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菲士蘭號戰艦(德語:SMS Ostfriesland[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黑爾戈蘭級戰艦的二號艦,以東菲士蘭地區命名。它於1908年10月在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進行龍骨架設,1909年9月30日下水,至1911年8月1日投入艦隊服役。該艦在六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十二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炮,最高航速為21.2(39.3公里每小時)。東菲士蘭號在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隸屬於公海艦隊第一戰列分艦隊,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Quick Facts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Thumb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東菲士蘭號
艦名出處 東菲士蘭
建造者  德意志帝國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動工日 1908年10月19日
下水日 1909年9月30日
服役日 1911年8月1日
啟用 1911年9月22日
停用 1919年11月5日
結局 1921年7月21日作為靶艦擊沉
技術數據
艦級 黑爾戈蘭級戰艦
排水量
  • 標準:22,808噸
  • 滿載:24,700噸
全長 167.20公尺
全寬 28.50公尺
吃水 8.94公尺
動力輸出
  • 15 × 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
  • 27,617匹軸馬力(20,594千瓦特)
動力來源
速度 21.2(39.3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5,500海里(10,200公里)以10節
乘員 42名軍官、1027名水兵
武器裝備
裝甲
Close

連同其姊妹艦黑爾戈蘭號奧爾登堡號圖林根號一起,東菲士蘭號參加了一戰期間在北海針對英國大艦隊的主要艦隊行動,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這是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海戰。該艦同樣有在波羅的海展開針對俄國海軍的行動,於1915年8月首次入侵里加灣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時在場。

1918年11月德國戰敗後,公海艦隊大部於和平談判期間都被扣留至英國斯卡帕灣,然而,四艘黑爾戈蘭級艦隻卻獲准留在德國,因而避免了艦隊在斯卡帕灣的自沉。它們作為戰爭賠償被割讓予協約國;其中東菲士蘭號移交美國海軍。1921年7月,該艦最終在維吉尼亞海岬英語Virginia Capes進行的空中力量演示中作為靶艦遭擊沉。

建造及裝備

東菲士蘭號戰艦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以「奧爾登堡代艦」(Ersatz Oldenburg)作為合同代號進行訂購[註 2],以替代老舊的岸防艦奧爾登堡號。建造合同被授予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生產編號為31。[2]龍骨自1908年10月19日開始鋪設,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後、即1909年9月30日下水[3]。在下水儀式上,由東菲士蘭領袖德語Ostfriesische Häuptlinge代表、因豪森與克尼普豪森德語Innhausen und Knyphausen女親王主持為艦隻命名[4]舾裝工作,包括艦艛的完善和武器裝配則一直持續至1911年8月。以德國西北部沿海地區命名的東菲士蘭號是在1911年8月1日編入公海艦隊服役,距離開工尚不足三年[5],共斥資4,357.9萬金馬克[2]

東菲士蘭號的全長為167.2公尺,舷寬28.5公尺,有8.94公尺的吃水深度,滿載排水量達到24,700噸。它由三台四缸直立三脹往復式蒸汽機提供動力,其中每台獨立驅動一副四葉螺旋槳;共由15台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供應蒸汽。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21,000千瓦特(28,000匹馬力),最高速度達21.2節(39.3公里每小時)。此外,東菲士蘭號還可貯存3,200噸燃煤,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5,500海里(10,200公里)。1915年以後,隨著鍋爐經過煤上噴油改造,該艦還可額外攜帶最多197噸重油[2]艦隻的船員編制為42名軍官及1071名士兵[5]

東菲士蘭裝備的主炮為分布在六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十二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炮[註 3]。其中艦艏艦艉各一座,兩邊舷側各兩座[7]副炮系統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包括十四門安裝在炮廓英語Casemate內的150公釐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和十四門88公釐4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2]

