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0年巴林大獎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0年巴林大奖赛
Remove ads

2010年巴林大獎賽2010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第一站賽事,於2010年3月12日至3月14日在巴林國際賽道舉行,為第七屆的巴林大獎賽。這是巴林站自2006年賽季舉辦當年首場比賽之後,第二度在巴林站舉行的開幕戰。2006年是受到英聯邦運動會的影響,才臨時將巴林站調整為首場比賽;2010年則是賽會本身的安排。今次的賽道設計有稍作修改,使得總賽道長度加長。[1]本場賽事由費蘭度·阿朗素獲得優勝,同時也是他在法拉利車隊所獲得的第一勝。[2]

快速預覽 賽事細節, 日期 ...
Remove ads

賽後報告

賽事背景

共有三支新車隊於此役中首次亮相:伊斯巴尼亞車隊維珍車隊和馬來西亞籍的蓮花車隊(此蓮花車隊並非於1995年解散的舊蓮花車隊(Team Lotus)之繼承者,但舊蓮花車隊的擁有者,即目前擁有蓮花汽車(Lotus Car)的公司亦擁有蓮花車隊的部份經營權)。另外原本的布朗車隊2009年賽季結束後,由戴姆勒AG接管,而使梅塞德斯車隊得以重返賽場。去年的寶馬沙巴車隊也更名為沙巴車隊參與今年的賽事。此役也是尼古拉斯·侯根堡卡倫·查鐸般奴·冼拿盧卡斯·迪·格拉斯、和維塔利·柏杜夫等新車手的處女秀。尼古拉斯·侯根堡加入了威廉士車隊,維塔利·柏杜夫加入了雷諾車隊,盧卡斯·迪·格拉斯部分屬於維珍車隊, 而伊斯巴尼亞車隊的選手陣容則包括了般奴·冼拿與卡倫·查鐸兩位新車手。維塔利·柏杜夫是第一位參與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俄羅斯籍車手;卡倫·查鐸是第二位印度籍車手(第一位印度籍車手為納拉因·卡西基昂);般奴·冼拿則是三屆世界冠軍傳奇車手艾爾頓·冼拿的外甥。

Thumb
蓮花車隊是在巴林初次亮相的三支新車隊之一。

2009年世界冠軍詹臣·畢頓在巴林首次為邁凱倫車隊出賽,他於2009年11月由該年冠軍車隊布朗車隊轉隊至邁凱倫車隊。七屆世界冠軍米高·舒麥加重返一級方程式賽車並加入了梅塞德斯車隊。於2009年匈牙利大獎賽中頭部受傷的菲利比·馬沙回歸法拉利車隊重新出賽。在2009年日本大獎賽中發生事故的添模·葛克則於今年加入維珍車隊重返賽場。

所有曾經在巴林大獎賽獲勝的車手於今年皆有出賽,包括了:詹臣·畢頓(2009)、菲利比·馬沙(20082007)、費蘭度·阿朗素(20062005)、以及拿下第一屆巴林大獎賽(2004)冠軍的米高·舒麥加。

1994年賽季開始實施可於比賽中進行燃料補給的制度,於今年再度禁止。另外決定世界冠軍的積分系統也於今年重新做了修改,此為自1950年賽季首次採用積分系統以來,最徹底、全面性的修改。贏得比賽的車手可獲得之積分,為以往的兩倍以上,且可獲得積分的排名數也較以往為多。冠軍車手所獲積分的比例(與其餘車手相比),亦較以往為高。

本次大獎賽共有24位車手出賽,此為自1995年賽季以來出賽車手數最多的一場比賽。

本場比賽也是在國際汽車聯合會於新的規則之下修改了裁判團名單的第一場比賽,裁判團中將包括一位前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車手,巴林大獎賽的此位裁判是由四屆冠軍車手阿蘭·普羅斯特擔任。[3]

Remove ads

賽前練習與排位賽

Thumb
尼科·羅斯貝加(梅塞德斯車隊)在第二段自由練習時做出最快單圈速度。

在星期五早上的第一段自由練習中,阿達·舒杜(印度力量車隊)做出了最快單圈速度,費蘭度·阿朗素(法拉利車隊)做出第二快,接着是羅拔·古碧沙(雷諾車隊)、另一位法拉利車隊的車手菲利比·馬沙、以及兩位邁凱倫車隊的車手:詹臣·畢頓劉易斯·咸美頓。剛重返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米高·舒麥加(梅塞德斯車隊)則做出第十快單圈速度,較隊友尼科·羅斯貝加慢了兩個位子。在幾支新車隊中,兩位蓮花車隊車手以及添模·葛克(維珍車隊)有做出時間,但第二位維珍車隊車手盧卡斯·迪·格拉斯則無法跑完完整的一圈。在自由練習開始時,伊斯巴尼亞車隊的兩架賽車尚未完全組裝完畢,但在時間結束前般奴·冼拿仍有完成兩圈出場圈[4]

