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廣州地鐵的在珠江新城的自動輸送系統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Remove ads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英语:Zhujiang New Town 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简称:APM线;工程名: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2])是广州地铁一条营运中的线路。该线属于中运量大众捷运系统,是广州第一条使用胶轮路轨系统的线路。线路代表色为天蓝色。

事实速览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APM线), 概览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APM线路图,按真实走向比例绘画

APM线南起海珠区广州塔,向北下穿珠江主航道到达海心沙,再经过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中轴线,经过天河体育中心到达林和西站。线路全长3.94公里,全部采用地下路线,共设9座车站,1座地下车辆维修中心(即赤岗塔停车场,停车场内设有控制中心)。

APM线9个车站中,广州塔黄埔大道体育中心南林和西四站采用明挖法建造。大剧院花城大道妇儿中心这三站则跟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合建。天河南站则采用明挖法以及暗挖法建造站台,亦是全线有暗挖站台的车站。海心沙站由于土地置换工作缓慢,则是采用先盾构通过,后明挖车站的方法建造,以节省建设时间。

至于隧道区间,广州塔至大剧院、妇儿中心至天河南、天河南至林和西区间为盾构区间。其中,林和西至体育中心南上跨3号线林和西体育西路的区间隧道,而黄埔大道至天河南则下穿1号线的区间隧道。其余区间除上跨5号线隧道的部分采用矿山法建造外,均采用明挖法建造。

Remove ads

历史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于2006年6月30日在林和西站工地正式开工[3],2007年全面开工[4]

2007年5月30日,广州地铁与庞巴迪运输集团签订系统供应合同[5]。庞巴迪将向广州地铁提供CITYFLO 650列车控制系统、14辆CX-100车辆和18个专用道岔[6]

2007年9月,黄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区间右线盾构机成功下穿1号线隧道;2008年1月1日,天河南站-体育中心南站区间左线盾构机抵达体育中心南站。至此天河南站-体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区间双线贯通。同年6月8日凌晨,黄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区间左线盾构机成功下穿1号线隧道,标志着黄埔大道站-天河南站区间双线贯通。2009年4月19日,赤岗塔至广州大剧院区间右线隧道贯通[7]

2010年3月30日,首列APM线列车运抵赤岗塔停车场[8]

2010年11月8日,APM线开通观光试运行。赤岗塔站、海心沙站因亚运安保要求不对外开放,列车以歌剧院站为临时终点站;列车到达歌剧院站清客后,会继续经海心沙站前往赤岗塔站,并在该站折返。11月12日和27日亚运开闭幕式当天,APM线全线暂停运营;11月28日,APM线恢复营运,赤岗塔站亦在该日开通[9][10]

2011年2月24日,海心沙站开通,同日服务时间延长为8:00-22:30[11]

2011年4月20日,最后两辆客车(M1A002、M1A009)运抵赤岗塔停车场。至此,APM线一期7列(14辆)客车全部到货[12]

2013年12月底,本线赤岗塔站和歌剧院站正式更名为广州塔站大剧院站[13]

Remove ads

车站

APM线目前共设有9座车站。其中两个终点站林和西站广州塔站有通道连接到地铁3号线的同名车站,可出闸后在站内换乘。

APM线最大站间距693.5m,为体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区间;最小站间距为315.5m,为天河南站体育中心南站区间;平均站间距473.4m[14]

全线车站的站台均为岛式站台,站台有效长度为40米。两侧均设有松下电工英语Panasonic Electric Works提供的屏蔽门,而屏蔽门的控制部件由美国Horton Door提供[15][16]

更多信息 车站编号, 站名及配色 ...

列车

Thumb
APM线列车内部

APM线采用的14辆庞巴迪Innovia APM 100列车由庞巴迪位于美国匹兹堡的工厂制造,继续保留美国纽约黑色车牌号“NY XXXXX”,并于同年3月送抵赤岗塔车厂[8]

每辆列车长12.8米,宽2.8米,高3.4米,重15吨,最高行驶速度为55km/h,每节车厢在两侧均设有两组对开的外挂门。

列车采用配套的庞巴迪CITYFLO 650控制系统,能实现无人驾驶、移动闭塞等功能。路线最大运载能力为单向每小时4,500人[17]

APM线自开通营运起,列车均使用2节编组,未来可扩编成3节编组。

行车安排

APM线采取单一线路营运,所有列车皆往返林和西站及广州塔站之间。

APM线观光试运行期间服务时间为8:00-20:00[10],此后逐步延长营运时间。2011年2月19日、2月24日、11月8日,分别延长服务时间至21:00、22:30、23:00[18];2012年12月3日再提早发车时间至7:00[19]。2014年10月4日起,全线再延迟半小时收车,即目前的服务时间为7:00至23:30[20]

乘客量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作为珠江新城内花城广场的配套交通设施,全线沿广州新中轴线行走,补充3号线未能行经的新中轴线天河段的覆盖。在开通初期,花城广场两侧仍未发展完成,且中轴线地下空间商场花城荟商家进驻情况不佳;同时线路两端都是仅一站之差而未能通往3号线两大换乘站:广州东站客村站,对3号线乘客吸引力不足。导致本线直到2014年中,工作日在邻近的3号线非常拥挤的情况下,都只在高峰期有一定客流,非高峰期更门可罗雀。当时作为起点的广州塔站在早高峰不需铁马,而这已是全线客流最大的车站。根据地铁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7月,APM线日均客流为29,034人次,不到三年前预测值5万人次的6成[21]

