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Z12/13、Z14/11次列車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普速旅客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Z12/13、Z14/11次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遼寧省會瀋陽至廣東省會廣州之間的直達特快列車,自2014年12月10日起按現車次開行,由瀋陽鐵路局瀋陽客運段負責客運任務。列車使用3組25T型客車,沿京哈鐵路及京廣鐵路運行,全程3004公里,跨越遼寧、河北、北京、河南、湖北、湖南、廣東6省1市。其中瀋陽北站至廣州站運行29小時41分,使用車次為Z12/13次;廣州站至瀋陽北站運行29小時53分,使用車次為Z14/11次。截至2010年,該列車已連續22年榮獲鐵道部授予的 「紅旗列車」稱號[1]。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T11/12次列車的前身是北平站至瀋陽南站間的3/4次旅客快車,開行於1949年5月1日,由瀋陽鐵路局擔當車輛及乘務工作,並在1949年11月11日改由北京鐵路局擔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連接首都北京市及中國東北地區的工業重鎮及第一大城市瀋陽市之間的首趟直通列車,列車在1958年5月21日起改由瀋陽鐵路局和北京鐵路局兩個鐵路局各擔當一組車輛和乘務任務,隨後在1959年6月1日更改車次為11/12次列車。12次列車因在1959年7月下旬在遼寧省綏中縣力救千餘被洪水所困的災民而獲得「英雄列車」的光榮稱號。包車組被授予稱號「三八青年紅旗包車組」。
1963年7月7日至1965年4月21日期間,11/12次列車曾短暫停運,恢復運營後由瀋陽鐵路局單獨擔當車輛及乘務。1978年8月1日起,瀋陽站至北京站間的11/12次特快列車與成都站至北京站間的7/8次特快列車聯運,變更為瀋陽站至成都站間的11/12次特快列車,至1981年10月11日,瀋陽站至成都站間的11/12次特快列車從北京站斷開,恢復為瀋陽站至北京站間的11/12次特快列車和成都站至北京站的間7/8次特快列車。1990年12月22日,瀋陽北站建成並投入使用,11/12次列車改由瀋陽北站始發終到。
在1998年10月1日的中國鐵路第二次大提速和2000年10月21日的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期間,11/12次列車的車次先後被更改為K11/12次列車及T11/12次列車,車體在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由原來的22型綠皮車體更換為雙層25K型車體。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因T11/12次列車與京瀋動車組列車交路重複,T11/12次列車被取消,但為保留「英雄列車」的稱號,瀋陽鐵路局將原本開往廣州站方向的T93/94次列車沿用為T11/12次列車[2]。原用於T11/12次列車的雙層25K型客車後來用於T309/310次列車(現已停運)。
Remove ads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期間,瀋陽鐵路局正式開行瀋陽北站至廣州東站間的182/183、184/181次特快列車,使用25G型車體,經由瀋大鐵路、溝海鐵路、瀋山鐵路、津山鐵路、津霸鐵路、京九鐵路、石德鐵路、京廣鐵路運行,主要經停錦州站、山海關站、北戴河站、唐山站、天津站、衡水站、石家莊站、鄭州站、武昌站、長沙站等車站,成為中國東北地區首對進穗列車[3]。
1998年10月1日,中國鐵路第二次大提速期間,182/183、184/181次列車變更車次為K92/93、K94/91次列車,更換車體為25K型客車,同時K92/93、K94/91次列車在山海關站到石家莊站的運行區間由原來的津山鐵路、津霸鐵路、京九鐵路和石德鐵路改為京秦鐵路和京廣鐵路運行,不再經停唐山站和天津站,改為經由柳村六線運行,北京西站換向[3][4][5]。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期間,列車車次再度變更為T92/93、T94/91次列車,但仍經停北京西站[6]。
2002年,T92/93、T94/91次列車縮短到廣州站始發終到[3]。
2003年10月12日,由於秦瀋客運專線通車,原經由北京西站運行的T92/93、T94/91次列車改經北京站運行[7]。
2004年12月17日起,T92/93、T94/91次列車恢復為廣州東站始發終到[8]。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期間,原北京站到瀋陽北站的T11/12次列車停運,但為保留「英雄列車」的稱號,T92/93、T94/91次瀋陽北站到廣州東站列車車次改為T12/13、T14/11次列車,其中瀋陽北站到北京站之間沿用T11/12次列車[9]。
2014年12月10日起,T12/13、T14/11次列車升級為Z12/13、Z14/11次列車[10]。
2016年5月15日,Z12/13、Z14/11次列車在狼窩鋪站至徐水站的運行區間改經由津山鐵路、津霸鐵路、霸徐鐵路運行,時隔18年再次恢復經停天津站和唐山站,取消進北京站[11]。