在第二段自由練習中,尼科·羅斯貝加做出最快單圈速度,劉易斯·咸美頓第二,米高·舒麥加第三。

星期六的自由練習中,費蘭度·阿朗素做出1:54:099的最快成績,尼科·羅斯貝加以0.269秒之差排在第二。伊斯巴尼亞車隊的卡倫·查鐸因為液壓系統的問題而無法參加此段練習。[5] 另外,維珍車隊的添模·葛克在練習中失去了左前輪,肇因為under-torqued airgun[6]

Thumb
菲利比·馬沙(法拉利車隊)於排位賽中取得第二名,位在取得竿位的施巴斯坦·華迪爾(紅牛車隊)之後。

三支新車隊的六位車手皆於第一段排位賽之後遭淘汰,其中添模·葛克為此六位車手中成績最佳者,但仍以2.7秒之差落後於唯一一位遭淘汰的原有車隊車手傑米·阿古爾蘇拉里(紅牛二隊)。儘管因為嚴重的液壓系統問題而無法參加任何一段自由練習,伊斯巴尼亞車隊的卡倫·查鐸仍能在排位賽中做出圈速,最終排在第24名,即最後一個位子。他的成績較於第一階段排位賽做出最快圈速的費蘭度·阿朗素要慢了10秒多。

去年的世界冠軍詹臣·畢頓在第二階段的排位賽中,僅以些微之差進入第三階段排位賽,並且將前布朗車隊的隊友魯賓斯·巴利切羅擠出前十名之外而遭淘汰。 魯賓斯·巴利切羅(威廉士車隊)的隊友尼古拉斯·侯根堡也在此遭淘汰。其餘遭淘汰的車手包括沙巴車隊的兩位車手皮德羅·迪·拉·羅沙小林可夢偉、另一位紅牛二隊的車手施巴斯坦·布美印度力量車隊維坦東尼奧·廖施、以及雷諾車隊的新人車手維塔利·柏杜夫

紅牛車隊施巴斯坦·華迪爾在第三階段的排位賽中,最終奪得了竿位;法拉利車隊的費蘭度·阿朗素與菲利比·馬沙以些微之差分別排在第二與第三;2008年賽季的世界冠軍劉易斯·咸美頓排在第四;梅塞德斯車隊的尼科·羅斯貝加與七屆世界冠軍米高·舒麥加則分列第五與第七;施巴斯坦·華迪爾的隊友馬克·韋伯排在兩位梅塞德斯車隊車手中間;詹臣·畢頓僅能排在第八;第九與第十則分別是雷諾車隊的羅拔·古碧沙與印度力量車隊的阿達·舒杜。[7]

正賽

Thumb
費蘭度·阿朗素加入法拉利車隊後,第一場比賽便獲得勝利。

在第一圈的第一彎,馬克·韋伯的引擎便釋放出大量的油煙,而造成後續一連串的事件,其中阿達·舒杜與羅拔·古碧沙因而打滑,並落至車陣的後方。除此之外,第一圈並沒有其它事件,而很順利的完成。施巴斯坦·華迪爾很快的跑在費蘭度·阿朗素與菲利比·馬沙之前,保持領先者的地位。其餘車手在名次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其中雷諾車隊的2號車手維塔利·柏杜夫由17位上升至11位,是名次上升最多的車手。

本場賽事有許多車輛退賽。整場比賽第一個重大事故是卡倫·查鐸(伊斯巴尼亞車隊)的退賽,卡倫·查鐸在排位賽中只跑了很少的圈數,而在正賽中擦撞到了他並不知情的路面突起,傷害到了前鼻翼。維珍車隊的盧卡斯·迪·格拉斯也在不久之後因為液壓系統的故障而退賽,此為維珍車隊在賽季之前就經常發生的問題。另一位新人車手尼古拉斯·侯根堡,當他錯過了第17彎的彎角時,因為跑離了賽道,很幸運的並沒有發生類似卡倫·查鐸的事故。沙巴車隊的小林可夢偉因為液壓系統故障而退賽。維塔利·柏杜夫在一圈之後,也因為與路沿石的衝擊力道太強,損害了右前輪的懸掛系統而退賽。在維塔利·柏杜夫退賽之前,他是所有新人車手當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且當時正在與魯賓斯·巴利切羅爭奪第十名的位子,也就是能獲得最後一分積分的名次。雷諾車隊於賽後澄清了此次意料之外的機械故障,是由於維塔利·柏杜夫偏好較低行駛高度的設定,其隊友羅拔·古碧沙擁有較高行駛高度的設定,因而能避免損傷。添模·葛克駕駛的第二輛維珍車隊賽車,也因為波箱的三檔與五檔失效而退賽。般奴·冼拿在伊斯巴尼亞車隊的處女秀,則因為在大直路底發生引擎過熱的現象而提前結束。此六位車手皆於前17圈之內退賽。

