11]
  • 2017年
    • 2月28日,成都地鐵18號線首台盾構機始發[12]
    • 6月27日,四川省發改委下達了《關於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正式批覆同意建設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二期工程[13]
    • 8月18日,成都地鐵18號線興隆站主體結構封頂,成為首個封頂的車站[14]
  • 2018年
    • 6月初,18號線一期工程全部車站封頂。
    • 9月3日,18號線全線最長的高瓦斯隧道龍泉山隧道2號斜井出口段左線貫通。
    • 10月24日,福田站-T3T4客運大樓站區間低瓦斯隧道雙向貫通。
  • 2019年
    • 1月20日,18號線在合江車輛段立起首根接觸網線杆。
    • 1月29日,18號線一二期全線高架段「橋通」。
    • 6月2日,18號線一二期全線地下段「洞通」。
    • 6月13日,18號線列車正式亮相併在成都展開異地調試工作。
    • 12月24日,18號線一期35kV環網「電通」。
  • 2020年
    • 1月20日,18號線一二期工程「短軌通」。
    • 3月30日,18號線一期工程軌行區移交營運。
    • 3月31日,18號線一二期工程「長軌通」。
    • 4月15日,18號線合江車輛段正式投用。
    • 5月11日,成都市民政局公示18號線三期工程車站命名,徵求意見。[15]
    • 6月1日,18號線首開段全部區間測試聯調完成。
    • 6月2日,18號線首開段進入空載試運行階段。
    • 6月12日,成都市民政局公布18號線三期工程車站標準名稱。[16]
    • 8月26日,成都市住建局(市軌道辦)召開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首開段工程初步竣工驗收會議[1]
    • 9月27日9:30,18號線首開段於成都地鐵開通營運十周年之際正式開通初期營運。
    • 12月18日10:00,18號線三岔(不含)至天府機場北段開通初期營運。
  • 2021年
  • 2022年
    • 12月13日,成都市民政局公示18號線1座車站命名,徵求意見。其中將原名為「天府新站」的車站命名為「天府站」。[17]
  • 2023年
    • 2月7日,成都市民政局發布公告,宣布天府站公示站名無異議,確定為車站標準名稱。[18]
    • 8月13日,18號線福田站正式啟用。[19]
    • 9月19日至9月21日,為配合19號線二期開通調試,17、18號線提前至22:00結束營運。[20]
    • 9月26日起,18、19號線開啟共線段(天府站-天府機場北)列車測試。[21]
    • 11月28日,配合19號線二期開通,18號線開通天府站付費區以供轉乘(無法出閘),小交路載客終點自興隆站延長至天府站,大交路增加停靠天府站。天府站至天府機場北區間成為與19號線共線營運區間,該區間各車站營運時長小幅延長。
  • 2024年
    • 12月30日,18號線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設計總承包招標。[22]
Remove ads

車站

18號線一、二、三期共設車站18座,已開通12座[註 4][13]

更多資訊 工程, 運行交路 ...
Remove ads

車站裝修

成都地鐵18號線內裝主題為「世界窗口,魅力川蜀」。

首開段9個車站包括重點藝術站4座(天府站錦城廣場東世紀城孵化園)和一般藝術站5座(火車南站海昌路西博城興隆三岔)。四座重點藝術站分別以「天府中心」、「炫彩天堂」、「金色軌道」、「科技創新」為主題,綜合照明、天花、牆面、家具進行一體化設計,打造出完整統一的空間效果;五座一般藝術站則以藍色或綠色為主色系,使用橢圓形色塊為主要裝飾元素,象徵四川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在車站立柱上,則裝飾有表現糖畫川劇變臉、巴山蜀水、茶馬古道、雲竹等成都風物的圖案。全線車站採用白麻花崗岩鋪裝地板,大氣美觀而便於清潔維護。[26]

行車安排

2020年9月27日起

2020年9月27日,18號線首開段開通,采大小交路1:1模式套跑營運,大交路為火車南站至三岔站,小交路為火車南站至西博城站,高峰最小行車間隔4分30秒。

2020年12月18日起

2020年12月18日,18號線三岔(不含)至天府機場北段開通,大交路延伸至天府機場北站。

2021年6月27日起

2021年6月27日起,隨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啟用,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投入營運,18號線也開始提供快速列車服務,快線共停靠6站,其中火車南站至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區間耗時37分(普通車為44分),在早、中、晚共開通6列,快線的運行時刻表如下[27]

更多資訊 停靠站, 第一班 ...
Remove ads

2023年3月26日起

2023年3月26日起,為順應天府國際機場第五航季起由雙流國際機場轉場而增多的航班量,將快車數量增至16列,快線的運行時刻表如下[28]

更多資訊 停靠站, 第一班 ...