2022年8月9日至2023年9月20日,因廣州鐵路樞紐廣州白雲站施工,Z12/13、Z14/11次列車廣州北站到廣州東站的運行區間由原京廣鐵路、廣深鐵路改經由廣石鐵路、廣深鐵路運行[12][13]。
2023年7月1日,Z12/13、Z14/11次列車於狼窩鋪至徐水段改經京秦鐵路、京秦京滬聯絡線及京廣鐵路運行,再次取消經停天津站和唐山站,增加北京豐臺站停靠[14]。同年10月11日,Z12/13、Z14/11次列車改為廣州站始發終到[15]。
列車編組


列車於2004年12月17日起採用全列中國鐵路25T型客車,19節編組,其中硬臥車10節、軟臥車2節、硬座車4節,高級軟臥車、行李車及餐車各一節。車輛連接使用密接式車鈎、彈性膠泥緩衝器;車體採用CW-200K型轉向架,旅客在感受快捷的同時,會更為舒適。客車車輛全部採用真空保持式集便裝置,列車到站後由環保車收集污物,集中排放,在列車停止時也能照常使用。列車還有防擠電動內端門、廁所門防擠手裝置、可調式床頭燈等[16]。此外,車內硬座席為曲線形設計,更符合人體的構造。軟臥車每個鋪位均有液晶電視,共有5個頻道,供旅客隨意挑選觀看[17]。
Remove ads
機車交路


運行時刻
- 數據截至2024年6月15日運行圖調整[18]:
Remove ads
Z12/13、Z14/11次 (2023年10月11日)
Z12/13、Z14/11次 (2022年1月10日)
T12/13、T14/11次 (2014年10月)[19]
- T12/13、T14/11次列車 瀋陽北——廣州東 新空調特快列車
- 全程參考票價 硬座 302.5元 硬臥549.5元 軟臥955.5元
- 本時刻表自2014年10月起執行 (表內到點記載為「*」的代表書中僅記錄其發車時刻)[20]
T11/12次 (2000年10月21日)[22]
- 本時刻表自2000年10月21日起執行
K11/12次 (1998年10月1日)[23]
- 本時刻表自1998年10月1日起執行
11/12次 (1991年4月21日)[24]
11/12次 (1985年4月1日)[25]
- 11/12次 北京—瀋陽直通特快列車
- 編組13輛,編組內容為軟、硬座、餐、郵、行
- 本時刻表自1985年4月1日起實行
11/12次 (1980年10月11日)[26]
11/12次 (1977年6月1日)[27]
Remove ads
災難事故
1959年7月22日,正向北京方向行駛的瀋陽站至北京站12次列車在遼寧省綏中縣前衛鎮遭洪水包圍遇險受阻,洪水淹沒車輪。在列車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列車向高地撤退。此後3個晝夜,列車斷糧斷水,乘務員在水中打撈糧食充飢,直到地面救援人員發現。7月25日,列車安全返回瀋陽站。在此過程中,列車不僅保護了全車612名旅客的生命安全,還接納營救了350餘名沿途受災群眾。8月13日,鐵道部授予12次列車英雄列車的稱號[9][28][29]。
2008年1月25日,T12次列車從瀋陽站正點出發後遭遇中國南方雪災,京廣鐵路南段電網坍塌導致列車在26日凌晨3時15分臨時停靠於黃秀橋站,並受阻超過十幾小時。列車在26日凌晨5點半召開列車黨支部會議後,制定了應急預案並成立了後勤治安保障組和醫療救護組,亦通過廣播號召全車廂團結旅客共渡難關。該列車27日才開出黃秀橋站,其後先後在長沙站、易家灣站、田心站、株洲站、衡山站、大浦街站停靠[30],28日凌晨更一度停電[31]。1月28日12時26分,列車晚點49小時25分抵達廣州東站。此時的廣州東站滯留了上萬旅客,為了儘快輸送旅客,T12次列車在1小時內完成整備,然後立即折返。在返程途中,T14次列車又在沙口站臨時停靠了16小時45分,期間列車員只能徒手清理集便器內堆積的糞便;餐車工作人員也需步行近4公里到附近的農貿市場購置大批食品以滿足乘客的用餐需求。2008年1月30日6時零10分,全程運行143個小時的T12/13、T14/11次列車駛進瀋陽北站,安全完成了該次行車任務[32]。
2009年5月13日17時43分,正向瀋陽方向行駛T11次列車行至京哈線瀋陽鐵路局管內綏中線葫蘆島北間,因行李車起火被迫停車,23時30分開車,京哈鐵路下行線中斷行車5小時47分,事故車報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6萬元。事故原因是列車在鄭州站裝運60箱雞雛後,押運人隨車押運吸煙造成[33]。
大眾文化
在1959年水災發生後,《工人日報》於同年8月5日以「被洪水包圍的特別快車」為題,在全國最先報道了12次列車乘務人員戰洪水的英雄事跡。10月30日,《人民日報》以「英雄列車」為題,對12次列車乘務人員的英雄壯舉進行了更深入的報道。同年11月,列車長張敏媛作為鐵路系統的先進代表出席了全國群英大會,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0年9月,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電影故事片《12次列車》[1]。
2008年中國雪災發生後,時任列車長的楊月作為T12次代表參加了鐵道部抗擊冰雪報告團,在全路巡迴演講,個人還獲得火車頭獎章。新華社等全國120多家媒體報道了T12次乘務組抗擊冰雪的事跡。2008年3月10日,《工人日報》再次以「風雪中再顯英雄列車本色」為題發表了長篇通訊。3月18日,中央電視台10頻道講述欄目也講述了12次英雄列車抗擊冰雪的先進事跡[32]。
此外,瀋陽鐵路局於瀋陽客運段內建有T11/12次列車陳列室,以老照片、錦旗、獎盃等物件展示列車乘務人員英勇戰洪水,保護旅客生命財產安全的歷史及奮鬥足跡[34]。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