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妈宫风神庙

台灣閤澎公廟,主祀風神爺,已拆除不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媽宮風神廟map
Remove ads

妈宫风神庙,台湾澎湖县阁澎公庙之一[1],主祀风神爷,建于大清乾隆55年(1790年)[2],约于明治32年(1899年)间被拆除。[3]

事实速览 风神庙, 基本信息 ...

沿革

根据金门文人林豪所著的《澎湖厅志》记述:风神庙主祀风神爷,建于澎湖妈宫城隍庙东侧,乾隆55年(1790年)农历11月由时任澎湖通判王庆奎开基,澎湖水师协的副将黄象新游击官聂世俊、雷鸣扬皆有参与捐金纪录。嘉庆四年(1799年)间,时任澎湖通判韩蜚声[4]拆建庙宇。光绪七年(1881年),水师都司郁文胜倡议重建风神庙,委请监生叶国梁主持,并于光绪八年(1882年)农历四月落成,耗资一千二百八十余贯(铜钱),不足额由郁文胜垫付。[1][2]

1895年台湾本岛与澎湖易帜。[5]明治31年(1898年),风神庙庙舍被日本官员接收,成为“妈宫辨务署”的替代官舍。[3]明治32年(1899)11月26日,因应“澎湖岛国语传习所”改设为“妈宫公学校”,便将城隍庙东处的风神庙和东北处的程朱祠悉数拆除,翌年改建成学校的教室。[6]

原风神庙供奉的风神爷拆除后,暂时被移祀至妈宫城隍庙中。大正12年(1923年),澎湖天后宫改建完工后,风神爷先移祀天后宫后殿的清风阁,后又供奉于正殿之中,与其他神像并列。[1]

Remove ads

照片解说

光绪11年(1885年)3月29日,孤拔率领的法军发动澎湖之役,舰队大举炮轰妈宫澳(马公港),并于同月31日占领全澎湖。[7][2]:364-365此照片出自法国家图书馆网站刊载1885年清法战争澎湖之役的澎湖风土照,摄有五位法国军人与一位澎湖在地居民伫立庙前,图号为“F. 7. Pagode à Maknny (Pescadores)”,其中“Maknny ”拼音有误,应作“Makung -妈宫”之意。[3]

根据澎湖地方文史工作者许玉河的说法,虽该照片并未明文该建筑即为风神庙,但总论该庙庙体新颖,对照史料风神庙方于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与相片拍摄时间1885年相去不远,应可佐证;且庙宇立面的圣旨牌、楹柱对联,皆依稀可见“风”、“神”二字,足可推定此庙即为现已消失不存的妈宫风神庙。[3]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