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榮稷王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築
稷王廟占地廣闊,僅存正殿及戲台,廟內其他建築已毀於抗日戰爭時期。正殿位於院落中軸線北端,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正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六椽[1]。稷王廟正殿的屋頂為單檐廡殿頂,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座北宋廡殿頂建築,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建築等級最高的稷王廟建築[2]。前後廊及兩山面斗栱,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碩大,均為五鋪作雙下昂[3]、一跳偷心、二跳直昂。昂頭形制上直下卷。正殿內部沒有通長大梁承托,俗稱「無梁殿」。
該建築曾被推斷為金代建築,但學者發現其斗拱形制早於當地的金元建築。2011年山西萬榮稷王廟在進行修繕測繪中,工作人員在大殿前檐明間下平槫襻間枋外皮上發現了題記為"天聖元年"(1023年)的一處題名。這一紀年的發現,為這座建築提供了準確年代,確立了其北宋廡殿頂木構建築遺存的身份,稷王廟大殿年份由之前成為國保單位時公布的金國時期變為北宋,由此也成為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座北宋廡殿頂建築。[1]清同治四年(1865年),正殿門窗改建。
戲台曾於元代重建,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初三日動工,[4]至元二十五年完工[5]。民國十年(1921年)-民國十三年(1924年),因戲樓頹壞,村民將戲台移建,與午門相連[6]。1986年,村民在戲台北側進行擴建。2011年,拆除了戲台的添建部分。
Remove ads
保護
1965年5月24日,稷王廟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代,萬榮稷王廟由縣文物部門接管,設專人保護修繕。
2001年6月25日,萬榮稷王廟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5-224-3-030[7]。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