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兩國集團

中美特殊地位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两国集团
Remove ads

兩國集團(英語:Group of Two,縮寫為G-2G2),又稱美中二極體制,是中國美國之間擬議的一個非正式特殊關係,由弗雷德·伯格斯滕英語C. Fred Bergsten最初提議,在歐巴馬政府上任後以此術語作為中美關係的中心,外交政策專家開始對此進行更廣泛的研究和認同。比較有名的倡導者有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等。支持者認為,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國和美國應儘快建立兩國集團來為現今問題找出解決辦法[1]

快速預覽 中國, 美國 ...

歷史

概念的提出

Thumb
中國海軍軍艦和遠方的美軍航母
Thumb
青島號驅逐艦訪問美國

兩國集團概念的是著名經濟學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於2005年首次提出的[2],2009年,他列出以下提出本概念的理由:

  • 危機發生前為期四年的蓬勃發展期,兩國的經濟增長相加幾乎占了全球的一半;
  • 它們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
  • 它們是最大的兩個貿易國;
  • 它們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排污國,而且美國的人均污染比中國更高;
  • 它們在全球貿易和金融失衡的兩端: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赤字和債務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順差國家和美元儲備最多的國家;
  • 它們代表全球兩大集團:美國代表高收入的已開發國家,中國代表新興市場及先進的開發中國家,目前兩者占全球產量的一半。[3]

戰略對話時期

2005年開始的中美戰略對話(英文名:U.S.-China Senior Dialogu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為加強兩國在經貿、反恐、朝核等重要領域的磋商、合作與協調而形成的一種機制。當時兩國的領導人分別為:美國總統布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胡錦濤

2005年8月1日,首次對話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與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主持。這是中美建交以來雙方首次舉行此類高層定期對話。

2005年至2008年,期間雙方進行了五次對話。[4]2009年後改由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代。

2009年開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英文名: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是由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胡錦濤和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4月1日在倫敦會晤時一致同意建立的,是為兩國間的定期高層對話機制,討論包括雙邊、地區和全球的安全與經濟議題。[5]

2013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第五輪對話上稱「中美經濟關係有點像夫妻」,中美關係「夫妻說」一度流行。[6][7]

  1. 首輪對話:2009年7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
  2. 第二輪對話:2010年5月在北京舉行。
  3. 第三輪對話:2011年5月在華盛頓舉行,期間還舉行了首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
  4. 第四輪對話:2012年5月舉行。
  5. 第五輪對話:2013年7月10日舉行。
  6. 第六輪對話:2014年7月9日舉行。
  7. 第七輪對話:2015年6月23日舉行。
  8. 第八輪對話:2016年6月6日舉行。

中美交惡後

歐巴馬政府後期美國主導的南海仲裁案,以及川普政府開啟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後,雙方官員在外交場合的攻伐劇烈化,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也使兩國關係快速惡化[8][9]。雙方交惡後,中方指責美方拉攏香港反對派和台獨人士交互運作,以解放軍台灣海峽中線以及台灣島以東海面的巡航活動常態化作為反擊;美方的主戰派觀點則始終認為習近平自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帶有戰略進攻含意。2020年後,中國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突發意外事件重創世界經濟,而中美兩方並未採取合作姿態,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國務卿龐培歐分別指責中國政府加劇「中國病毒」和「武漢冠狀病毒」在全球的擴散,中方的外交部發言人亦指責美國散佈病毒和對美方發動「戰狼外交」輿論戰回擊[10][11]。隨著「新冷戰」的出現,輿論普遍認為「兩國集團」概念在此一階段事實上已經不存[12]

國情比較

更多資訊 國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