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島市區道路新舊名稱對照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島市區道路新舊名稱對照表,分時期及區域列出了青島傳統老城區主要道路的在不同時期的名稱對照。

青島於20世紀初建置後,先後經歷了德國租借和兩次日本佔領。最早的膠澳市區被劃分為青島、大鮑島、台西鎮台東鎮四區,德國和日本當局按照本國語言,分別對已經初具規模或建成的道路進行了命名和更名。中華民國在成立膠澳商埠之初,為宣示主權,對此種外國風格的路名進行了大規模變更,變更的原則主要為中國地名,變更後的大部分路名沿用至今。

其中,「」為日本行政區劃用語,藉以表示路名;實際上,在日文中路名本應使用「××通」或「#丁目」表示。

德租時期始建道路

青島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 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大鮑島及小鮑島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 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台西鎮及小港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 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台東鎮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 新字體〔舊字體〕 ...

青島以東丘陵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 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日據時期始建道路

大鮑島、市場町、新町及小鮑島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台西鎮及小港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新字體〔舊字體〕 ...

台東鎮及大港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新字體〔舊字體〕 ...
Remove ads

青島以東丘陵

更多資訊 當前名, 日本名新字體〔舊字體〕 ...

附:市區部分自然實體

更多資訊 當前名[曾用名], 日本名新字體〔舊字體〕 ...

