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
 | 
旗幟
 | 
語言
 | 
主要宗教
 | 
人口
 | 
所在洲
 | 
國家
 | 
居住地
 | 
領土收復運動
 | 
註釋
 | 
| 庫爾德人 | 
  | 
庫爾德語 | 
伊斯蘭教,少數基督教、瑣羅亞斯德教、天使崇拜、自然神論和不可知論 | 
40,000,000[2] | 
亞洲 | 
伊拉克、土耳其、伊朗、敍利亞 | 
庫爾德斯坦 | 
庫爾德民族主義、土耳其—庫爾德衝突、伊朗境內的庫爾德分離主義、伊拉克—庫爾德衝突和羅賈瓦衝突 | 
伊拉克庫爾德斯坦與羅賈瓦地區自治。
 | 
| 約魯巴人 | 
  | 
約魯巴語 | 
基督教、伊斯蘭教 | 
35,000,000[3][4] | 
非洲 | 
尼日利亞、貝寧和多哥 | 
約魯巴蘭 | 
奧杜阿人民大會 | 
 | 
| 伊博族 | 
  | 
伊博語 | 
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擁有大量的新教少數群體) | 
30,000,000[5] | 
非洲 | 
尼日利亞 | 
比亞法拉共和國 | 
建立比亞法拉主權國家運動、比亞法拉土著人 | 
1967年試圖脫離尼日利亞引發了尼日利亞內戰
 | 
| 奧克人 | 
  | 
奧克語、法語 | 
羅馬天主教 | 
16,000,000 | 
歐洲 |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阿蘭山谷) | 
奧克西塔尼亞 | 
奧克西塔尼亞民族主義(奧克西坦黨、奧克西塔尼亞民族黨,Libertat) | 
尋求自決,更大的自治權或完全脫離法國。
 | 
| 阿薩姆人 | 
  | 
阿薩姆語 | 
印度教 | 
15,000,000[6] | 
亞洲 | 
印度 | 
阿薩姆邦 | 
阿薩姆分離運動、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 印度東北部衝突 | 
阿薩姆邦的區域自治。
 | 
| 維吾爾族 | 
  | 
維吾爾語 | 
伊斯蘭教 | 
15,000,000[7] | 
亞洲 | 
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前蘇聯加盟國 | 
新疆、哈薩克、七河地區、托克馬克 | 
民族統一主義在政治上是零散的(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限的自治權。
 | 
| 祖魯族 | 
  | 
祖魯語 | 
基督教、祖魯教 | 
12,159,000 | 
非洲 | 
南非、萊索托、津巴布韋、斯威士蘭 | 
夸祖魯-納塔爾省 | 
因卡塔自由黨 | 
夸祖魯-納塔爾省的有限自治權,該地區保留着傳統的祖魯國王。
 | 
| 滿族 | 
  | 
滿語、漢語(普通話、北京官話、東北官話) | 
薩滿教, 佛教、中國民間信仰、羅馬天主教、無宗教比例較高 | 
10,430,000 | 
亞洲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 | 
滿洲民族主義 | 
歷史上擁有大清帝國。
 | 
| 俾路支人 | 
  | 
俾路支語 | 
伊斯蘭教 | 
10,000,000[8] | 
亞洲 | 
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 | 
俾路支斯坦 | 
俾路支斯坦衝突、俾路支民族主義 | 
 | 
| 卡拜爾人 | 
  | 
卡拜爾語、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語 | 
伊斯蘭教 | 
10,000,000[9] | 
非洲 | 
阿爾及利亞 | 
卡比利亞地區 | 
卡比利自治運動、卡拜爾臨時政府 | 
 | 
| 安達盧西亞人 | 
  | 
安達盧西亞西班牙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9,500,000 | 
歐洲 | 
西班牙 | 
安達盧西亞 | 
安達盧西亞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
 | 
| 波多黎各人 | 
  | 
西班牙語、英語 | 
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 | 
9,000,000 | 
