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湾鳄
鳄科鳄属的一种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湾鳄(学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河口鳄、咸水鳄、入江鳄,为鳄科23个物种中最大型的,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2],同时也是现存咬合力最强的动物,可达4200磅。
其种加词“Porosus”意为“多孔的”。
Remove ads
特征
由于湾鳄是鳄目中唯一颈背没有大鳞片的鳄鱼,所以亦被称为“裸颈鳄”、“裸肩鳄”。
雄性鳄鱼成年后体长可达5米,最大6米以上[3][4]。雌性成年体长约2.5至3米,最大4米[5][6]。成年雄鳄体重可达300公斤至400公斤,最大超过1000公斤以上。成年雌鳄最大200公斤左右。幼体呈淡褐色,身躯及尾部有黑色的斑点条纹。成体颜色较深,腹部淡黄色或白色,尾巴底部末端灰色。上颌每侧具齿16-19枚,下颌每侧14-15枚。
分布
湾鳄为热带物种。原产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印度亦有发现,主要分布于澳洲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曾有目睹报告在香港、硫磺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及日本海发现。适合生活在不同的湿地,如河口、红树林、沼泽等地和潮间带。
2000年后,湾鳄活动范围从河口开始延伸到浅海,已经有大量出没在沙滩、浅海的记载和新闻,甚至在海滩攻击狗和人类。
古代的湾鳄在中国中仅岭南地区有分布。《巡海记》记载,1907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乘坐名为“伏波”、“琛航”两艘军舰从海南岛驶往西沙群岛一带视察,途中有湾鳄爬上舰边,但最后被击退。
此前,Lesson(1801),Boukenger(1889)及Gadow(1901)也先后报导在中国南方产湾鳄,但并无具体地点及可供查证的实物标本。在香港发现的骨骼显示湾鳄昔日曾在岭南地区出没,大概在红树林栖息。
岭南古鳄中有湾鳄及韩愈鳄,主要分布在沿海岸和潮汐带。[7]唐代韩愈在潮州所作《祭鳄鱼文》提到的正是湾鳄。三国时期孙吴鄱阳郡太守周鲂之子周处杀死的蛟龙正是一条湾鳄。[8]
习性
具地盘意识。拥有适应高盐度水质的生理结构。湾鳄位于湿地食物链的最高层次。幼体以捕食昆虫、两栖类、甲壳类、细小的爬行类及鱼类为主,成体会捕食体形更大的动物,但主要以泥蟹、龟、巨蜥及水鸟为食物,部分体形更大的成体甚至会捕食鲨鱼、亚洲象、犀牛、水牛、牲畜、野猪及猴子[9][10]。湾鳄更曾有攻击人,甚至袭击船只的记录,故又名为“食人鳄”[11][12]。
交配季节在每年5到6月之间,因应地区而定:泰国品种在每年7到8月产卵,爪哇品种甚至可在2月见到鳄卵。雄性以身躯压在雌性背上,前肢抓紧雌鳄不放,用尾绕着雌性后段,进行交配,持续数小时之久。湾鳄利用腐草作为巢穴,每次产20-90枚卵。经过75日(爪哇)至96日(斯里兰卡)便可孵出幼鳄。
成年湾鳄几乎没有天敌,还可以猎杀老虎、豹这种大型哺乳动物,然而牠们与其他顶级掠食者的对抗可能会导致受伤甚至死亡。[13]
普拉纳贝斯·桑亚尔(Pranabes Sanyal)博士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权威,1980年至1986年担任孙德尔本斯虎保护区(Sundarbans Tiger Reserve)的前现场主管。普拉纳贝斯·桑亚尔博士在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纽约客》(The Natural World April 21, 2008 Issue Tigerland)表示:“根据目击者的报导,一只一千八百磅的湾鳄被老虎杀死。”[14]另外,野猪和巨蜥会食鳄鱼蛋。小鳄鱼可能面临来自巨蜥、掠食性鱼类、豹、老虎、大型鳄鱼以及各种猛禽和水鸟的危险。

