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定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定市,簡稱保,古稱保州、清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重要城市。市境北臨北京市、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滄州市,南鄰石家莊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拒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東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市人民政府駐競秀區東風西路1號。
保定為清代直隸省省會及直隸總督駐地,在民國時代及共和國成立初期亦長期為河北省省會,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3],雄安新區即位於轄內。
Remove ads
歷史
石器時代保定市區、縣域內已有人類活動,文明繁盛。今市區的徐水南莊頭遺址是迄今為止在華北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距今約10500-9700年,填補了新石器時代文化代表性遺存與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的空白。市內還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曲陽縣釣魚臺遺址,夏商時期的唐縣北放水遺址、商周時期的滿城區要莊遺址等。
據《史記》《資治通鑑》記載,黃帝與各諸侯「合符釜山」,成為天下共主,即在今保定市徐水區釜山。順平、唐縣等地為堯帝故國,望都縣原名慶都縣,以堯母慶都部族於此得名。易縣一帶是夏商時期有易氏故地。
周代保定地區分屬燕、趙、中山國。戰國中期(約前311年)燕昭王於今保定市易縣東南建燕下都,是發現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前295年,燕昭王在今保定市蓮池區東五里建廣養城,城周五里。因河流交匯,水草豐美,被燕昭王選做牧戰馬之城,又稱為空城,是為保定市區最早的城池。
秦屬上谷郡,故又稱上谷。漢時起,保定處於冀州中山郡與幽州涿郡的交界地帶,因處中山之北而稱北平,北魏時期保定境內設北平郡。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保定市清苑區望亭鎮建樂鄉城,置樂鄉縣,屬信都國,保定始設縣;又有北新城縣,先屬涿郡,後改屬中山國;又有樊輿侯國,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樊輿侯劉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稱樂丘,東漢廢;西晉重置樊輿縣,屬高陽國;北魏新置清苑縣,與樂鄉縣同屬高陽郡;北齊清苑縣、北新城縣、樂鄉縣均廢入永寧縣,後改永寧縣為樂鄉縣;隋改樂鄉縣為清苑縣,屬河間郡;唐屬河北道莫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縣為保塞縣,置保塞軍。宋真宗趙恆曾在聖旨中說:「保州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之舊里也。」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易州滿城縣南境入保塞縣,並升保塞軍為保州。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贊、李繼宣先後知保州,築城關、葺營舍,疏浚一畝泉與雞距泉水匯合流入保州城關。
金天會七年(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節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復保塞縣為清苑縣。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廢。貞祐二年(1214年),保州移治滿城縣。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將張柔由滿城縣移駐保州城(今保定市蓮池區),令賈輔、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轄七州(含十二縣)、八縣,共二十縣。十七年(1280年)置官領保定織染局。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移駐保定。明朝初年,設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設保定巡撫。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書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後改稱金台書院。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書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東南角建清真寺。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真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蓮池書院(今古蓮花池)。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城內西南角建淮軍公所。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電報線路完工。光緒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會在址舫頭東建基督教堂。光緒十五年(1889年)架設保定至西安的電報線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盧漢鐵路盧保段,次年一月通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保定創辦電話。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盧漢鐵路保(定)正(定)段通車。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建慈禧行宮,慈禧挾光緒帝來保駐蹕三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保定育德中學。該校曾為河北省同盟會機關駐地。同年,以蓮池書院藏書樓為基礎,建直隸省圖書館[5]。
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為直隸省省會。1913年,廢保定府留清苑縣,省會遷至天津,清苑縣仍為范陽道治所。1914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1925年於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設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廢保定道。隨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廢除。1935年,河北省會由天津遷回清苑。1937年9月,清苑縣城被日軍占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建立保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6年6月,河北省會由北平市遷至清苑。1947年11月,河北省會又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解放軍進駐,建立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成立。
1949年10月1日設立地級保定市和保定專區。以原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為保定市區域,清苑縣政府遷至南大冉。1954年9月改稱河北省政府改稱河北省人民委員會。1958年4月28日,保定市降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保定遷至天津。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為地級市,由河北省直轄,設路東區、路西區、清苑區、滿城區、完縣區。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並路東、路西區為市區,清苑、滿城、完縣撤區設縣。1961年7月,設立新市區,1962年9月,設北市區和南市區。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天津遷回保定,保定再次成為河北省省會。1968年2月,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於石家莊成立,取代了河北省人民委員會。1968年8月,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為地級市,並改由省直轄,並將滿城縣劃歸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縣劃歸保定市。1994年12月,保定地區和地級保定市合併,組建新的地級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將保定定位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為此保定規劃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6]。
2015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北市區和南市區合併為蓮池區;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撤縣設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及周邊區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7]。
Remove ads
地理


