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
Remove ads

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英語:Shanghai Recreation Fund),亦稱萬國體育會International Recreation Club),由在上海的外國僑民於1860年代創建,旨在促進上海租界內外僑的體育與休閒活動,與上海跑馬總會關係密切。[1]該基金會是上海早期體育史上的重要機構,也是上海歷史上第一項文化基金。[2]

Thumb
由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資助建成的外灘公家花園(今黃浦公園)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公園(清末畫家吳友如繪)

歷史

1860年(咸豐十年),四位旅滬外國商人聯合發起公開募股,包括麟瑞洋行(Lindsay & Co.)大班安卓布英語Robert Antrobus怡和洋行大班惠托爾英語James Whittall瓊記洋行大班希爾德寶順洋行大班典題(Henry W. Dent)。他們成功籌集了138股,共計6900美元(合白銀5300餘兩),並以4421兩白銀購入了上海第二跑馬廳(新公園)內的34.5畝土地,主要用於建立以板球為主的西僑體育會。[1][2][3][4][5]

1862年(同治元年),大批民眾因太平軍進犯而湧入租界避難,地價隨之飆升,體育會決定以49000餘兩白銀出售該地產,獲得了可觀利潤。在收回原本投資後,盈餘被用於設立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1863年(同治二年),基金會以12500兩白銀購買了第三跑馬廳內的430畝土地,建立西僑公共體育場。同時,基金會還借款給外國社群成立上海總會板球總會、棒球總會、划船總會等組織。[1][3][4]除體育團體外,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還資助建立了公家花園[6]蘭心大戲院[7]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上海博物院[8]虹口公園等文化娛樂設施。[2][5]

1869年(同治八年),上海總會由於無法償還上海運動事業基金會的借款,將上海總會大樓出售給基金會。[9]1894年(光緒二年)後,基金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代管。由於經營不善等原因,1931年(民國二十年)工部局將基金管理權交回給基金董事會。[1][4]

1910年(宣統二年),基金會成為了江灣跑馬廳的最大股東。基金會對外稱「萬國體育會」,而江灣跑馬廳也被稱為「萬國體育場」。抗日戰爭期間,江灣跑馬廳被出售給日商上海恆產株式會社。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5月,基金會因無法償還債務,經股東大會決議,所有財產轉讓給上海跑馬總會。此後基金會名存實亡,而跑馬總會仍以萬國體育會的名義進行活動。[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