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钟站
港铁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钟站(英语:Admiralty Station),是一个位于香港中西区金钟,属于港铁荃湾线、港岛线、东铁线与南港岛线的铁路转搭站,同时亦是东铁线的南行终点站以及南港岛线的北行终点站跟唯一与其他港铁重铁路线交汇的转换站,车站并是目前港铁唯一一个单一的大型四线转搭站,车站于1980年2月12日启用。
![]() |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金钟站现时共设有8层,当中地面(G层)为出入口;大厅、商店及客务中心等主要设施位于L1层[5];L2、L3层为港岛线及荃湾线月台(1-4号月台);L4、L5层为转车大厅,同样东铁线7、8号月台亦设于L5层;而L6层则为南港岛线5、6号月台。
车站在扩建后的垂直里程深入地底约43米,代替鲗鱼涌站(深约42米)成为全香港第四深的车站,仅次于香港大学站(深约70米)、西营盘站(深约50米)及利东站(深约50米)[6]。
U1 | 行人天桥 | E2出口 | |||||||||||||||||||||
G | 地面 | A-D、E1出口 | |||||||||||||||||||||
L1 | 大厅 | F出口、 | |||||||||||||||||||||
L2 | 港岛线、荃湾线 上层月台 |
| |||||||||||||||||||||
L3 | 港岛线、荃湾线 下层月台 |
| |||||||||||||||||||||
L4 | 转车大厅 | 连接大厅至所有月台之通道 | |||||||||||||||||||||
L5 | 东铁线月台、转搭通道 |
| |||||||||||||||||||||
L6 | 南港岛线月台 |
| |||||||||||||||||||||
L8 | 机房层 | (仅供职员使用,不开放予公众) |
Remove ads
金钟站的票务设施以及商店均位于L1层的大厅,而该层大厅共分为两个付费区,其中主要通往荃湾线/港岛线月台的付费区位于大厅的中央,其范围皆被非付费区及商店围绕;而通往南港岛线及东铁线月台的付费区则位于大厅近E出口位置,并设有多部自动扶梯直达车站L4层。而金钟站中庭、L4层的转车大厅与L5层转搭通道则为配合南港岛线及东铁线工程而后期扩建,扩建部分位于已重置的夏悫花园地底,并设有巨型天窗能让自然光渗进车站[7][8]。
金钟站L1层大厅曾进行多次翻新,而翻新工程亦逐渐增加大厅商店的数目,以方便搭客及增加港铁公司的非车务收入[5][9]。
另外,金钟站L1层大厅近B出口位置亦设有港铁旅游及失物与学生乘车优惠计划办事处[5],搭客分别可在该处购买纪念品、车票、办理学生个人八达通或失物认领。
金钟站亦设有不少自助服务设施供搭客使用,包括自动柜员机、自动售卖机、自动照相机等[5][9]。而近C出口的大厅付费区亦设有香港邮政邮箱[10][11];而近F出口的非付费区亦设有港铁“会员服务站”[12]。另外香港警方为能够让市民更快捷报失财物或举报非紧急案件,故亦于金钟站增设一部“自助服务机”[13]。
在互联网服务上,金钟站大厅及月台均设有由电讯盈科提供的Wi-Fi热点[14],同时于L1层大厅付费区内亦设有“iCentre”免费上网服务设施[15]。
金钟站共设有8个已装设月台屏门的月台,当中港岛线及荃湾线共用一座两层的叠岛式月台;南港岛线采用一座岛式月台;而东铁线则采用两个分离式月台[5]。
金钟站是荃湾线及港岛线唯一的同台换乘站,两线月台均设于车站L2、L3层,港岛线的搭客可以步行至对面月台直接转搭荃湾线之列车,反之亦然。由于荃湾线路轨位于夏悫道及海富中心地底,港岛线路轨位于德立街地底,故由于地理环境所限,为方便港岛线路轨在德立街往湾仔站方向伸延,故月台及L1层大厅由西至东则呈长度递增现象的“八”字,而月台候车空间亦因而宽阔,并为金钟站一大特色[5]。同样车站港岛线及荃湾线的路轨并非完全平行并且月台弯曲,月台空隙亦因而较阔,而在前地铁于港岛线/荃湾线月台加装月台屏门后,空隙阔度才稍为缩短,搭客在上/下车时仍需要特别小心月台空隙,故当港岛线/荃湾线列车到站时车厢内及月台会播放“请小心月台空隙”的广播提醒搭客,而港岛线/荃湾线月台地面亦贴上大型“请小心空隙”标贴。