美洲 | 
美國 | 
波多黎各 | 
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波多黎各民族解放武裝部隊、博里庫人民軍、波多黎各獨立黨 | 
美國非建制屬地。
 | 
| 加泰羅尼亞人 | 
 
   | 
加泰羅尼亞語 | 
羅馬天主教 | 
8,500,000[10] | 
歐洲 | 
西班牙和法國 | 
加泰羅尼亞語地區 | 
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加泰羅尼亞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
 | 
| 魁北克人 | 
  | 
法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8,215,000 | 
美洲 | 
加拿大 | 
魁北克省 | 
魁北克主權運動 | 
魁北克省的總人口為820萬,其中80%以上是講法語的人。
 | 
| 孟族 | 
  | 
孟語 | 
佛教 | 
8,145,500 | 
亞洲 | 
緬甸、泰國 | 
孟邦 | 
孟民族主義、孟民族黨、全孟地區民主黨 | 
歷史上擁有獨立的孟王國
 | 
| 切爾克西亞人 | 
  | 
切爾克西亞語 | 
伊斯蘭教 | 
8,000,000 | 
歐洲 | 
俄羅斯 | 
切爾克西亞 | 
俄羅斯-切爾克西亞戰爭、切爾克西亞民族主義 | 
切爾克西亞的區域自治。
 | 
| 士瓦本人[11] | 
  | 
士瓦本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德國福音派(信義宗、加爾文主義)) | 
7,500,000(估計) | 
歐洲 | 
德國 | 
士瓦本(包括士瓦本行政區) | 
士瓦本民族主義、士瓦本同盟 | 
參見士瓦本人仇恨
 | 
| 克倫族 | 
  | 
斯高克倫語 | 
基督教、上座部佛教 | 
7,000,000 | 
亞洲 | 
緬甸、泰國 | 
哥都禮 | 
克倫衝突、克倫民族聯盟、克倫民族解放軍 | 
 | 
| 瑪雅人 | 
  | 
馬雅語系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瑪雅宗教 | 
7,000,000 | 
美洲 | 
危地馬拉、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 | 
中部美洲 | 
泛瑪雅運動、里戈韋塔·門楚、薩帕塔民族解放軍 | 
歷史上擁有瑪雅文明
 | 
| 伏爾加韃靼人 | 
  | 
韃靼語 | 
伊斯蘭教 | 
7,000,000 | 
歐洲 | 
俄羅斯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全韃靼公共中心 | 
韃靼斯坦的區域自治。
 | 
| 藏族 | 
  | 
標準藏語 | 
佛教 | 
7,000,000[12] | 
亞洲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藏區 | 
西藏獨立運動 | 
西藏自治區有限的自治權。
 | 
| 印度廓爾喀人 | 
  | 
尼泊爾語 | 
印度教 | 
6,360,000[13] | 
亞洲 | 
印度 | 
廓爾喀蘭 | 
廓爾喀民族解放陣線、Gorkha Janmukti Morcha | 
廓爾喀蘭是印度的一個擬議邦,由西孟加拉邦北部的大吉嶺縣和印度廓爾喀人提議。
 | 
| 里夫人 | 
  | 
里夫語 | 
伊斯蘭教 | 
6,000,000[14] | 
非洲 | 
摩洛哥和西班牙 | 
里夫山脈 | 
里夫戰爭、里夫共和國 | 
95%的土地由摩洛哥控制,其餘的則由西班牙休達和梅利利亞作為自治城市控制。
 | 
| 撣族 | 
  | 
撣語 | 
佛教 | 
6,000,000 | 
亞洲 | 
緬甸 | 
撣邦 | 
撣邦軍,2005年宣布獨立;參見Hso Khan Pha | 
 | 
| 克什米爾人 | 
  | 
克什米爾語 | 
伊斯蘭教 | 
5,600,000 | 
亞洲 | 
印度、巴基斯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克什米爾 | 
印控克什米爾獨立運動 | 
由印度(克什米爾谷地、賈姆穆、拉達克),巴基斯坦(自由克什米爾、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中國(阿克賽欽)管理。