后来随着花城广场逐步建成,邻近写字楼和下方的花城荟商场有更多公司和商家进驻,同时车站与邻近建筑地库的连接通道陆续开通,吸引越来越多的乘客选乘APM线进行通勤或购物休闲;而3号线中段的拥挤情况日益严重,亦迫使部分3号线的乘客转投APM线,以避开体育西路及珠江新城两站的巨大人潮。因此现时APM线的客流大幅增长,但运力并未能得到提升,令高峰期列车内亦出现挤迫的情况。如适逢花城广场、海心沙及广州塔周边举办大型活动,APM线的客流更会被大幅推高,有时甚至需要配合安保要求,临时关闭大剧院至广州塔等多个车站。全线在2018年的日均客流量为4.9万人次,达到初期预测值[22]

Remove ads

收费模式

Thumb
APM线出闸机,当人靠近时即会自动开门。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车票采用一票制,独立收费;票价不论里程一律2元,换乘地铁需另外购票,普通羊城通广佛通及具有羊城通和广佛通标识的岭南通交通联合交通卡可享受广州市公共交通优惠

系统的单程票依然采用与广州地铁目前技术一致的筹码型IC卡单程票。检票方式与中国大陆多数轨道交通系统不同:乘客进站时将单程票投入闸机;而使用交通卡的乘客,则在进站拍卡时直接扣除车资。出站时乘客只需直接走进闸机,闸机门板会自动打开,不需验票。

争议

造价

珠江新城APM长度虽仅为3.94公里,但工程的总造价却高达惊人的21亿元人民币。据《新快报》披露,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初期投资额高达17.8亿元,后更增加至21亿元;当中一列两节车厢的进口列车约合2,600万元,而同为进口、含有6节车厢的1号线列车造价为1,047.6万元。这些数字在早前的新闻报道中只字未提[23]。不单如此,原来由市城建资金、地铁专项资金安排最后却变为由财政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解决[24]。而且APM启用的前两个月内,日均客流仅七千人,与地铁公司预计的2010年至2011年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相距甚远[25]

面对这些情况,规划专家在1月25日接受《新快报》采访时则表示“如今评价为时尚早”,并解释说因为APM是为CBD的上班族所建,如今在这里上班的人与规划就业人口还相差甚远。“所以,要看APM发挥了多大作用,应该在十年之后”[25]。而正在参加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广州地铁前总经理、广东省人大代表卢光霖1月26日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未来APM的功能将在珠江新城配套设施兴建完毕,20多万人进驻时才能显现[26]。但二人均没有对极为昂贵的工程造价作出回应。

运力

虽然地铁公司宣称APM线运载能力能够达到“单向每小时10,028人”的高运量,但实际上在广州地铁只购进了14辆车的情况下,运力最高只能达到4,500人单向每小时。现时APM线在客流高峰期已出现始发站已接近满员的情况,因此地铁方面于2023年开始计划为本线增购列车[22]

建造质量

Thumb
天河南站狭窄的站台

2011年4月,有自称知情人士向《新快报》举报称,APM线设计不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地铁设计规范》,存有安全隐患,并质疑APM线造价不低于普通地铁,但设计标准却不如后者。以天河南站为例,该站站厅与站台的公共区域不设扶手电梯或楼梯连接,此外该站的站台非常细小狭窄,宽度只有1.7m,而车站也只有一个出入口。广州地铁对此回应称,APM线不适用于《地铁设计规范》,因此不存在不合规的问题,并称能应对客流冲击,但没有透露线路适用的技术规范[27]

一个月后,广州突发多次暴雨,APM线多个车站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28];珠江新城地下空间业主新中轴公司在一周后称完成修复,但再次经历大雨后仍继续有漏水[29]。对此新中轴公司称,花城广场地下空间在排水设计上考虑不周,施工方又存在赶工的问题,导致排水设施不畅,而部分车站所处位置地势较低,故出现漏水问题[30]

事故

2016年2月18日8时[31][32]和2017年1月13日10时[33][34],APM线各发生一起列车出站后突发故障停留在区间内无法启动,造成车上乘客被困逾半小时的事件。

未来发展

南延段

2014年8月上旬,市规划局在“四馆一园”建筑设计竞赛的发布会上,透露广州塔以南的岭南广场下方规划有APM南延线。市规划局相关人士同时表示,“四馆一园”的规划设计将把APM南延线纳入考量[21]。同时根据交通规划的建议,APM南延线可能分别于赤岗塔附近及新港中路设两个车站。赤岗塔附近的车站将连接12号线28号线的换乘站(即赤岗塔站),该站建设时亦已预留APM线穿过的位置[22];而位于新港中路的终点站将连接客村站,换乘8号线及3号线[35]。赤岗塔站。但是目前APM南延线仍属于概念性规划,具体方案仍未确定。

列车增购或系统升级

2023年4月,广州地铁对APM线车辆增购及配套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报告委托编制项目进行比选。根据比选公告,APM线即将面临运力不足、信号及车辆部分设备设计寿命到限等多项问题,影响线路后续营运,故地铁方面拟开展车辆增购及配套工程相关工作。比选文件透露,APM线使用的进口Innovia APM 100型列车及信号系统已停产,已出现备件采购难、无售后支持等问题,且车辆未设置再生制动功能,牵引能耗高,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升级工程[3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