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线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的淡水至中正紀念堂站區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水線
Remove ads

淡水线台北捷运营运中的线路,属于高运量系统;圆山站以南(不含圆山站)皆为地下线路,以北至北投站(含北投站)为行车天桥线;北投站以北至红树林站为平面线路(淡水站为高架车站)。线路北起淡水站,沿台二乙线、台二线与淡水河岸间路廊过关渡隧道至关渡,接着大致沿中央北路南侧至北投,之后大致沿东华街与西安街间路廊至士林,穿过基隆河后,沿玉门街转入地下,经线形公园下方至台北车站,再沿公园路至中正纪念堂站[1][d]全长23.2公里。淡水线与信义线共同的构成淡水信义线,是台北捷运的干线之一。

事实速览 淡水线 (Tamsui Line), 概览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淡水线“淡水中山”段最初先于1997年3月28日开放通车,为台湾最早通车的高运量捷运路段,同年12月启用“中山-台北车站”段(即全线通车)。1998年12月配合中和线通车,启用“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段(经由新店线“中正纪念堂 -古亭”通车路段直通中和线),营运模式为“淡水-南势角”。1999年11月因新店线全线通车,淡水线营运模式改为“淡水-新店”与“北投-南势角”。在台北捷运开通至2012年间的早期路网时代,淡水线曾长期与绿线新店线橙线中和线直通营运,部分民众曾仿照板南线简称将淡水线、新店线及中和线合称为淡新中线,但并非正式名称。2012年9月,东门站启用,中和新芦线贯通,“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取消,改为“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以补足原“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的班距,此时淡水—新店区间皆称为淡水线2013年11月,信义线通车后,“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取消,改开行“北投-象山”列车连结信义计划区一带,而“淡水-新店”列车则继续直通营运至2014年11月14日。

2014年11月15日,配合松山线的通车淡水线与新店线正式分离,信义线开始采用“淡水-象山”与淡水线直通的营运模式,两线合称“淡水信义线”。

本线另有新北投支线,自北投站分出。淡水线通车后初期,曾开行直通新北投线的列车,后来因为新北投支线里程民宅过近,引发噪音问题而终止直通列车的运行[e]

本线开通初期全程(淡水-中山/台北车站)票价为新台币80元,与客运并存,但后来降价,造成与之平行的客运线路陆续停驶。

本线于2013年7月23日先于淡水线石牌实施列车入站广播提示,同年7月31日全面采用,信义线通车后不分列车均采用。2014年中“红树林复兴岗”段才开始采用。[f]

Remove ads

历史

  • 1988年2月24日:淡水线北投机厂举行开工典礼[2][3]
  • 1988年3月16日:淡水线北投机厂宣布暂停施工[4]
  • 1988年7月22日:淡水线北投机厂举行复工典礼[5]
  • 1988年12月30日:淡水线新北投车站及支线工程举行开工典礼[6]
  • 1997年3月28日:“淡水-中山”段正式通车启用[7],成为台北捷运第二条线路,并同时开通台北捷运大街(今中山地下街),以供旅客换乘台铁至全国各地。
Thumb
淡水线工程殉职人员纪念碑
  • 1997年12月25日:“中山-台北车站”段正式通车启用。
Thumb
中山站月台
  • 1998年12月24日:“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段正式通车启用(直通新店线“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段、中和线)。
  • 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带来大量降雨导致洪水涌入台北车站月台,造成部分路段停驶达3个月。
  • 2010年10月27日:8点34分中正纪念堂站一列北投方向列车传出制动系统异常而停驶,台电大楼站-台北车站间及顶溪站-台北车站路段改采用单线双向模式营运,全线延误状况至10点左右方向解决[8],淡水线全线约2万多人次受到影响[9]
  • 2011年6月16日:经内政部于该日核定,淡水区(Tamsui)与鹿港镇(Lukang)为全国首二例恢复历史惯用译名的乡镇市区级地名[10]台北捷运公司配合办理变更,将本线及淡水站之译名拼音由“Danshui”变更为“Tamsui”。
  • 2012年9月29日:因应新庄线东门站完工通车,“北投-南势角”区间车开行最后列车,用车为301型列车001/002﹝北投开﹞和011/012﹝南势角开﹞。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南势角最后列车为301型列车039/040。
  • 2012年9月30日:中和线与新芦线贯通,取消“北投南势角”营运模式,新增“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11]
  • 2013年7月9日:淡水线两辆列车在行经高架车站时,因当日下午的瞬间大雨造成列车漏水现象,后紧急送至北投机厂维修。
  • 2013年11月23日:因应信义线完工通车,“北投-台电大楼”区间车开行最后列车,用车为301型列车007/008(北投开)和019/020(台电大楼开)。深夜模式的台北车站-台电大楼最后列车为301型列车003/004。
  • 2013年11月24日:信义线上午6点通车(为不影响“淡水-新店”的营运,先行直通至淡水线北投站,营运模式为“北投-象山”),原“北投-台电大楼”列车取消。
  • 2014年3月30日:由于330反服贸游行的关系,台大医院站与中正纪念堂站一度涌入大量人潮,于当日下午2点至2点40分启动列车过站不停模式,淡水线有八班列车过站不停,已经恢复正常营运。[12]
  • 2014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公布松山线通车后的营运模式,松山线将与小南门线、新店线跨线路运行,淡水线将不再与新店线跨线路运行,正式与同属红线的信义线衔接直通营运。届时运行15年的“淡水-新店”列车将正式走入历史,改采原定之“淡水-象山”营运模式。[13]
  • 2014年5月29日:下午4时18分石牌站发生受流异常,“石牌-士林”段采用单线双向营运,“北投-士林”段采用巴士接驳,另信义线象山站发出的列车支援延驶至淡水站。
  • 2014年9月10日:下午1时48分士林站往淡水方向发生旅客掉落月台,“石牌-民权西路”段采用单线双向营运,“北投-台北车站”段采用巴士接驳,于下午2时28分恢复正常营运。本次事件影响淡水线、新店线、信义线约18部列车、旅客约8,000人。
  • 2014年11月14日:“淡水-新店”营运模式最后一天运行,比照“北投-南势角”、“北投-台电大楼”发出最后列车后走入历史。最后列车为301型027/028(新店开)和037/038(淡水开),两班列车在剑潭站会让。
  • 2014年11月15日:淡水线与信义线正式贯通,原“北投-象山”列车将保留但改在高峰时段开行,并新增“淡水-象山”与“北投-大安”(非繁忙时段)两种营运模式。营运长达15年的“淡水-新店”正式取消。
  • 2014年12月3日:下午1时许芝山站往淡水方向发生旅客掉落月台,“石牌-士林”段采单线双向营运,班距约为26分钟,“北投-士林”段采巴士接驳,1时22分恢复营运。
  • 2015年8月8日:“淡水-圆山”段由于苏迪勒台风过境停驶,故自象山站发出列车仅行驶至民权西路站,直到晚上6点恢复全线正常营运。
  • 2016年4月26日:晚上7时34分因信义线“东门-台北101/世贸”段发生受流异常,信义线全线与“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段被迫暂停运营,“淡水-台北车站”采用局部营运,“台北车站-象山”段改采免费接驳巴士衔接,直到晚上8时30分在信义线恢复受流正常后,淡水信义线恢复营运。
Remove ads