至于南港岛线及东铁线月台则设于夏悫花园地底。当中南港岛线5、6号月台设于车站L6层,月台则采用有别于港岛线/荃湾线月台的灰白色,两个月台均为前往海怡半岛站,南港岛线列车于抵站上下客后便会改以相反方向行驶;至于东铁线7、8号月台则设于车站L5层,而该两个月台连同连接月台的通道墙壁原先全以采用白色搪瓷焗漆板,而月台墙身亦设有大型书法字,但在月台正式启用前港铁将设有大型书法字及部分通道的搪瓷焗漆板贴上蓝色色调底色贴纸覆盖,其中通道及月台转角墙身更采用原属“工地围板设计”的“蓝白间条”。而东铁线7号月台为前往罗湖/落马洲方向的上客月台;而8号月台则为下客月台,当东铁线列车抵达8号月台清客后便会驶往位于金钟站以南的越位隧道,然后会以相反方向驶进车站7号月台接载搭客或返回何东楼车厂。另外L5层亦设有车站洗手间。
Remove ads
金钟站现时设有4组车站艺术品,其中于2017年在金钟站连接L2层与L3层的中央楼梯墙身设置以5个大型二维码“QR Code”及摩尔斯密码结合的大型艺术品《讯点》,搭客可使用智能手机扫描,而上述二维码则连结至“港铁新功能”及“港铁·艺术”网页。港铁称作品象征“心系港铁,港铁欢迎你”[16];而连接南港岛线月台(L6层)与东铁线月台(L5层)之间的自动扶梯墙身亦设有名为《声景·旅程》(前称《城市音域》)的艺术品,作品以港铁旅程为题,展示金钟站的不同景象。
而扩建部分的中庭亦设置由美国艺术家Talley Fisher创作的悬浮雕塑《引领前行》,设计概念源自港铁路线图,象征金钟站四线汇聚(即荃湾线、港岛线、东铁线及南港岛线)[17][5]。
Remove ads
位于车站荃湾线/港岛线月台以西则设有3条可停泊列车的金钟侧线[18],并延伸至中环站荃湾线月台下方,可供列车调头、调度或让列车往返港岛线与荃湾线之间。
而在港岛线通车初期列车不足,亦是透过此渡线调头服务至太古侧线。在港岛线金钟站至上环站启用前(1985年5月31日-1986年5月23日)以及西港岛线轨道接驳前期工程期间(2011年8月5-7日),列车亦是透过驶离2号月台后进入该渡线掉头驶进3号月台起载或返回柴湾车厂;而在2019年3月18日中环站发生列车相撞事故后,该日及同月19日期间荃湾线往返金钟站至中环站的列车全日停驶,荃湾线列车亦是透过在4号月台清客后进入此侧线并返回1号月台起载或返回车厂[19]。而同月20日凌晨,涉事的两列列车亦被拖往金钟侧线暂时停泊[20],并于后期分阶段从该侧线拖往九龙湾车厂进行复修工作[来源请求]。
金钟站东面近夏悫道一侧(位于南港岛线月台北端上方),设有一座由港岛线及荃湾线共用的牵引变电站(名为“金钟变电站”),由香港电灯管辖,为沿线车站及两线列车受流[21];当中该变电站曾设有一条电缆隧道负责为港岛线的架空接触网受流[22],但目前已停用[23]。
而于2014-2016年期间,港灯曾为金钟变电站进行加装及更换变压器工程,以应付港岛线西延所增加的用电量,并将寿命届满的两个旧变压器换走[24]。
金钟站共设有8个出入口,当中B、C1、C2出口则建于金钟廊下方的金钟 (东)/(西) 综合交通中心;而E2出口则连接夏悫花园上层及中区行人天桥系统[25];至于F出口则连接通往太古广场、位于湾仔的太古广场三期以及皇后大道东一带的地下道[5]。
Remove ads
利用状况
![]() |
金钟站自1985年港岛线通车以来,一直是人流最多的车站之一。每次平日繁忙时间转搭人流极高,搭客往往要轮候多班列车才能登车,月台挤迫情况非常严重。
在观塘线延伸至鲗鱼涌站前,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的地铁路线则只有一条(修正早期系统→荃湾线),金钟站作为当时港岛区唯一的转换站,转车人流极高。另外金钟站位处商业中心区,附近有不少地标性建筑物、公司总部、主要政府部门、外国驻港领事馆以及购物商场,加上车站上方亦设有两个综合交通中心,有不少巴士路线是以金钟为终点站或途经金钟,因此使用金钟站的搭客亦相当多。
