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涌鎮 (廣州市)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下辖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地理

據記載,東涌這一自然村落,約在12世紀的北宋末年形成。據傳,明代末期,在市橋東南浮露出「沙鼻沙」(因形似鼻子的沙洲命名)。清雍正時,人們在沙脊圍墾出吉祥圍(以祈願命名),吉祥圍的東面是一條深水槽,因方位命名為「東涌」。隨著圍內田向四周擴展,東涌也就成為溝通各圍田的紐帶,「東涌」逐漸演變成地片名稱。集市所在地則稱東涌街,民國期間到1952年東涌街一帶立為沙鼻鄉。1953年,分設東涌、石基、石排三條鄉。1958年先屬靈山公社,後屬魚窩頭公社,1961年7月設置東涌公社,1984年為東涌區,1987年改鎮。
現在的東涌鎮地處珠江三角洲腹部,位於廣州市南沙區的北部,番禺區的東南方,地處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樹木常青,地貌為典型的珠三角沖積平原,河網密布,有蕉門水道、餾崗水道、沙灣水道等。北連廣州新規劃都會區,南鄰港澳65海里,距南沙區府、蓮花山口岸分別是18公里和28公里。[1]
Remove ads
轄區範圍
東涌鎮原由番禺區管轄[2],2012年11月30日移交給南沙區,並在翌日零時起管轄[3][4]。
東涌鎮下轄以下地區:[5]
東涌社區、魚窩頭社區、石基村、大穩村、東涌村、南涌村、東導村、官坦村、石排村、慶盛村、三沙村、沙公堡村、天益村、魚窩頭村、東心村、萬洲村、長莫村、細瀝村、馬克村、小烏村、大簡村、太石村、大同村和西樵村。
(番禺區政府於2006年起撤銷魚窩頭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東涌鎮。調整後,東涌鎮管轄原轄區的石基、大穩、東涌、南涌、東導、官坦、石排、慶盛、三沙、沙公堡、和原魚窩頭鎮的魚窩頭的村民委員會和社區居民委員會。)
海陸交通
東涌鎮內有南沙大道、市南路、黃欖快線、南沙港快速路、廣珠東線高速公路、廣州南二環高速公路、廣州地鐵四號線及廣深港高速鐵路等,至廣州機場需時40分鐘,深圳機場30分鐘;此外,鎮內有蕉門水道,餾崗水道、沙灣水道環繞南北,是穗、港、澳交通樞紐,500噸級貨船均可不受潮汐限制通航。[1]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