2011年8月,野生动物专家说,这是孙德尔本斯虎保护区中第一只湾鳄杀死孟加拉虎的记录案例。一只年龄约为8-10岁母老虎看来被一只14英尺长的湾鳄杀死。最近在伦滕波尔国家公园,至少有五起老虎与鳄鱼打斗事件在母虎被杀之前曾报导,但在这五起案件中,因为老虎与鳄鱼在陆地打斗,所以鳄鱼被老虎杀死。在这一次事件中,母虎在穿越河流时,被湾鳄袭击杀死。毫无疑问,当湾鳄在水时肯定会比在陆地上更有优势。[15][16][17]
Remove ads
体型
有史以来已确认的最大的湾鳄于1979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渔网中溺亡,牠干燥皮肤后体长估计为6.2米(20英尺4英寸),考虑到收缩和尾尖缺失,估计长度为6.3米(20英尺8英寸)。根据头骨长度推算,新加坡发现的多个样本估计生前体长超过6米(19英尺8英寸)的雄性鳄鱼[18]。根据一只大型越南湾鳄死后的头骨长度,可靠估计体长为6.3至6.8米(20英尺8英寸 - 22英尺4英寸)[19]。然而,根据一些有史以来被射杀的鳄鱼头骨,该物种最大成员可能达到的最大尺寸被认为是7米(23英尺)。澳洲政府的一项研究承认,湾鳄最大的成员可能体长为6至7米(19英尺8英寸 - 23英尺),体重为900至1,500公斤(2,000至3,300磅)。此外,同一组织关于鳄鱼形态和生理的研究论文估计,体长达到7米(23英尺)的湾鳄体重约为2,000公斤(4,400磅)[20]。
由于该物种的极端体型和高度攻击性,较大样本的重量经常很少被记录下来。一只名为“甜心”(Sweetheart)的湾鳄,体长5.1米(16英尺9英寸),体重780公斤(1,720磅)[21]。另一只名为“戈梅克”(Gomek)的湾鳄,体长5.42米(17英尺9吋),体重约860公斤(1,900磅)。 1992年,一条名为“布章森南”(Bujang Senang)的臭名昭著的食人鳄鱼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被猎杀,体长5.7米(18英尺8英寸),体重超过900公斤(2,000磅)[22]。泰国北榄府鳄鱼园暨动物园的一条湾鳄和暹罗鳄杂交品种,名为“Yai”(生于1972年6月10日),据称是有史以来圈养的最大的鳄鱼,体长6米(19英尺8英寸),重约1,118公斤(2,465磅)[23]。
1962年,在北领地的阿德雷德河,一只大型雄性湾鳄被射杀。根据记录,体长6.1米(20英尺),重1,097公斤(2,418磅)[24]。菲律宾的一只大型雄性咸水鳄(名为Lolong)是有史以来被捕获并圈养的最大的咸水鳄之一,体长6.17米(20英尺3吋),体重1,075公斤(2,370磅)[6][25][26] 。2013年“Lolong”去世后,最大的圈养鳄鱼是“卡西乌斯”,被饲养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绿岛的海洋世界鳄鱼园。“卡西乌斯”在2024年11月去世前,体长5.48米(18英尺),体重约1,300公斤(2,870磅)[27][28][29]。
Remove ads
种群动态及保护
湾鳄在多数国家是受保护的,但有些国家的保护有效性值得怀疑。国际上公认保护得最好的应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那里的野生种群都处于可持续利用和增长状态。现在有一个与上述两个国家相类似的保护管理计划正在印度尼西亚开始试验和实施。
养殖及利用
湾鳄体大,皮张品质好,价值高,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饲养湾鳄。巴布亚新几内亚、澳洲、东南亚,甚至连本身不产鳄的法国也都有规模性的养殖场。中国南方于唐宋时期曾有大量湾鳄分布,后因种种原因而绝迹,1980年广东汕头曾从泰国引进20多条暹罗鳄和湾鳄,后因饲养管理不善而未获成功。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和海南省先后建立了5个饲养场,目前大部分养殖均取得了繁殖后代的经验。目前湾鳄饲养规模最大的首推澳洲和泰国。
著名湾鳄
资料来源
- 《中国动物志:爬行纲》
- 《两生爬行类图鉴》
- 《香港生态情报》
- 《中国重点野生动物研究丛书:扬子鳄研究》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