前地铁公司曾于1988年5月起实施繁忙时间附加费,在平日上班时间由其他车站入闸前往佐敦站、尖沙咀站及港岛线上环站至铜锣湾站的搭客须支付额外车费。直至1989年观塘线延伸至鲗鱼涌站后,荃湾线并不再是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之间的唯一一条地铁路线,而经观塘线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的搭客也无须支付繁忙时间附加费,转搭人流才稍为回落。随着九巴在1991年开办过海隧道巴士300线后,金钟站使用量再稍为减少,故前地铁公司亦于1993年取消繁忙时间附加费。
在1998年东涌线启用后,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的地铁路线增至三条。搭客可通过香港站经转搭通道前往中环站转搭港岛线,在平日繁忙时间亦有助分流搭客,然而由于东涌线在非繁忙时间的班次疏落,故分流效用不太高。
自2002年将军澳线启用后,观塘线搭客须在油塘站转搭将军澳线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而将军澳线于非繁忙时间班次较观塘线疏落,车程较之前多花费最少4分钟[27],这不便让不少观塘线沿线各站的搭客改回经旺角站及金钟站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金钟站人流亦因而回升。

自2016年12月南港岛线启用后,金钟站成为三线转换站,转搭人流因而进一步增加,在平日繁忙时间搭客须等候两班列车或以上才能上车的情况亦非罕见,并且月台亦经常出现挤迫情况。
而港铁亦由2017年1月起推出特别列车安排:于每日晚上6时30分至晚上7时左右会有数班荃湾线列车于中环站清客直接前往金钟站起载,相关班次约每10分钟一班,然而相关安排却导致中环站在平日繁忙时间出现“人潮倒灌”的情况,尤其在中环站连接荃湾线月台的自动扶梯更为挤迫[28][29][30]。
为避开挤迫情况,有部分荃湾线搭客会选择在金钟站4号月台(荃湾线往中环)上车,当列车到达中环站后不下车,留在车上原车返回前往荃湾站沿途各站;亦有前往港岛线往柴湾站沿途各站的搭客在到达金钟站时选择不下车,继续直接前往中环站转车[31][32]。
东铁线过海段于2022年5月启用后,金钟站成为四线汇聚的“超级转换站”,而往返港岛区及九龙区的港铁路线增至四条,而车站转搭人流亦继而增加了不少[33]。
接驳交通
![]() |
由于金钟站原址为一大片船坞空地,所以当时地铁公司在金钟站规划了大型的综合交通中心[34]。现时金钟站综合交通中心设有分为金钟(东)综合交通中心及金钟(西)综合交通中心。另外于添马街及乐礼街亦设有巴士终站。
在港岛线未投入服务前,金钟站曾是中华巴士大部分地铁接驳巴士的终点站。在港岛线通车后,金钟站综合交通中心渐渐转型为往来港岛各区巴士路线的中途站,及部分过海巴士路线的终点站。部分巴士路线亦在综合交通中心外的金钟道设站。
另外,也有部分旅客与湾仔、铜锣湾及东区居民在金钟站外的巴士站乘搭新巴15线,或步行至山顶缆车花园道站前往太平山山顶,故金钟站乃港岛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在2016年南港岛线通车及1994年城巴开办171线前,更有不少旅客在金钟站巴士终站乘搭城巴629线前往海洋公园。
历史
金钟站的土地于1870年末曾为船坞,该船坞已于1970年代拆卸。而金钟站由四大联营工程公司(法国濬海及公共建筑工程公司、何迪富公司、成德工程公司、金门(香港)有限公司)负责兴建[35][36],车站于1980年2月12日随地下铁路修正早期系统中环至尖沙咀段通车而启用,而金钟站与中环站是当时在香港岛仅有的两个地铁站[37]。由于在建设金钟站时已经计划该站成为港岛线的转换站,所以初期的金钟站已经设立一组两层的叠侧式月台[38],并预留一侧上下层月台供承建商在1981年12月进行港岛线工程之用。其后金钟站于1982年5月10日荃湾线通车时也被纳入荃湾线的一部分[37][34]。