1914年後,有兩門88公釐炮被移除,並由兩門88公釐高射炮取代。此外,艦隻還武裝有六具500公釐水下魚雷發射管[5]東菲士蘭號的主裝甲帶在中央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內有300公釐厚,採用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其主炮炮塔在兩側和正面也由相同厚度的滲碳裝甲覆蓋,覆蓋範圍還包括支撐炮塔的炮座。東菲士蘭號的甲板厚度為63.5公釐。[2]

服役歷史

入役後,東菲士蘭號進行了海試,並於1911年9月15日完成[8]。海軍上校華瑟·恩格爾哈特(Walter Engelhardt)擔當該艦的首任指揮官[4]。22日,艦隻被正式編入公海艦隊的第一戰列分艦隊。然後,它先是進行了艦隻的單獨訓練,其次是跟隨第一分艦隊訓練,以及11月的艦隊演習。1912年4月24日,東菲士蘭號取代西發利亞號成為分艦隊新的旗艦[8]。通常在7月-8月駛往挪威的年度夏季巡航由於阿加迪爾危機而中斷。因此,巡航只是進入了波羅的海[9]。在其後兩年的和平時期,東菲士蘭號和艦隊餘部一樣,都在重複單艦、分艦隊、以及全體艦隊訓練的循環模式[8]。期間東菲士蘭號還代表第一分艦隊贏得了「德皇炮術獎(Kaiserschiesspreis)」。海軍上尉弗里德里希·貝澤爾(Friedrich Beesel)是當時艦上的槍炮官,因此負責艦隻射擊的精確性[10]

1914年7月14日,駛往挪威的夏季巡航啟航[11]。在帝國海軍於和平時期的最後一次巡航期間,艦隊於7月25日進入挪威峽灣前先在斯卡恩進行了演習。翌日,隨著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下達最後通牒,艦隊被迫返回德國。27日,整支艦隊在返回港口前於斯卡恩角德語Grenen集結,並在那裡保持高度戒備狀態。[12]奧匈帝國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於28日爆發,在一周的時間裡,所有的歐洲大國都加入了這場戰爭。[13]至7月29日,東菲士蘭號及第一分艦隊餘部都已返抵威廉港[14]

第一次世界大戰

北海的首次重大海軍行動是發生於1914年8月28日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15]。清晨04:30,駐紮在重兵把守的旺格奧格島外圍的黑爾戈蘭號接到命令[15],要與東菲士蘭號會合併一同駛出港灣。05:00,兩艘戰艦與遭到重創的小巡洋艦女性之贊號斯德丁號相遇。[16]至07:30,這幾艘艦已返抵港口過夜。[17]9月7日下午,東菲士蘭號又與公海艦隊餘部展開了一次前往黑爾戈蘭島的訓練航行[18]。10月,東菲士蘭號配備了一對作防空用途的88公釐高射炮[8]

Thumb
英國繪製的黑爾戈蘭級戰艦識別圖

東菲士蘭號參加了公海艦隊進入北海的第一次出擊英語Sortie,這發生於1914年11月2-3日,然而在行動中沒有遇到英國軍隊。第二次行動隨後發生於12月15-16日。[8]這次出擊源自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的戰略選擇:利用海軍少將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襲擾英國沿岸城鎮,以誘使英國大艦隊抽調部分兵力迎擊,進而被埋伏一旁的公海艦隊主力殲滅。[19]12月15日清晨,艦隊離開港口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當天傍晚,由十二艘無畏艦(包括東菲士蘭號及其三艘姊妹艦)連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德國戰艦編隊,來到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六艘戰艦約10海里(19公里)範圍內。然而,與對方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進行的零星衝突使得英格諾爾確信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主力。根據德意志皇帝(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為避免不必要的冒險,英格諾爾中斷了交戰並將艦隊撤回德國。[20]