保定位於中國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脈東麓。北鄰首都北京,南鄰石家莊市,西鄰山西省,東鄰廊坊市。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3°40'~116°20',北緯38°10'~40°00'之間。以平原為主。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氣溫12.0℃。
境內地形分為山區(含中山區、地山區和丘陵地區)、平原與窪淀區。山區約占總面積的49.68%,最高山為阜平縣歪頭山,海拔2286米,此為駝梁山,海拔2281米。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7%,窪淀區約占3.23%。
- 北嶽恆山:即常山、大茂山。位於淶源、阜平、唐縣三縣交界。主峰位於唐縣。其歷史可上溯到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舜曾經到恆山祭祀。漢文帝時,因避諱緣故,恆山曾改名為常山。清順治十七年,北嶽改祀山西渾源玄岳山,玄岳山更名恆山。恆山遂更名大茂山。今曲陽縣存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嶽廟。今河北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即位於大茂山地區。
- 狼牙山:位於易縣西部,又稱狼山,以其形如狼牙得名,是保定八景「狼峰競秀」之一,保定市競秀區也得名於此。因狼牙山五壯士而廣為人知,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白石山:淶源縣白石山鎮境內的一座山,為AAAAA級景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 釜山:位於徐水區,為黃帝與諸侯大會天下的地方,黃帝在此被推為盟主,即「合符釜山」。資治通鑑記載位於武遂,即今保定市徐水區遂城鎮一帶。

河流主要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經轄區東北部。境內大清河水系分為南北兩支,長10公里以上的山區河道有99條,河流成扇形分布於全市,除山區外,平原多位季節性河流。
西部山區礦產資源有銅、鐵、煤、鉛、鋅、鉬、鋁及石棉、雲母、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高嶺土等50餘種,東部平原、窪地有石油、天然氣、地熱等能源礦藏。2012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中國溫泉之城」的稱號。
保定毗鄰北京,自古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稱,與北京、天津在地理上構成等邊三角形,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在京津冀一體化規劃中,與北京市、天津市、廊坊市一同被列為核心功能區。
政治
|
|

- 市轄區:競秀區、蓮池區、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
- 縣級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國市、高碑店市
- 縣:淶水縣、阜平縣、定興縣、唐縣、高陽縣、容城縣、淶源縣、望都縣、安新縣、易縣、曲陽縣、蠡縣、順平縣、博野縣、雄縣
此外,保定市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國家級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電谷大王店產業園區(位於徐水區大王店鎮)、白溝新城(黨工委和管委會的駐地在高碑店市白溝鎮)。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設立國家級河北雄安新區,轄區包括保定市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及附近部分區域。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119.44萬人[17],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51萬人,增長5.71%。年平均增長率為0.56%。其中,男性人口為565.10萬人,占50.48%;女性人口為554.34萬人,占49.5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1.94。0-14歲人口為191.58萬人,占17.11%;15-64歲人口為837.06萬人,占74.78%;65歲及以上人口為90.8萬人,占8.11%。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行政區劃範圍常住人口為1143721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94382人相比,增加242835人,增長2.17%,年平均增長率為0.21%。保定市現有管轄範圍(以下均不含定州、雄安新區數據)為9242610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8946843人相比,增加295767人,增長3.31%,年平均增長率為0.33%。 [18] 其中,男性人口為4648184人,占50.29%; 女性人口為4594426人,占49.71%。總人口性別比為 101.17。0-14 歲人口為 1807357 人,占 19.55%;15-59 歲人口為 5607821 人,占 60.67%;60 歲及以 上人口為 1827432 人,占 19.77%,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為 1301425 人,占14.08%。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281340人,占 57.1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 3961270 人,占 42.86%。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83465 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 口為1228422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833907人; 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305994 人(以上各種受教育 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19]
依據 2021 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結果測算,2021 年全市常住人口(不含定州雄安)為 919.52 萬人,較上年末減少 4.87 萬人,占全省比重為 12.35%,位列石家莊市、邯鄲市之後,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男性 人口 455.47 萬人,女性人口 464.05 萬人,人口性別比為 98.15。 受出生率、自然增長率雙重下降等因素影響,人口總量略有下降。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45%,比上年提高 1.31 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但人口結構性矛盾凸顯,出生人口減少、人口老齡化程度 加深等問題需予關注。[20][21]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066,504人,占98.0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76,106人,占1.91%。其中,滿族人口為91,934人,占0.99%;回族人口為54,862人,占0.59%。
經濟
保定市在2004年中國大陸城市競爭力排名中排名第99名,工業已初具規模,主要產業有食品、紡織、捲菸、印刷、造紙、機械、汽車、化工等。其中樂凱集團是中國最大感光膠片、磁性材料生產商。天鵝集團是大型化纖生產企業。天威集團為大型變壓器製造廠商。「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建成的西郊「八大廠」至今仍是全市工業經濟骨幹,包括當時全國156個重點項目當中的膠片廠、化纖廠、造紙廠、熱電廠、蓄電池廠5個企業;694個限上項目中的變壓器廠、通用機械廠(鑄機廠)、棉紡廠3個企業;近年來,隨著企業不斷改革和發展,出現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寶碩集團、長城汽車集團、八達集團、凌雲工業集團、三利集團、啟發集團、安藥集團、康達集團、巨力集團、立中集團等一批新的骨幹企業,也有一些因京津冀協同發展而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務雄安新區的企業,如京投公司旗下、位於滿城區的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
保定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認定的「國家太陽能綜合利用科技示範市」[22],低碳發展融入城市建設和社會管理,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輸變電、電力儲能等領域形成集群發展優勢。目前相關企業已達到180餘家。作為「十城萬盞」LED照明試點城市。目前城市樓宇實施光熱工程,道路照明、交通信號、園林景區、公園綠地全面實現太陽能供電改造,年節電2100萬度,減排二氧化碳1.7萬噸[23]。位於高新區,結合五星級酒店與太陽能光伏發電於一體的電谷大廈,是保定作為「中國電谷」和新能源產業的標誌性建築。
縣域經濟有較快發展,如容城服裝業、高陽紡織業、安國中藥材加工業、蠡縣皮革加工業、白溝的箱包等區域特色經濟。
保定農業有耕地10.27萬公頃。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附近滿城區出產草莓,順平縣出產桃與蘋果等。並有被稱為「保定三寶」的三項著名特產鐵球、面醬、春不老。其餘特產特產還有槐茂醬菜、酸棗、核桃、白溝箱包、蠡縣皮革、望都辣椒,及驢肉火燒、骨渣丸子、牛肉罩餅等小吃。
交通