1985年5月31日,港岛线第一期(金钟至柴湾)启用,金钟站暂时成为港岛线西行方向的终点站,而当时港岛线列车下客后会进入金钟侧线掉头。而当时月台的安排是荃湾线往中环方向的月台及港岛线往柴湾方向的月台设于L2层;而港岛线的终点站月台与荃湾线往荃湾方向的月台则设于L3层,搭客可以横跨月台转搭另一条路线之列车[34]。而当港岛线第二期(金钟至上环段)于1986年启用后,金钟站继续担任其转换站的角色,月台设置维持不变,而港岛线范围的改建及装修工程由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负责。

根据太古广场第一份发展标书,当时太古洋行与前地铁公司计划兴建一条地下道连接金钟站,惟当局考虑客流量后,前地铁公司决定首先改建横跨金钟道的行人天桥,并改为为密封式空调走廊,再委托承建商法国濬海及公共建筑工程负责地下道建造工程。改建天桥工程于1987年动工,并于翌年随太古广场第一期竣工;至于地下道则于1988年开始设计,并于1990年3月16日开始初步工程,当时预期于1991年7月完工,而工程最终于1991年内完成,同时被编为F出口[39]。

由于皇后大道东、金钟道及轩尼斯道交界(湾仔大佛口一带)客流量极高,以往若从金钟站前往皇后大道东及星街一带,只能经太古广场及地面道路徒步前往,于太古广场三期落成后拥挤情况更甚。故前地铁公司为分流上述客源,于2003年与香港政府及太古集团于太古广场三期地底兴建地下道连接金钟站现有通往太古广场的地下道,而该地下道由金门建筑承建,隧道长约280米,并设有自动行人道,于2007年2月26日启用[40]。
现时港铁管理的F出口地下道范围由原来的太古广场的地下道大幅缩减至地下道连接站厅的出入口。
由于港铁须进行港岛线西延之重置轨道走线、信讯系统及架空接触网工程,上环站掉头路轨暂时无法供列车使用,所以于2011年8月5日晚上11时30分直至同月8日首班车前,港岛线则以金钟站为终点站,在此期间,上环站关闭、中环站港岛线月台亦暂停服务,至于荃湾线往返荃湾站至中环站的列车服务则不受影响,而港铁亦在工程期间安排免费接驳巴士接载受影响搭客直接往返金钟站及上环站,中途不停中环站[41][42][43][44]。
为配合南港岛线及沙中线工程,金钟站曾进行车站扩建及多项改善工程。而扩建部分的承建商则为基亚-联欧沃-基利联营(Kier-Laing O'Rourke-Kaden Joint Venture)[45]。
金钟站原有的E1、E2出口于2011年7月10日关闭[46]。而重置后的E出口设于已重建的夏悫花园下方,而出入口于2016年已重新开放,但初期只设有电梯连接站厅、乐礼街及行人天桥,直至2022年5月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后才开放连接乐礼街及大厅的自动扶梯。
1985年5月31日,当金钟站成为地铁荃湾线及港岛线的转换站之后,车站的月台地板是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原料设计。荃湾线月台地板颜色为灰白色;而港岛线月台地板颜色则为深灰色,因此在同一层月台设有两款不同的地板颜色亦是金钟站的一大特色。但是由于其月台地板开始呈现老化,因此港铁决定将金钟站的月台地板更换。有关工程已在2014年11月11日展开,并已于2015年5月27日完工。翻新后,月台的地板颜色由原先的灰白色与深灰色变为现时的统一全白色的颜色原料设计。
金钟站于启用初期是以蓝色色调为主,并配以地铁传统纸皮石设计。颜色灵感源自金钟曾为英国皇家海军基地所在地的历史有关[原创研究?]。为配合“铁路2.0”新一代铁路网,港铁在2016年3月开始为车站月台墙身及天花板进行翻新工程,包括将原有的蓝色纸皮石墙身主部更换,包含站名的墙身更换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则改为仿麻石墙柱,类似香港站及九龙站的设计,而荃湾线月台亦增添大型书法字。而在2017年,港铁更将原属“工地围板设计”的“蓝白间条”配以玻璃外层作为墙身,让仿麻石柱及焗漆板两种建材融合在同一月台楼层[47]。
至于站厅亦为配合新扩建部分之用色而进行全面翻新工程,包括将大厅之蓝色纸皮石及焗漆板,更换成白色仿麻石墙,以及在C出口旁的一端墙壁换成“蓝色黄色渐变间条玻璃板”,是全港铁市区线网络中首次使用,亦是继东涌站及博览馆站后再次使用玻璃板。