2023年6月1日起

2023年6月1日起,18號線小交路調整為火車南站至興隆站(列車實際在天府站折返);取消快車班次,改為開行直達車,直達車共停靠3站(火車南站、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和天府機場北站)[29],其中火車南站至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站區間耗時33分(普通車為44分),全天營運時間內共開通36列,其中每日第一班直達車為路線首發車,5時55分發車,其餘班次7時至23時整點從火車南站和天府機場北站發車[30][31][32]火車南站島式月台東側月台面僅停靠直達車。

直達列車在海昌路站和三岔站「超車」普線列車[33]

2023年11月28日起

配合19號線二期開通,18號線開通天府站,小交路載客終點自興隆站延長至天府站,大交路增加停靠天府站,天府站僅供站內轉乘。

19號線二期工程開行連接雙流機場天府機場的直達車次:列車從19號線雙流機場2客運大樓東出發,一站直達天府機場1號2號客運大樓,中途在天府站不停車直通運行至18號線區間。直達車共耗時30分(普通車為41分),每日開行6對,時刻表如下[34]

更多資訊 停靠站, 第一班 ...
Remove ads

車輛

成都地鐵18號線使用的是時速140公里的8節編組A型地鐵列車,由中車四方設計製造,全線配車26列。該列車全長187米,寬3米,定員載客量2096人,最大載客量2958人。列車採用25kV架空接觸網供電。

列車端部使用較成都地鐵早前車輛空氣阻力更小的流線型車頭設計,以降低風阻、提高運行速度。全車採用白色車身並飾以黑色車窗色帶與紅色飄帶的塗裝,每一節車廂單側僅四個車門,較普通A型地鐵車輛少一個,其位置被用以布置橫向座椅。

車內使用了橫向、縱向交替布置的座椅。座椅均採用玻璃鋼材質、通體橙色調,與先前成都地鐵鋁合金座椅有所不同而類似於10號線列車座椅。車內座椅靠背被特別加高以提高乘坐舒適度。在18號線列車內,橫向座椅旁設置了小型扶手供站立乘客握持,類似於CRH6型動車組上的設計。為滿足前往天府國際機場乘客的需求,每節車廂增設了兩個大件行李架。除了最早見於7號線列車的車門上方LCD動態地圖顯示屏和車廂端部LED走字屏,18號線列車車廂頂部還增設了可以自動調節亮度的縱向LCD動態信息顯示屏,以期實現更好的信息展示效果。另外,部分列車使用藍色全新塗裝,編組座椅更換為軟包式座椅加天空藍椅布套,提高旅客舒適性,主要用於快車服務。

考慮到18號線列車運行速度較高且要穿過龍泉山隧道,其採用了客室氣壓調節技術並使用了氣密性更好的塞拉門。為提升舒適感,列車使用了帶防曬膜的雙層有色玻璃、隔音性能更佳的地板材料和加厚的車廂間貫通道棚布。此外,列車還採用了司機室電動座椅、更先進的弓網監測系統、基於4G/5G傳輸的車門控制系統等技術。

未來發展

四期工程

18號線四期工程分為北段和東段兩部分,全長7.1km,均為地下線,共設置車站4座,其中轉乘站3座,直接工程投資約43.22億元,屬成都地鐵第五期建設規劃內容,現已啟動可行研究及勘察設計招標。[22]

北段

18號線四期工程北段規劃起於三期終點火車北站,向北延伸,止於鳳臺三路,設3座車站,其中雙水碾站27號線轉乘[35] ,鳳臺三路站與S11線轉乘[36];並於鳳臺三路站站後增設鳳凰山停車場1座,停車場附設車站1座。[37]其中鳳臺三路站與鳳凰山停車場以「18號線四期工程同體同步工程」名義,已隨成都市域鐵路S11線開工建設。[23]

東段

18號線四期工程東段規劃起於三期終點官堰站,止於簡陽南站,向東北延伸,設簡陽南站一座車站。[38][39]

加站

18號線在武廟(天府站三岔區段之間)與福田西(三岔福田區段之間)有預留加站的可能性。

未來規劃轉乘路線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