 | 
| 華隆人 | 
  | 
華隆語、法語、皮卡第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5,200,000 | 
歐洲 | 
比利時 | 
華隆大區 | 
比利時分治、華隆運動 | 
華隆大區的區域自治;尋求脫離比利時獨立或與法國聯盟。
 | 
| 洛齊人 | 
  | 
洛齊語 | 
基督教 | 
5,153,000 | 
非洲 | 
贊比亞 | 
巴羅策蘭 | 
Barotse Patriotic Front[15] | 
 | 
| 華倫西亞人 | 
  | 
華倫西亞語 | 
羅馬天主教[16] | 
5,111,706 | 
歐洲 | 
西班牙 | 
華倫西亞自治區 | 
華倫西亞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
 | 
| 摩洛人 | 
  | 
菲律賓語,其他菲律賓語言 | 
伊斯蘭教 | 
5,100,000 | 
亞洲 | 
菲律賓 | 
邦薩摩洛自治區 | 
莫洛民族解放陣線、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 | 
 | 
| 庫基-米佐-佐-欽人 | 
  | 
庫基-欽語支 | 
基督教 | 
5,000,000 | 
亞洲 | 
緬甸、孟加拉、印度 | 
米佐拉姆邦、佐加姆和欽邦 | 
米佐民族陣線、欽民族陣線、庫基民族軍、佐米革命軍、佐米民族主義 | 
庫基-米佐-佐-欽是一個有着不同名字和方言的民族。
 | 
| 蘇格蘭人 | 
  | 
蘇格蘭蓋爾語、低地蘇格蘭語、蘇格蘭英語 | 
基督教 | 
5,000,000 (僅蘇格蘭)[17] | 
歐洲 | 
英國 | 
蘇格蘭 | 
蘇格蘭獨立運動 | 
蘇格蘭的區域自治。
 | 
| 西西里人[18] | 
  | 
西西里語、意大利語、西西里高盧-意大利語、阿爾伯雷什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5,000,000(僅西西里) | 
歐洲 | 
意大利 | 
西西里 | 
西西里民族主義 | 
西西里的區域自治
 | 
| 亞齊人 | 
  | 
亞齊語 | 
伊斯蘭教 | 
4,200,000[19] | 
亞洲 | 
印度尼西亞 | 
亞齊特區 | 
亞齊叛亂 | 
亞齊的區域自治。
 | 
| 赫蒙族 (苗族) | 
  | 
苗語川黔滇次方言 | 
佛教和本土宗教 | 
11,900,000 | 
亞洲 | 
老撾、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和泰國、[美國]、[法國] |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 
老撾叛亂 | 
 | 
| 羅興亞人 | 
  | 
羅興亞語 | 
伊斯蘭教 | 
3,600,000 | 
亞洲 | 
緬甸 | 
孟都縣 | 
羅興亞人在緬甸西部的衝突 | 
羅興亞人未被緬甸政府承認為土著民族。[20]
 | 
| 阿非利卡人 | 
  | 
南非語 | 
基督教 | 
3,500,000 | 
非洲 | 
南非和納米比亞 | 
人民國 | 
阿非利卡民族主義、自由陣線加 | 
阿非利卡人是一個族群。要求自治或完全脫離南非。
 | 
| 亞述人 | 
  | 
亞述新亞拉姆語、圖羅尤語、迦勒底新亞拉姆語 | 
基督教(加色丁禮天主教) | 
3,300,000[21] | 
亞洲 | 
敍利亞、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 | 
亞述 | 
亞述民族主義、亞述獨立運動 | 
歷史上擁有亞述帝國。
 | 
| 布列塔尼人 | 
  | 
布列塔尼語、法語、加洛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3,120,288 | 
歐洲 | 
法國 | 
布列塔尼半島 | 
布列塔尼民族主義 | 
歷史上擁有布列塔尼王國
 | 
| 巴斯克人 | 
  | 
巴斯克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3,000,000[22] | 
歐洲 | 
法國和西班牙 | 
巴斯克地區 | 
巴斯克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
 | 
| 威爾斯人 | 
  | 
威爾斯語、威爾斯英語 | 