在1915年1月24日發生的多格灘海戰中,英國海軍中將戴維·貝蒂率領的第1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第2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2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伏擊了德方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21]。東菲士蘭號及第一戰列分艦隊餘部遂受命出擊,以增援寡不敵眾的德國大巡洋艦。第一分艦隊連同第二分艦隊的前無畏艦於歐洲中部時間[註 4]12:33離開港口。然而為時已晚,它們未能找到任何英軍。至19:05,艦隊已經返回威廉港外圍的席爾利希英語Schillig[8]在此期間,大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因無法抵禦英軍的密集炮火而被擊沉,而塞德利茨號也因彈藥庫被擊穿所引發的大火而嚴重受損。結果,德皇威廉二世解除了英格諾爾的職務,並於2月2日由海軍上將胡戈·馮·波爾接任公海艦隊總司令。[22]

Thumb
東菲士蘭號及其上空的齊柏林飛艇(1915年)

第一分艦隊的八艘戰艦於1915年2月22日進入波羅的海進行部隊訓練,並一直持續至3月13日。返回北海後,這些艦隻又先後在3月29-30日、4月17-18日、4月21-22日、5月17-18日以及5月29-30日參與了一系列波瀾不驚的艦隊出擊。隨後東菲士蘭號與艦隊餘部停留在港口,直至8月4日,當第一分艦隊重返波羅的海進行另一輪的訓練演習。[8]同月,海軍上校恩斯特-奧爾德維希·馮·納茨默(Ernst-Oldwig von Natzmer)取代了恩格爾哈特成為該艦指揮官[4]。分艦隊從波羅的海直接加入了一支特遣部隊,試圖於1915年8月殲滅駐守在里加灣俄國海軍[8]。由希佩爾指揮的這支德國特遣區艦隊還包括馮·德·坦恩號毛奇號和塞德利茨號,幾艘小巡洋艦,32艘驅逐艦和13艘掃雷艦。行動計劃要求掃蕩俄國雷區的通道,以便殲滅包括前無畏艦光榮號在內的俄國海軍駐紮力量。然後,德國人會布設自己的雷區,以阻止俄國艦船返回海灣。[23]在整個行動期間,東菲士蘭號與公海艦隊的其它大部分大型艦船都停留在海灣之外。無畏艦拿索號波森號於8月16日離隊,以掩護掃雷艇並試圖摧毀光榮號——儘管它們未能擊沉這艘舊戰艦。三天後,俄國雷區已被清除完畢,區艦隊於8月19日進入海灣,但協約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則促使德國人於次日從里加灣撤出。[24]至8月26日,第一分艦隊返抵威廉港[8]

在10月23-24日,波爾上將指揮了其任內的最後一次艦隊重大進攻行動,然而未能與英軍接觸[8]。至1916年1月,肝細胞癌的侵襲使他無法繼續再履行職責,其公海艦隊指揮權被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所接替[25]。舍爾提出了一個更具侵略性的政策,旨在與大艦隊正面對抗;該策略於2月獲得了德皇的批准[26]。舍爾的首個行動是在3月5-7日進入北海的掃蕩,隨後在3月21-22日和25-26日又再進行了兩次[8]。在舍爾的下一項行動期間,東菲士蘭號受命對1916年4月24日炮擊英格蘭海岸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的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第一集群的大巡洋艦群於10:55離開亞德灣德語Jadebusen,公海艦隊餘部則在13:40後跟隨。在行軍途中,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不慎觸雷而被迫返航。[27]其餘大巡洋艦則在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炮擊了洛斯托夫特,但在接近雅茅斯時則遇到了哈維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的英國巡洋艦。雙方遂進行短暫的交火,直至哈里奇部隊離開。隨後,英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又促使第一偵察集群撤退。與此同時,舍爾也收到了大艦隊從斯卡帕灣基地出動的警告,遂撤回至更為安全的德國水域。[28]