Thumb
劉易斯·漢彌爾頓在兩位法拉利車手之後完賽,取得第三名的席次。

在第一波的進站時,後來也證實是唯一一波的進站,施巴斯坦·華迪爾已經拉出足夠的領先距離,使得即使其進站換胎,兩位法拉利車手也無法因此而超越他。其他車手方面,兩位梅塞德斯車隊車手尼科·羅斯貝加與米高·舒麥加分別位於第五及第六名,上屆世界冠軍車手詹臣·畢頓排在第七名,他的隊友劉易斯·漢彌爾頓則仍緊追在法拉利之後。第23圈時,退賽車手再度增加,第二位沙巴車隊車手皮德羅·迪·拉·羅沙也因為液壓系統的問題而退賽。

在後段的賽事中,施巴斯坦·華迪爾明顯的在賽道上放慢了速度,看起來似乎是燃料不足的問題,但之後則由車隊證實為火星塞的問題。他很快的便被兩輛法拉利車手以及劉易斯·漢彌爾頓超越,並在剩餘的賽事內努力嘗試保持在尼科·羅斯貝加之前。費蘭度·阿朗素最終取得了本場賽事的勝利,並與胡安·曼努埃爾·范吉奧詹卡洛·巴蓋蒂馬里奧·安德烈提耐吉爾·文素、以及基米·拉高倫並列,成為少數幾位為法拉利車隊效力第一場便拿下勝利的車手。菲利比·馬沙自2009年匈牙利大獎賽受傷後,重回賽車場的第一戰,拿下了第二名。劉易斯·漢彌爾頓也站上了頒獎台。而施巴斯坦·華迪爾則成功的擊退尼科·羅斯貝加,保住了第四名的位置。米高·舒麥加在他的隊友之後完賽,獲得了第六名。接着詹臣·畢頓第七名、馬克·韋伯第八名、維坦東尼奧·廖施第九名、而魯賓斯·巴利切羅則獲得了最後一分的積分。羅拔·古碧沙彌補了他在第一彎打滑的情況,最終以第11名完賽。施巴斯坦·布美與亞諾·杜連二人皆在越過終點線之前提前退賽;紅牛二隊的施巴斯坦·布美遭受了電子系統的故障,而亞諾·杜連則又是另一位因為液壓系統問題而退賽的選手。因為此二者退賽時已完成了46圈,超過優勝者完成賽事長度之90%,因此仍能視為完賽的車手。由海基·高華利能駕駛的第二輛蓮花車隊賽車,則以第15名完賽,亦即蓮花車隊為唯一有完賽車輛的新車隊。

Remove ads

賽後相關

在賽後有許多車迷[誰?]對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新制度有所批評,而一些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知名人士也呼應了這些想法。邁凱倫車隊車隊的執行長馬丁‧惠特馬什指出,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社群必須"共同努力來改進它"。[8]前車手也是目前英國廣播公司的權威人士大衛·古達提到,可以強制規定每場比賽至少必須進站兩次,如此一來"也代表有更大的可能在維修區中發生失誤(這可能是觀眾有興趣的部份)"。大衛·古達也針對有些前國際汽車聯合會總裁馬克斯·莫斯利所做出的規則修改提出批評,因為這些規則修改是在馬克斯·莫斯利遭控訴的期間所做的。[9]

然而,有一個人是不同意這些批評的,那就是阿蘭·普羅斯特。他表示"在經過幾場比賽之後,我確信好的車手,那些頂尖的車手,將會喜歡它(新的制度)"。[10]

賽事結果

自由練習結果

第一階段自由練習

更多資訊 名次, 車號 ...
Remove ads

第二階段自由練習

更多資訊 名次, 車號 ...

第三階段自由練習

更多資訊 名次, 車號 ...
Remove ads

排位賽結果

更多資訊 名次, 車號 ...
Remove ads

正賽結果

更多資訊 名次, 車號 ...

註釋

1.^ - 布美及杜連雖未能完成賽事,但已完成賽程原定90%賽事因而有名次。

賽後排名

更多資訊 名次, 車手 ...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