列车运行方式

目前营运模式:

  • “淡水-象山”列车于2014年11月15日开始
    • 为原本规划的营运模式,2014年11月15日起淡水线已经不再与新店线直通营运,正式与信义线衔接直通营运[13],为全程车模式。
  • “北投-大安”列车于2014年11月15日开始
    • 因大安站以东三站(信义安和站、台北101/世贸站、象山站)的非繁忙运量不足,故利用大安站东侧的袋状轨开行区间车,23时以后不开行。
  • “北投-象山”列车于2013年11月24日开始
    • 为原本信义线在松山线通车前的营运模式,松山线通车后仍将继续保留,但因大安站以东三站运量较不足,因此本营运模式只在繁忙、台风天或疏运台北101/世贸站众多人潮(例跨年、信息展等)开行。
  • “淡水-大安”列车于春节期间营运
    • 这是“北投-大安”列车于春节期间、假期疏运淡水站涌入的人潮而变更的营运模式。
  • “民权西路-象山”列车于台风来时营运
    • 因应台风入境风速达停驶标准时原“淡水-象山”列车改为只行驶至民权西路站为止,直到恢复正常营运为止。

营运时间与班距

Thumb
士林到芝山之间的一段高架轨
Thumb
进入关渡站的南下列车位于平面路段
  • 营运时间:05:50~01:16
  • 平均班距
    • 平常日(周一至周五)
      • 高峰时段(07:00~09:00,17:00~19:30):约6分钟,重叠区间[g]约3分钟。
      • 次高峰时段(19:30~23:00):约7~8分钟,重叠区间约3分30秒~4分钟。
      • 非繁忙时段(06:00~07:00,09:00~17:00):约8~10分钟,重叠区间约4~5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
    • 例假日(周六、周日及国定假日)
      • 06:00~09:00:约8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
      • 09:00~23:00:约8~10分钟,重叠区间约4~5分钟。
      • 23:00以后:约12分钟(仅行驶“淡水-象山”模式)。[14]

车站

Thumb
更多信息 车站编号, 车站名称 ...
Remove ads

纪念章

本线于2015年2月11日开始采用“车站专属纪念章戳”,各站的纪念章如下[15]

  • 淡水站:
淡水红毛城淡水渔人码头为主题。
  • 红树林站:
红树林保护区和水笔仔为主题。
  • 竹围站:
以淡水河岸脚踏车道和远方的观音山为主题。
  • 关渡站:
关渡大桥关渡宫关渡自然公园中的水鸟为主题。
  • 忠义站:
北投行天宫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为主题。
  • 复兴岗站:
以本站旁的北投机厂为主题。
  • 北投站:
以本站出口、周氏节孝坊和北投市场为主题。
  • 奇岩站:
以崇仰公园和远方的丹凤山为主题。
  • 唭哩岸站:
以当地的打石文化、慈生宫和军舰岩为主题。
  • 石牌站:
以本站旁的汉番界碑、台北荣民总医院和行义公园里的台湾蓝鹊为主题。
  • 明德站:
以磺溪公园里的磺溪、大台北联合花市和使馆特区为主题。
  • 芝山站:
以芝山文化生态公园、台湾戏曲中心和邻近的天母棒球场为主题。
  • 士林站:
国立故宫博物院士林官邸为主题。
  • 剑潭站:
以本站龙舟造型建筑、士林夜市和保龄球馆为主题。
  • 圆山站:
以远处的圆山大饭店台北孔子庙为主题。
  • 民权西路站:
以该站附近的婚纱街与1号出口为主题。
  • 双连站:
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双连长老教会和马偕纪念医院为主题。
  • 中山站:
结合台北之家及中山站的百货公司,并加入木工桶,见证产业变化。
  • 台北车站:
台北车站、站前新光三越百货建筑、火车、高铁为主题。
  • 台大医院站:
台大医院旧院区和邻近的二二八纪念公园为主题。
  • 中正纪念堂站:
以“中正纪念堂主体”为主图。
  • 新北投站:
北投温泉博物馆为主题。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