基督教 | 
3,000,000 | 
歐洲 | 
英國 | 
威爾斯 | 
威爾斯獨立運動、威爾斯民族主義、格林杜爾之子、威爾斯黨 | 
威爾斯的區域自治。
 | 
| 加利西亞人 | 
  | 
加利西亞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2,800,000 | 
歐洲 | 
西班牙 | 
加利西亞 | 
加利西亞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歷史上擁有加利西亞王國。
 | 
| 克欽族 | 
  | 
景頗語、載瓦語、浪速語、勒期語、阿齊語 | 
佛教、基督教、泛靈論 | 
2,750,000(2002)[23] | 
亞洲 | 
緬甸 | 
克欽邦 | 
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組織、克欽衝突 | 
克欽山區部落組成克欽民族。
 | 
| 阿拉貢人 | 
  | 
阿拉貢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2,278,000(僅西班牙)[24] | 
歐洲 | 
西班牙 | 
阿拉貢 | 
阿拉貢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歷史上擁有阿拉貢王國。
 | 
| 梅泰族 | 
  | 
曼尼普爾語 | 
印度教 | 
2,500,000 | 
亞洲 | 
印度 | 
曼尼普爾邦 | 
聯合民族解放陣線、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曼尼普爾獨立運動、英國-曼尼普爾戰爭 | 
歷史上擁有曼尼普爾王國。
 | 
| 車臣人 | 
  | 
車臣語 | 
伊斯蘭教 | 
2,000,000 | 
歐洲 | 
俄羅斯 | 
車臣共和國 | 
第二次車臣戰爭、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 
車臣的區域自治。
 | 
| 那加人 | 
  | 
藏緬方言/那加蘭克里奧爾語 | 
基督教 | 
2,000,000 | 
亞洲 | 
印度 | 
那加蘭邦 | 
那加國民議會、印度東北部衝突 | 
那加蘭邦的區域自治。
 | 
| 亞爾薩斯人 | 
  | 
亞爾薩斯語 | 
基督教(主要是羅馬天主教) | 
~1,800,000 | 
歐洲 | 
法國 | 
亞爾薩斯 | 
阿爾薩斯獨立運動、亞爾薩斯第一、我們的土地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法國。
 | 
| 撒丁人[25][26][27][28] | 
  | 
薩丁尼亞語、科西嘉語、意大利語、加泰羅尼亞語、利古里亞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1,661,521 | 
歐洲 | 
意大利 | 
撒丁島 | 
撒丁島民族主義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意大利。
 | 
| 加那利人 | 
  | 
關切語(滅絕)西班牙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1,600,000 | 
非洲 | 
西班牙 | 
加那利群島 | 
加那利民族主義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西班牙大陸。
 | 
| 琉球族 | 
  | 
琉球語、日語 | 
佛教 | 
1,600,000[29] | 
亞洲 | 
日本 | 
琉球群島 | 
琉球獨立運動 | 
歷史上擁有琉球國。
 | 
| 菲士蘭人 | 
  | 
菲士蘭語、荷蘭語、德語 | 
基督教(新教和羅馬天主教) | 
1,500,000 | 
歐洲 | 
荷蘭和德國 | 
菲士蘭亞 | 
菲士蘭民族黨、Groep fan Auwerk | 
建立新的菲士蘭區。
 | 
| 特里普里人 | 
  | 
科克博羅克語 | 
印度教 | 
1,520,000(2002)[30] | 
亞洲 | 
印度 | 
特里普拉邦 | 
特里普里民族主義、全特里普拉猛虎力量、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陣線 | 
歷史上擁有特維普拉王國。1949年,特里普里人在特里普拉邦擁有85%的人口,2002年,他們佔29%,在自己的家園中成為少數民族。[30]
