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卧铺动车组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卧铺动车组列车,简称动卧、动卧列车、通宵动卧或夜间动卧,常被误称为高铁动卧,一般指中国大陆运营的一类普通动车组列车,因此类车次一般是采用带卧铺车厢的列车而得名,于2008年12月21日首次开行[1][2]。卧铺动车组列车一般选择在晚上行驶运营,多为夕发朝至。
此条目论述以中国大陆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22年8月4日) |


运营特点
动卧列车通常安排于晚上8点左右始发,终到时刻通常安排在早上7点到8点之间,全程运行时间为11—12小时,此举可以让旅客更紧凑的安排时间,也可以节省旅客白天时间和住宿费,更加适合出差、旅游、探亲的旅客,因而动卧列车具有省时、省事、省钱、安全、舒适、便捷的特点,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3]。
同时为了提高动卧车底的利用率,部分于次日到达异地后的动卧车底往往会在日间开行一对中短途列车。即“第一天A地出库→夜间开行动卧列车于次日早晨到达B地→套跑卧代座车次到C地→卧代座车回B地→次日夜间开行动卧回A地→第三日早晨回库”的顺序套跑。其中车内的下层卧铺以二等座发售,每个软卧下铺按3个二等座发售,上铺不出售,多用作行李存放用[4]。同时在春运、节假日等高峰期间亦会卧代座开行临客列车。亦有卧铺动车组列车长期卧代座担当管内短途列车与临客,这些短途列车的高级动卧席不对外出售。
截止2024年,动卧对数相比最高峰时已有所下降,有部分卧铺动车组列车长期不担当动卧车次,而卧代座担当日间长交路普通动车组列车(高级动卧席依然正常出售)。这些“日间动卧”交路相对不定,不具有夜间动卧车次长期稳定开行的特征,本条目不予收录。
Remove ads
历史
2008年12月21日动卧列车首次开行,最初动卧列车开行在北京往返上海交路,多为普速列车升级,依然沿即有线(部分区间沿客运专线运行,如沪宁区间在2010年8月11日后经沪宁城际铁路)运行,属于京沪既有线动车,使用D3xx号段。这些列车大部分在2011年随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而停运。期间尝试开行了多对其他交路的动卧列车,但都由于票价过高、运行时间过长等,上座率低迷而停止开行。
此后直至2015年,全路仅剩余四对图定动卧列车开行。空余车底大多在日间卧代座运用,但这些“日间动卧”依然出售部分普通动卧席位。[5][6]
2015年1月1日至3月15日,北京、上海往广州、深圳方向首次开行动卧列车,这些列车沿高速线运行,使用D9xx号段。起初为每周开行6天,自2015年3月20日起改为逢周一、周五、周六、周日开行[3][7]。
2019年1月5日起,CR200J型动力集中式列车取代部分机辆模式普速列车和所有沿既有京沪线运行的动卧列车,列车等级一律更改为"D"字头。由于中国国铁将CR200J定义为动车组,因此以CR200J开行的卧铺列车也计入卧铺动车组列车中,但等级提升后,票价明显上涨,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却依旧是160km/h,并未得到大幅度提升,被批评有变相涨价之嫌[8]。2024年1月10日,中国国铁季度调图后,大量长编组第三代CR200J (俗称“AD钙”)上线运营,取代各路局重要直达特快、特快列车。[9]
2021年7月10日调图执行“动货不见面”命令后,沿既有线运行的上海往返西安、兰州之间的动卧列车停运。
2024年6月15日起,香港西九龙站开行至北京西站和上海虹桥站的卧铺动车组列车,代表着和谐号卧铺动车组列车首次走出内地,香港与京、沪两地间实现夕发朝至。同年10月1日起,复兴号CR400AF-AE型动车组开始担当京港、沪港卧铺动车组列车,车次改为G字头[10],亦是首个使用G字头的动卧列车车次;而在国庆假期期间,广州局集团开行了深圳北往返成都东的临时动卧旅客列车,该高峰线在2025年一季度调图后“转正”。[11]
Remove ads
目前运行车次
截至2025年1月5日调图。除D2701/8次,其余动分动卧列车均在每周五至一、法定节假日开行。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截至2025年1月5日调图。部分动力集中型列车担当车次不定期安排为隔日开行。
Remove ads
停运列车


Remove ads
当前使用列车
截至2025年1月5日调图
-
CRH1E-NG
-
CRH2E-NG
-
CRH2E-NG纵向卧铺动车组
-
CRH5E
-
CR400AF-AE
Remove ads
参见
- 早晚动车组列车
- 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
- 日本国铁583系电联车
- Sunrise出云-Sunrise濑户:由JR西日本285系电力动车组担当的卧铺列车,运行区间为东京-出云市/高松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