为应付南港岛线及东铁线新增的人流,港铁曾为车站港岛线/荃湾线1-4号月台东面进行加阔工程,其中在1号月台扩阔空间率先在2016年12月6日局部开放;而2、3号月台的扩阔空间则连同两部连接南港岛线及扩建大厅之电梯并于同月28日随南港岛线通车而开放[48];而4号月台扩阔空间以及位于两层港岛线/荃湾线月台之间的扩建中庭部分亦已于2022年5月15日随东铁线过海段通车而开放。
根据1994年发表的《铁路发展策略》,南港岛线于金钟所设的车站位于太古广场(现金钟站以南),并被命名为“太古广场站”。直至2002年地铁公司重新研究南港岛线,一度将终点站改为湾仔站而不前往金钟站,惟最终为方便搭客转车而将终点站设于金钟站[49]。
南港岛线(东段)工程于2011年5月动工,港铁在原有车站以东的夏悫花园地底兴建供南港岛线使用的转车大厅及月台,以自动扶梯连接原有的大厅及月台,而扩建部分并与东铁线共用。最终于2016年12月完成,新路线命名为南港岛线,并于同月28日启用。
而由金钟站南港岛线月台前往L2层月台(3、4号月台)曾一度需要转搭三次自动扶梯,其后港铁于2019年12月29日启用能由L5层直达L2层月台的自动扶梯,以减少搭客转搭次数[50]。

港铁早于扩建金钟站时已预先于L5层设置预留予东铁线使用的两个月台,两个月台会采用分离式月台设计,而同样东铁线的调头越位隧道亦会设于金钟站以南。其中7号月台部分空间已率先在2021年10月8日开放作紧急用途。另外,原有的站厅亦向东面扩建,并设有中庭及巨型天窗,该处设有多条自动扶梯连接已重置的E出口、大厅及车站各月台层。其中一组4条自动扶梯可由L1层大厅直达L4层的转车大厅。
另外港铁亦为方便乘搭荃湾线或东铁线前往九龙区或新界区的搭客,故在站厅及月台加设数部名为“过海易”的显示屏,而屏幕上会显示月台实时模拟影像以及列车班次资料[51]。
2004年1月5日,一名65岁老翁于当日早上约7时30分至9时期间在荃湾站登上一列往中环站方向的荃湾线列车,当列车离开尖沙咀站后驶进维多利亚港下的隧道路段前往金钟站时,该名老翁在车厢内用火机燃点一瓶盛有稀释液的胶瓶。当时任职政务主任的搭客季诗杰即时喝止对方,但胶瓶成功被点燃,火势顺易燃液体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52]。
当时驾驶该列车的车长张振斌决定将列车驶往金钟站,并以广播通知搭客准备疏散。逃生期间,季诗杰与其他搭客试图截住该名老翁但未成功,该名老翁于早上约9时15分逃离金钟站,并于翌日中午约12时25分返回其住所[53]。事件并没有造成严重伤亡,只有14人受轻伤送院。
而在事发后翌日,警方迅速将之拘捕,而警方亦在其居所搜获一张地铁车票,该车票记录显示持票者在2004年1月5日上午7时30分至9时在荃湾站入闸,但没有显示出闸记录[53]。而涉事的列车车厢在后期经已修复并继续行驶。

2014年9月28日晚上约7时20分,港铁为配合警方驱散群众,宣布荃湾线及港岛线所有列车均不停金钟站;当晚示威群众亦有集结人力及物资封锁金钟站出入口[54]。


- 2019年6月12日下午约3时55分,港铁表示因应警方要求而关闭金钟站A出口;后来于当日傍晚,有警员将示威者驱赶至金钟站内后以用胡椒喷雾射向示威者,使站内大厅布满化学气味[58][59],其后在傍晚约6时45分开始,车站B、C、D出口改为只供入站[60];直到当晚晚上约8时30分起,荃湾线及港岛线来回方向的列车不停金钟站,而南港岛线列车则只行走海怡半岛站至海洋公园站。而翌日(2019年6月13日)凌晨5时许,港铁曾宣布会重开车站,但大约于半小时后表示因警方要求仍然关闭[61]。车站最终于同日下午约2时14分重开[62]。
- 2019年7月1日,由于港岛区举行游行,警方预期有大量搭客,港铁按警方要求临时关闭金钟站。港岛线及荃湾线列车来回方向暂时不停此站,南港岛线列车则只往返海洋公园站至海怡半岛站,而港铁亦提供免费接驳巴士接载受影响搭客往返海洋公园站至坚尼地城站[63]。
- 2019年8月31日约晚上7-9时,港铁因应金钟站外的突发情况而关闭车站[64]。
流行文化
1981年,香港电影《失业生》曾于金钟站取景,为片中男主角陈百强及女主角徐杰邂逅之处。1984年,香港电影《缘分》也曾于金钟站取景,为片中男主角张国荣及女主角张曼玉玩缘分游戏的其中一个地点[68][69]。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