 | 
| 博多人 | 
  | 
博多語 | 
巴托教 | 
1,300,000 | 
亞洲 | 
印度 | 
博多蘭 | 
博多民族主義、博多蘭民族民主陣線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印度。
 | 
| 佤族 | 
  | 
佤語、漢語 | 
泛靈論、佛教 | 
1,200,000 | 
亞洲 | 
緬甸、中國 | 
佤邦 | 
佤邦革命(佤邦聯合黨) | 
在緬甸尋求更大的獨立性
 | 
| 圖瓦雷克人 | 
  | 
圖阿雷格語 | 
伊斯蘭教 | 
1,200,000 | 
非洲 | 
馬里和尼日爾 | 
阿扎瓦德 | 
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圖阿雷格叛亂、馬里北部衝突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馬里。
 | 
| 馬普切人 | 
  | 
馬普切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1,000,000[31] | 
美洲 | 
阿根廷和智利 | 
阿勞卡尼亞 | 
馬普切衝突 | 
 | 
| 阿斯圖里亞斯人 | 
  | 
阿斯圖里亞斯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925,000 (2002)[32] | 
歐洲 | 
西班牙 | 
阿斯圖里亞斯 | 
阿斯圖里亞斯民族主義 | 
參見西班牙民族主義和區域主義。
 | 
| 西里西亞人 | 
  | 
西里西亞語、波蘭語、德語、捷克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900,000 | 
歐洲 | 
波蘭、捷克和德國 | 
西里西亞 | 
西里西亞自治運動 | 
分為上西里西亞和下西里西亞。
 | 
| 列茲金人 | 
  | 
列茲金語 | 
伊斯蘭教 | 
800,000+ | 
歐洲 | 
俄羅斯、阿塞拜疆 | 
列茲金斯坦 | 
列茲金斯坦 | 
阿塞拜疆和達吉斯坦共和國(俄羅斯)的列茲金人的統一。
 | 
| 富爾人 | 
  | 
富爾語、阿拉伯語 | 
伊斯蘭教 | 
800,000[33] | 
非洲 | 
蘇丹 | 
達爾富爾 | 
達爾富爾戰爭、蘇丹解放運動 | 
歷史上擁有達爾富爾蘇丹國。
 | 
| 毛利人 | 
  | 
毛利語、紐西蘭英語 | 
基督教和本土宗教 | 
750,000 | 
大洋洲 | 
紐西蘭 | 
紐西蘭 | 
毛利抗議運動 | 
 | 
| 卡拉卡爾帕克人 | 
  | 
卡拉卡爾帕克語 | 
伊斯蘭教 | 
620,000 | 
亞洲 | 
烏茲別克 |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 |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 |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的區域自治
 | 
| 佛留爾人 | 
  | 
弗留利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530,000[34] | 
歐洲 | 
意大利 | 
弗留利 | 
弗留利陣線 |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大區具有特別法規的區域自治。
 | 
| 康沃爾人 | 
  | 
康和語、康沃爾方言 | 
基督教 | 
534,300(僅康沃爾) | 
歐洲 | 
英國 | 
康沃爾郡 | 
康沃爾民族主義、康沃爾之子-為了康沃爾黨、康沃爾民族主義黨 | 
國家權力下放,進一步自治或完全脫離英國。
 | 
| 夏威夷族 | 
  | 
夏威夷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和新教)和本土宗教 | 
527,000 | 
大洋洲 | 
美國 | 
夏威夷州 | 
夏威夷獨立運動 | 
歷史上擁有夏威夷王國。
 | 
| 摩拉維亞人 | 
  | 
捷克語(摩拉維亞方言) | 
傳統上羅馬天主教,目前無宗教 | 
525,000[35][36] | 
歐洲 | 
捷克和斯洛伐克 | 
摩拉維亞 | 
摩拉維亞人 | 
歷史上擁有大摩拉維亞公國
 | 
