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园,原世博园C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一座大型開放式公園,包含原後灘公園和由原世博園C區改造而來的新建部分。公園西北至黃浦江,東至盧浦大橋和南北高架路,南至通耀路,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公園於2017年開工建設,2021年12月31日開放北區[1],2024年9月20日全部建成開放[2]。
地塊歷史
世博文化公園所在地塊在世博會前為上鋼三廠廠區,2010年世博會期間為世博園C區,該區域內展館大部分為外國自建館。世博會結束後,大部分展館均被拆除,僅有法國館、義大利館、盧森堡館、俄羅斯館四座展館永久保留。世博會結束之初,規劃部門曾計劃將這一區域打造成一個國際高端辦公區,號稱「新陸家嘴」[3],這一設想也得到了世博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的支援[4],但最終沒有實施。此後發布的初版後世博規劃中,C區被劃分為「後灘可持續發展預留拓展區」[5]。2017年春,市政府決定將這一區域整體建成大型公園[6]。官方宣傳將這一決策稱為「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並指該地塊土地出讓收入可達1000億元,建設公園的初衷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7]。
總體設計
除保留納入的後灘公園以外,世博文化公園新建部分在設計上大致分為三個主題區域:東北方向的「世博環區」,主要建築物為四個保留展館;西北方向的「人文藝術區」,主要建築物為上海大歌劇院;南側的「自然生態區」,主要建築物為雙子山、上海溫室花園和世界花藝園[8],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亦位於該區域內。[6]
主要景點
- 世博文化公園內包含四座捐贈上海的世博會外國自建館:法國館、義大利館、盧森堡館、俄羅斯館。原法國館現改建為羅丹藝術文化發展中心,原義大利館更名為「上海義大利中心」,原盧森堡館現用作餐館,原俄羅斯館改建為演藝中心,定名「紅石中心」(RED ROCK)[9]。
- 時光印記大道位於濟坤路主入口,自東向西展陳了公園地塊的歷史,東部設有工業風格雕塑,中間為海寶雕塑,盡頭設有一金屬圓球,意為「圓夢」[10]。
- 申園位於四座外國館西側,是一座具江南園林文化特色的園中園。園林占地5公頃,為北山、南水、東園、西苑的布局,呈現明清時期江南傳統園林風格。名字中的「申」字取自上海簡稱,意為上海之園[11]。
- 雙子山位於公園南側,內部實為空心鋼結構車庫,設48米主峰和37米側峰。由於結構特殊,表面土層淺,不設定高大植物,樹木以淺根係為主。為使樹木在貧瘠的山體表面一次成活,設計方將「山體」表面的數字高程模型匯入ArcGIS中計算坡度和日照條件,精確選取樹種;所有建築結構、管線與樹根的位置均經過BIM碰撞檢測,以防樹木生長受限[12]。2022年底封頂[13],2024年9月隨南區建成開放。雙子山建成後成為世博文化公園的「網紅景點」,需要提前預約方可登山。園方在入口處為行動不便者提供免費登山杖,這一舉措使得雙子山被調侃為「4800cm高」[14]。
- 上海溫室花園位於公園中部,面積2.2萬平方米,建成時為亞洲最大的玻璃溫室花園,設海市沙洲(展出沙地植物)、雲上森林(展出雨林植物)和雲霧峽谷(展出常溫植物,設有水景)三個展館,三者之間以「老廠房鋼架」相連,呼應場地的工業遺存。地下為不對外開放的空調機房和管理用房(止於機場快線預控線北側)[15][16]。平日門票98元,周末和節假日門票128元,身高100cm以下兒童免票[17]。土建上採用張弦鋁合金網格結構[18]。
- 世界花藝園位於公園西南側,由地面公園區域和地下配套空間組成。地面公園由台地園、新境園、禪境園、竹境園和岩石花園等組成[8]。
- 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位於公園南部,是中國首個可舉辦國際比賽的永久性馬術場館。
- 上海大歌劇院位於公園西部,在建。
- 世博文化公園沿黃浦江岸線為「後灘濱江」景點,系原後灘公園,設計理念為生態、自然、野趣,設有濕地生態景觀、農耕文明景觀、工業文明遺存和後工業文明體驗四個層次景觀,同時具有水迴圈淨化功能。
- 公園北部入口附近設有「狗GO樂園」,可供寵物犬活動社交[19]。
-
羅丹藝術中心(原法國館)
-
原盧森堡館改建的餐館
-
遠眺溫室花園,鋼架上有「自力更生 奮發圖強」字樣
-
後灘濱江(原後灘公園)內的水池
-
「申園」外景
-
人工湖大石橋
地下空間
世博文化公園地下有已經建成的打浦路隧道,同時為將原後灘公園和新建部分連接,原有的世博大道地面道路拆除,改為約1.3公里的地下道路,與上海大歌劇院停車場設定地下聯通道,2021年10月底建成通車[20]。地鐵19號線計劃從公園地下穿過,在公園範圍內設世博大道站、後灘站,兩座車站土建工程已在公園建設時同步建設。其中,後灘站與公園西南角的下沉廣場和馬術中心地下空間平層相接,並設定地下聯通道連接大歌劇院地下空間[21];世博大道站設有三個出入口,工程編號1號口位於公園內部,外觀為特殊設計,隱藏在假山下方[22]。世博文化公園地塊內還規劃有宛平南路隧道、楓林路隧道、軌道交通機場快線(即原滬杭磁懸浮線位)三條通道[23]。世博會期間使用的原雪野二路、博成路共同溝於世博文化公園開工前拆除讓路,並於公園外的濟坤路短接[24]。
遊客評價
2023年一份基於世博文化公園北區運營狀況的滿意度調研顯示,受訪者對公園的生態環境較為滿意;在公園的各項公共設施中,受訪者較不滿意的有:停車位不足(39.09%,當時雙子山內部停車位未建成)、休閒座椅不足(25.45%)、廁所不足(24.24%)、餐飲店不足(20.91%)、垃圾桶不足(20.61%)[25]。
參觀資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