日德蘭海戰

Thumb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1916年5月31-6月1日的調遣圖

東菲士蘭號作為公海艦隊的一份子參加了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再次試圖吸引及牽扯大艦隊的一部分,並在英國艦隊主力可能報復之前將其摧毀。在行動期間,東菲士蘭號是第一分艦隊第一支隊的領頭艦、以及全體陣形中的第九艘艦,直接位列艦隊旗艦腓特烈大帝號之後和姊妹艦圖林根號之前。第一分艦隊處於戰列線中部,落後於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八艘國王級皇帝級戰艦,而殿後部隊英語Rearguard則由六艘年邁的前無畏艦組成的第二戰列分艦隊第三、第四支隊擔當。東菲士蘭號由海軍中將埃爾哈特·施密特(Erhardt Schmidt)掌旗,他是戰鬥期間的分艦隊司令以及舍爾的副司令。[29][30]

在16:00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遇到了戴維·貝蒂的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雙方隨即展開炮戰,其中英國的不倦號英語HMS Indefatigable (1909)在17:00過後[31]、以及瑪麗皇后號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後均被摧毀[32]。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至17:30,國王號作為領頭的德國戰艦,發現己方第一偵察集群和敵方第1戰巡分艦隊接近。德國大巡洋艦旋即轉舵向右、而英國艦隻則轉舵向左航行。在17:45,舍爾下令向左轉舵兩點[註 5],以便讓其艦群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一分鐘後,即17:46,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33]

當領頭的戰艦與英國的戰鬥巡洋艦交戰時,東菲士蘭號和其它十艘戰艦則向英國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開火。其中東菲士蘭號、皇帝號和拿索號瞄準的是南安普敦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Southampton (1912),但只有拿索號取得命中[34]。約15分鐘後,東菲士蘭號將火力轉移至伯明罕號英語HMS Birmingham (1913)諾丁罕號英語HMS Nottingham (1913),但依舊沒有射中目標[35]。在19:15後不久,英國無畏艦厭戰號進入東菲士蘭號的射程,後者遂於19:25以主炮開火,距離在9900公尺至13700公尺之間。東菲士蘭號宣稱其第三及第四輪齊射英語Salvo取得命中。在此期間,厭戰號共遭到13枚重炮襲擊。[36]

至20:15,德國戰列線再次面對整個部署完畢的大艦隊。舍爾於20:17下令全體轉舵180度,並由大巡洋艦和魚雷艇負責掩護攻擊。為了加快調動,施密特命令東菲士蘭號立即轉向,而無需等待其身後的圖林根號。調頭舉動對領頭的第三分艦隊造成了一些困難,但這些艦隻很快便重返它們的戰位。[37]至23:30左右,德國艦隊完成夜間巡航編隊的重組。東菲士蘭號成為第八艘艦,位居24艘主力艦的前部[38]。一小時後,德國戰列線的領航艦隻與英國的輕型部隊相遇,並就此展開近距離的激烈交火。大約在01:10,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英語HMS Black Prince (1904)無意中闖入德艦隊形。圖林根號以其聚光燈照亮艦隻,並以305公釐主炮連續射擊該艦。東菲士蘭號以150公釐副炮開火,而皇帝號則同時以主炮和副炮射擊。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兩次巨大的爆炸將黑太子號炸得粉碎,其857名船員全數喪生。[39]