備註

  1. 曾用名「不入斗通
  2. 曾用名為「忠ノ海町
  3. 棣德利於1897年率領德國海軍佔領膠州灣
  4. 南北兩段以德縣路為界
  5. 曾用名為「觀海路」
  6. 李希霍芬曾考察膠州灣
  7. 曾用名為「病院通
  8. 以廣州路和汶上路為界分為東中西三段
  9. 不含西段
  10. 不含費縣路西段和中段
  11. 曾為連接太平路與廣西路的道路,現為廣西路14號院內無名小路。「九水路」一名後被用於命名連接太清路與延安三路的一條道路(南九水路),現被用於命名李滄區連接萬年泉路與黑龍江中路的一條道路
  12. 此人曾訪問青島,對租借地發展有一定貢獻
  13. 東西兩段以常州路為界
  14. 東西兩段以太平路為界,東段原為監獄外圍無名小路
  15. 曾任德國海軍東亞分艦隊司令,兩度訪問青島
  16. 久留米也是青島戰役中的日軍主力部隊第12師團的編成地點
  17. 曾用名「濱松通
  18. 南北兩段以保定路為界
  19. 南北兩段以德縣路為界
  20. 「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為德文常用人名,是諸多德國帝王諸侯的名字,也是德國國內常用路名
  21. 曾用名「麻布通
  22. 曾用名「馬關通
  23. 曾用名為「北平路」(1928-1937、1945-1949)
  24. 1901年德軍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在大沽口炮台繳獲的克虜伯岸炮運抵青島,在今中山路、太平路遊街後安裝在衙門炮台,還將虜獲的大清海軍「海清」號魚雷艇命名為「大沽」號德語SMS Taku,「大沽街」的命名可能與此有關
  25. 一說原為「沂州街」
  26. 曾用名為「河南町
  27. 東西兩段以聊城路為界
  28. 南北兩段以恩縣路為界
  29. 德租時期的威廉公主街實際上還包括了今禹城路自濟寧路路口至聊城路路口的路段,且不包括今館陶路路口以北的路段
  30. 該軍艦於1897年參與了德國海軍佔領膠州灣的行動
  31. 東西兩段以陵縣路為界
  32. 南北兩段以恩縣路為界
  33. 德租時期的科爾莫朗街不包括今甘肅路恩縣路路口以北的路段
  34. 曾用名為「綏遠路」
  35. 德租時期僅包含青城路至長山路段,及商河路至青城路段北側的一條已不存在的路段(現為建築物);日據時期東延至鐵山路
  36. 南北兩段以桓台路為界
  37. 赫塔街的今甘肅路包頭路路口與商河路桓台路路口之間路段現已稱為海軍某部大院的一部分
  38. 德租時期僅包含遼寧路以西路段,日據時期東延至吉林路
  39. 曾用名為「小鮑島町
  40. 南中北三段以費縣路和雲南路為界,南段當時尚未修建
  41. 曾用名為「台西鎮街通臺西鎭街通
  42. 曾用名為「奉天路」
  43. 若鶴町一丁目曾用名「北通
  44. 東西兩段以琴嶼路為界,東段曾為南海路的一部分
  45. 曾用名為「曙町
  46. 伊爾蒂斯關街還包括伊爾蒂斯兵營(現為北海艦隊總部)北側進入太平山的路段,該路段自文登路西門向東沿院內小路延伸,止於佛濤路北端附近
  47. 南北兩段以黃縣路為界
  48. 東西兩段以龍江路為界
  49. 東兵營街還包括今黃縣路大學路路口至原俾斯麥兵營的路段,該路段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運動場的一部分
  50. 曾用名為「東山通
  51. 東關街包括今大學路及登州路的黃台路以南路段
  52. 穆勒上尉街包括今登州路的黃台路以東路段及威海路
  53. 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校內道路,曾為齊河路的一部分
  54. 東西兩段以桃海路為界
  55. 山嶽街還包括現京山路廣饒路路口以東,青島動物園園內通往北門與櫻花路相交的路段
  56. 含棲霞路橫穿文登路向南延伸至南海路的無名路段,該路段西側為海濱旅館舊址
  57. 德皇威廉二世之子,曾在駐青島德國海軍第三營實習
  58. 南北兩段以岞山路為界
  59. 豐年町包括今延安一路南段及德租時期的萊爾謝路
  60. 萊爾謝路並不完全與今牟平路重合,部分路段與延安一路南段重合
  61. 公園街還包括公園內連接小西湖與公園管理處(原膠澳林業局三號房)的路段
  62. 曾用名為「公園路」
  63. 現為青島中山公園內部道路
  64. 曾用名為「湛山大路」
  65. 開闢觀象二路後,觀象路更名為觀象一路
  66. 曾用名為「漢陽路」
  67. 原團島路分段更名為團島一路和團島二路,後另建一條通往團島的團島路
  68. 曾用名為「閬中路」
  69. 曾用名為「築縣路」
  70. 東西兩段以汶上路為界,西段當時尚未命名
  71. 原菜市路分段更名為菜市一路和菜市二路
  72. 原雲門路分段更名為雲門一路和雲門二路,雲門二路後因威海路拓寬而消失
  73. 曾用名為「宮前町
  74. 曾用名為「蒙古路」
  75. 曾用名為「保慶路」
  76. 東西兩段以桃海路為界
  77. 曾用名為「慶平路」
  78. 又稱匯泉灣海水浴場
  79. 又稱八大關海水浴場
  80. 又稱太平角海水浴場
  81. 又稱湛山海水浴場,初為駐青島美軍專用
  82. 因靠近船渠港(今大港一號碼頭與六號碼頭之間)而俗稱船渠海水浴場,曾為會員專用
  83. 又稱棧橋海水浴場
  84. 位於青島工人文化宮青島工人劇場之間,部分區域現仍為公園,但已無正式名稱
  85. 位於今中山路、曲阜路、河南路、肥城路的合圍街區,德租時期即為長滿植物的空地,1914年地籍圖顯示該地塊屬於公共所有。1932年青島市政府將該地塊賣出,至1935年該地塊已成為多家大銀行辦公大樓的集中區域
  86. 位於泰安路、郯城路、蘭山路、廣西路路口,德租時期便已出現,由於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未有名稱。日據時期為紀念參與圍攻青島的陸軍第一鐵道聯隊(在千葉縣編成),命名為千葉公園,今已成為火車站前廣場的一部分
  87. 俗稱「大花溝」
  88. 今奧特萊斯廣場大部分為填海所成

參考資料

  • 《青島德日處理時代各處之歸稱調查表》,青島特別市海西警察分局工作紀要,民國三十年(1941年)
  • 膠澳商埠警察廳布告第16號《青島街道路名對照表》,1923年4月17日
  • 膠澳商埠警察廳管理區域《新舊路名對照表》,1923年-1937年
  • 《交通志》道路攔截,《膠澳志》第6卷,1928年12月
  • 《改正路名表》,青島市檔案局存卷429號,民國20年(1931年)8月
  • 《民國十二年膠澳商埠警察廳管轄區域新舊路名對照表》,青島公安局民國26年(1937年)9月21日分立第81卷
  • 青島市區地籍圖,膠澳總督府地政局,1914年7月1日
  • 王棟. 《青岛影像 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 青島市史志辦. 青岛市志·市政工程志·市政工程建设·道路工程·一般道路. 青島市情網.[失效連結]
  • 班鵬志. 《接收青岛纪念写真》. 1924.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