| 卡舒比人 | 
  | 
卡舒比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約50萬(2002-07)[37][38],其中23.3萬人是民族身份(2011) | 
歐洲 | 
波蘭 | 
波美拉尼亞 | 
卡舒比協會 | 
卡舒比人和斯沃溫齊人(滅絕)組成了波美拉尼亞人的西斯拉夫民族。
 | 
| 奧戈尼人 | 
  | 
奧戈尼語 | 
基督教和本土宗教 | 
500,000 | 
非洲 | 
尼日利亞 | 
奧戈尼蘭 | 
奧戈尼人生存運動 | 
 | 
| 克里米亞韃靼人 | 
  | 
克里米亞韃靼語 | 
伊斯蘭教 | 
500,000 | 
歐洲 | 
烏克蘭 | 
克里米亞 | 
克里米亞韃靼人民族議會 克里米亞共和國 克里米亞韃靼人強制流放 | 
曾是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2014年俄羅斯入侵後被併入俄羅斯,目前正在尋求自治。[39]
 | 
| 撒哈拉人[40] | 
  | 
哈桑語(本土)柏柏爾語族(本土)現代標準阿拉伯語(僅書寫),西班牙語(通用語) | 
伊斯蘭教(遜尼派(馬立克派)、蘇非派) | 
500,000[41] | 
非洲 | 
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 | 
西撒哈拉 | 
西撒哈拉衝突、波利薩里奧陣線、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 
部分被自稱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控制,部分被摩洛哥軍事佔領。
 | 
| 雅庫特人 | 
  | 
雅庫特語、俄語 | 
基督教、薩滿教、騰格里信仰 | 
480,000–510,000 | 
亞洲 | 
俄羅斯 | 
薩哈共和國 | 
雅庫特起義 | 
薩哈共和國的區域自治,雅庫特領導人在1991年試圖利用蘇聯解體的機會宣布雅庫特的主權,沒有成功。[42]
 | 
| 占族 | 
  | 
占語 | 
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 | 
400,000 | 
亞洲 | 
越南 | 
南中部 | 
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占族權利運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今日佔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歷史上擁有占婆地區。越南的占族雖然是該地區的原住民,但僅被承認為少數民族,而未被越南政府承認為原住民。越南人繼續銷毀占族文化和留下的文物的證據。
 | 
| 科西嘉人 | 
  | 
科西嘉語、法語、利古里亞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322,120 | 
歐洲 | 
法國 | 
科西嘉島 | 
自由科西嘉 | 
法國的領土集體。
 | 
| 納瓦荷人 | 
 | 
納瓦荷語、納瓦荷語、納瓦荷手語 | 
納瓦荷傳統宗教,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300,460 | 
美洲 | 
美國 | 
納瓦荷族保留地 | 
納瓦荷戰爭 | 
納瓦荷族保留地的區域自治。
 | 
| 圖瓦人 | 
  | 
圖瓦語、俄語、蒙古語、漢語 | 
藏傳佛教、騰格里信仰 | 
300,000 | 
亞洲 | 
俄羅斯、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圖瓦共和國 | 
人民陣線「自由圖瓦」,圖瓦主權人民黨[43] | 
圖瓦的區域自治。
 | 
| 錫金人 | 
  | 
錫金語 | 
印度教、佛教、基督教 | 
290,000 | 
亞洲 | 
印度 | 
錫金邦 | 
Sikkim Bhutia Lepcha Apex Committ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以前是錫金王國。錫金人在絨巴族、林布族和布蒂亞人中分裂。1990年,錫金人民族主義領導人宣布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44]
 | 
| 拉科塔族 | 