儘管夜間戰鬥激烈,公海艦隊還是成功突破了英國的驅逐艦群,並於6月1日04:00抵達犄角礁英語Horns Rev[40]。然而在06:20,東菲士蘭號的右舷側卻不慎撞上了一枚由英國驅逐艦亞必迭號英語HMS Abdiel (1915)此前於5月4日布設的水雷[41]。由於爆炸最初被認為是由一艘潛艦發射的魚雷所引起,該艦被拖出了隊形。東菲士蘭號落在艦隊之後以低速航行,並由V3號、V5號以及G11號驅逐艦(短暫的)實施掩護。至10:40,該艦的速度提升至15節(28公里每小時)。[42]它的反潛護航隊其後得到了一架浮筒水上飛機英語Floatplane的增援,該飛機於12:20發現了一艘據信屬於英國的潛艦。東菲士蘭號隨即轉舵離開,這導致因觸雷而遭受輕微破壞的防魚雷艙壁開裂。更多的海水灌入艦體,造成艦體向右傾斜4.75度,進而迫使東菲士蘭號再次降低速度。該艦於14:20請求泵船提供援助,但至14:45,進水受到控制,同時艦隻已然通過了亞德灣外圍的燈船英語Lightvessel。它能夠逐漸提速至10節(19公里每小時),最終於18:15抵達威廉港。[43]經測量,水雷炸開的孔洞有12.2公尺長和4.9公尺寬,並導致約500噸海水進入艦體。更甚的水淹發生在12:20、當防魚雷艙壁開裂後,儘管此時完整的損壞報告尚未出台。[44]東菲士蘭號在威廉港的旱塢進行維修,一直持續至7月26日[45]。在戰鬥過程中,東菲士蘭號共發射了111輪305公釐重炮、101枚150公釐速射炮和1枚88公釐炮[46]。其唯一的損傷是在6月1日清晨觸雷,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47]

後續行動

1916年8月18日,舍爾上將計劃重演日德蘭海戰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試圖利用此時仍然可用的的大巡洋艦[註 6]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在三艘無畏艦的支援下,炮擊桑德蘭的沿岸城鎮,進而引誘和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艦隊餘部,包括東菲士蘭號,則會尾隨並提供掩護。[50]在接近英國海岸時,舍爾收到了來自齊柏林飛船關於英國部隊在該地區的錯誤報告,進而掉頭向北[51]。結果炮擊並未實施,至14:35,舍爾又收到了大艦隊迫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撤回德國港口[52]

9月25-26日,東菲士蘭號和第一分艦隊餘部對正在泰爾斯海靈灘執行掃蕩任務的第二魚雷艇引導隊德語Führer der Torpedoboote提供支援。舍爾於10月18-20日在多格灘方向則進行了另一次艦隊行動。在1917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東菲士蘭號都被派往德意志灣擔當警戒英語Picket (military)值勤。在阿爾比恩行動、即對俄國控制的里加灣島嶼實施兩棲攻擊期間,東菲士蘭號及其三艘姊妹艦移動至丹尼斯海峽,以阻止任何英國企圖干預的可能。10月28日,4艘艦抵達普茨克灣,並於29日從那裡駛至阿倫斯堡。整個行動於11月2日完成,東菲士蘭號遂連同其姊妹艦返回北海。[8]1918年3月,納茨默的艦長職務被海軍上校漢斯·赫爾(Hans Herr)所取代[4]。最後一次無果的艦隊出擊發生於1918年4月23-24日[8]。為實施拱頂石行動德語Unternehmen Schlußstein,東菲士蘭號、圖林根號和拿索號組成了一支特遣隊,計劃占領聖彼得堡。這三艘艦於8月10日進入波羅的海,但行動被推遲,並最終取消。[53]特遣隊於8月21日解散,而戰艦則於23日返回威廉港[54]

結局

1918年10月下旬,即停戰協定簽署前兩周,東菲士蘭號及其三艘姊妹艦參加了最終艦隊行動。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的骨幹將從威廉港基地出動尋找大艦隊決戰。為了使德國在和平談判中取得更好的議價地位,此時的公海艦隊司令希佩爾和已升任海軍元帥德語Großadmiral的舍爾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儘管預期會有傷亡。然而,許多厭戰的水兵卻認為,這次行動將破壞和平進程並會延長戰事。[55]1918年10月29日,艦隊受命離開威廉港,並在亞德灣錨地集結,計劃於次日清晨起航。從10月29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的船員首先發動叛變,並迅速蔓延至其它幾艘戰艦。[56]這種動盪局面迫使希佩爾和舍爾最終取消了這一行動[57]。當得知情況後,德皇威廉二世悲哀的表示:「我已不再擁有海軍」[58]。至12月16日,東菲士蘭號退役,並被用作宿營船[54]