  | 
拉科塔語,美國英語 | 
基督教和本土宗教 | 
170,000[45] | 
美洲 | 
美國 | 
拉科塔共和國 | 
蘇族戰爭、拉科塔自由運動 | 
印第安保留地政治。
 | 
| 薩米人 | 
  | 
薩米語、挪威語、瑞典語、芬蘭語、俄語 | 
基督教 | 
163,400 | 
歐洲 | 
挪威、瑞典、芬蘭和俄羅斯 | 
薩米 | 
薩米政治 | 
在挪威,瑞典和芬蘭設有自己的議會,但薩米人尋求更多的領土自治。
 | 
| 因努伊特人 | 
  | 
因努伊特語族 | 
基督教和本土宗教 | 
135,991 | 
美洲 | 
加拿大、美國和丹麥 | 
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 | 
格陵蘭自治公投,Inuit Tapiriit Kanatam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格陵蘭的半自治統治與丹麥的自治。
 | 
| 帕米爾人 | 
  | 
帕米爾語言 | 
伊斯蘭教 | 
135,000[46] | 
亞洲 | 
塔吉克 | 
巴達克山 | 
帕米爾民族主義/拉里巴達赫尚黨、塔吉克內戰 | 
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州的區域自治。
 | 
| 阿卡迪亞人 | 
  | 
阿卡迪亞法語、美國英語 | 
羅馬天主教,少數無宗教 | 
102,250(僅緬因州和大西洋加拿大) | 
北美 | 
美國和加拿大 | 
阿卡迪亞 | 
有幾次嘗試將阿魯斯圖克縣從緬因州拆分出來,[47]1800年代擁有短暫的馬達瓦斯卡共和國。[48] | 
 | 
| 萌島人 | 
  | 
萌島語、萌島英語 | 
基督教 | 
84,000(2021)[49][50] | 
歐洲 | 
英國 | 
萌島 | 
萌島之子黨 | 
萌島是自治的英國王室屬地。
 | 
| 卡累利阿人 | 
  | 
卡累利阿語、俄語、芬蘭語 | 
基督教 | 
77,000 | 
歐洲 | 
芬蘭、俄羅斯 | 
卡累利阿 | 
東卡累利阿起義 | 
分為東卡累利阿和西卡累利阿。
 | 
| 盧森尼亞人 | 
  | 
盧森尼亞語、烏克蘭語、斯洛伐克語、塞爾維亞語 | 
基督教 | 
68,000(官方;實際人口可能是120萬) | 
歐洲 | 
烏克蘭、斯洛伐克、塞爾維亞、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 | 
喀爾巴阡魯塞尼亞 | 
盧森尼亞世界大會、盧森尼亞人 | 
烏克蘭不承認盧森尼亞族,因此在烏克蘭的人口普查中也沒有出現。許多講萊姆科語和胡蘇爾語的人被識別為蘭科人和胡楚爾人,而不是盧森尼亞人和烏克蘭人。潘諾尼亞盧森尼亞人是另外一個民族,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是少數。
 | 
| 法羅人 | 
  | 
法羅語 | 
基督教 | 
66,000 | 
歐洲 | 
丹麥 | 
法羅群島 | 
法羅獨立運動 | 
法羅群島的區域自治。
 | 
| 索布人 | 
  | 
索布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60,000–70,000(估計) | 
歐洲 | 
德國和捷克 | 
盧薩蒂亞 | 
多莫維納 | 
索布語分為上索布語和下索布語。
 | 
| 阿伊努族 | 
      | 
阿伊努語、日語、俄語 | 
泛靈論、神道、佛教、基督教 | 
25,000 – 200,000 (估計) | 
亞洲 | 
日本、俄羅斯 | 
北海道 | 
阿伊努運動 | 
在日本尋求更大的獨立性[51][52][53]
 | 
| 奧克尼人 | 
  | 
諾恩語(滅絕)蘇格蘭英語、海島低地蘇格蘭語 | 
基督教 | 
21,349 | 
歐洲 | 
英國 | 
奧克尼 | 
奧克尼和昔德蘭群島運動 | 
以前是奧克尼伯爵領地的一部分(與昔德蘭一起)
 許多居民過去希望在英國政府能有更大的自主權,並承諾在蘇格蘭獨立的情況下擁有更多的權力,現在希望蘇格蘭政府能有更大的自主權[54]
 
 | 
| 拉帕努伊人 | 
  | 
拉帕努伊語、西班牙語 | 
基督教(羅馬天主教) | 
5,682 | 
大洋洲 | 
智利 | 
復活節島 | 
拉帕努伊獨立運動[55][56]
 | 
拉帕努伊議會是一個獨立的組織[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