Thumb
懸掛美國國旗的東菲士蘭號

隨著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協約國扣留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只有最現代化的艦隻才會發往扣留,因此四艘黑爾戈蘭級艦隻得以留在德國。[57]6月21日上午,守備的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羅伊特於11:20下達了全數鑿沉己方艦隻的命令。在短短數小時內,共有十艘戰艦及五艘大巡洋艦沉沒於斯卡帕灣的淺海中。[59]東菲士蘭號的末任艦長由海軍上校卡爾·溫德穆勒(Karl Windmüller)擔任,任期直至該艦於1919年11月5日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List中除籍[4]。然後,它以「H」為代號,代替已被鑿沉的艦隻移交協約國支配。艦隻留在德國直至1920年4月7日,再由一名德國船員將其帶至羅塞斯。它最終作為戰爭賠償割讓予美國,並由美方船員於4月9日將其送抵美國。[54]

1921年7月,美國陸軍航空隊英語United States Army Air Service美國海軍在陸軍少將威廉·米切爾的指揮下,於亨利角英語Cape Henry進行了一系列的轟炸試驗。轟炸的標靶包括已除役的美國及前德國軍艦,例如舊戰艦艾奧瓦號、巡洋艦法蘭克福號,以及最後於7月20日的東菲士蘭號。在美國東部時間13:30,裝有230英磅(100公斤)炸彈的第一波攻擊射向靜止的東菲士蘭號。經過艦隻核驗後,33枚炸彈中有8枚找到了它們的彈印。第二波攻擊也裝備了230英磅(100公斤)炸彈,而第三和第四波則增至600英磅(270公斤)。5枚600英磅炸彈找到了其彈印,但僅對艦隻的干舷部造成了很小的傷害。然而,近距脫靶的炸彈卻對艦體造成了嚴重的水下破壞,這使得一些海水倒灌並導致向左舷有5度的側傾、以及在艦艉增加了3英尺的吃水。轟炸計劃在下午晚些時候被風暴所打斷。[60]

7月21日上午,第五波轟炸開始攻擊。在08:52,首架陸軍轟炸機投下一枚1,000英磅(450公斤)炸彈,另外4架轟炸機隨後跟進並取得兩次命中。視察員在第五波攻擊後再次登上東菲士蘭號,並指出這次攻擊並沒有嚴重損害艦隻,而僅是在右舷開創了一個大洞,引起更多的水浸。至中午,艦艉和艦艏再分別下沉5英尺和1英尺。在12:19的下一波攻擊中,轟炸機裝備了2,000英磅(910公斤)的炸彈。共有6枚炸彈被投放,但沒有取得任何命中——儘管其中3枚非常接近艦體。12:30,東菲士蘭號的艦艉開始迅速下沉,而左舷側傾也大幅增加。至12:40,艦隻完全翻身沉沒。該系列試驗的成果得到廣泛宣傳,而米切爾亦因此成為了國家英雄及「航空先驅」。[60]

然而,美國海軍高層卻對米切爾的試驗處理方法極為不滿;交戰規則是由海軍制定,但2000英磅的大型炸彈並未受到海軍的約束。而米切爾的轟炸團隊也不允許海軍視察員在轟炸暫停時登艦檢查。由陸軍上將約翰·潘興簽署的海-陸軍聯合試驗報告在一個月後發表,文中指出「戰艦仍然是艦隊的支柱」。[61]米切爾則自行編寫了與此對立的試驗分析報告,然後透露給媒體。戰艦的沉沒引發美國公共領域的巨大爭議;米切爾的支持者誇大了試驗的意義,謊稱東菲士蘭號是一艘不會沉沒的「超級戰艦」,並且(導致)「老水手們失聲痛哭……」[61]。參議員威廉·博拉認為,這些試驗已表明戰艦是過時的。米切爾在新聞界得到了廣泛支持,然而其日益好鬥的戰術手段最終導致他以違令罪被送上軍事法庭,從而迫使他從軍隊退役。[62]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