保定站始建於1899年,隨京廣鐵路的前身蘆保鐵路開通[24],現為北京局集團所轄一等站,和負責接發高鐵列車的保定東站一起作為保定市區的主要客運站。保定是「Y」字形鐵路樞紐,京廣鐵路斜貫市境、津保鐵路從徐水區徐水站出發向東連接天津西站。除此之外還有保滿地方鐵路通山區、朔黃鐵路通過保定南部、京原鐵路通過保定北部。市境內,京廣線上主要有涿州(涿州東)、高碑店(高碑店東)、徐水、定州(定州東)等站;津保線上設有徐水、白洋淀、白溝等站;京原線上主要設有野三坡、百里峽、白澗、淶源等站。
已經開通的京廣高速鐵路和津保城際鐵路,可實現到北京40分鐘和到天津50分鐘的公交化聯繫,進一步鞏固了區位地位優勢,使保定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港。
境內高速公路有 京港澳高速、滄榆高速公路(保滄、保阜)、
榮烏高速(津雄)、
京昆高速、北京大外環高速、
張石高速公路及
大廣高速。高速通車里程在河北各地級市中為最多。
保定市中心北距北京134.6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南距石家莊127公里,150公里範圍之內擁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石家莊正定機場四大航空港。市中心的城市候機樓設有通往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及正定機場的班車。
保定河流眾多,水路運輸興旺,城南府河可通航去往白洋淀、天津方向。1949年7月,府河河道疏浚,津保航道全線恢復通航,在保定劉守廟碼頭設立了府河航運管理站。後由於連年乾旱等原因,內河航運完全停止,1960年代碼頭廢棄。2013年11月市政府將府河航運管理站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點。[25]目前保定可通過公路及津保鐵路、朔黃鐵路連接天津港、黃驊港兩大出海口。
保定市公共運輸發達,是國家「公交都市」試點建設城市之一。保定市公共運輸總公司和河北保定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分別運營市區公交路線及市郊、縣域公交路線。經營市區公交客運線路66條,定製公交線路10條,客運量每天40餘萬人次。[26]運行長途客運線600餘條,日發班次4000餘個,日輸送旅客38萬人次。[27]設有雙源無軌電車線路40餘公里。
另外,保定境內有838和917快車兩條公交線路可直接進入北京市
規劃中的雄安軌道交通R1線西起自保定東站,預留與保定規劃的城市軌道交通銜接條件。R1線向東經過雄安新區起步區,並連接雄安站、大興機場,與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貫通運行。R1線同時設計了通往保定市徐水區、白溝鎮的支線。[28]
教育
根據河北統計年鑑2021年數據,保定市擁有高級中學99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區為77所),省級示範性高中35所,中等職業學校7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區為64所),初級中學39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區為319所),普通小學2137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區為1639所),特殊教育學校23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區為19所)。[29]

-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停辦、逐步整合到母體河北大學)
- 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 保定開放大學
- 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
- 冀中職業學院(定州)
- 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
- 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保定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保定新興工業技工學校
- 保定市女子職業中專學校
- 保定四中
- 保定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 保定虎振技工學校
- 保定信工中等專業學校
- 保定技師學院(保定工程技術學校)
- 保定畿輔職業高級中學
- 蓮池區第二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高中[30]
市轄區:
- 保定一中、保定一中實驗學校
- 保定二中
- 保定三中、保定三中實驗學校
- 保定七中
- 保定外國語中學(初中為保定第十七中學)
- 保定市田家炳中學
- 保定市愛和城高級中學
- 保定美術中學
- 保定市同濟中學
- 保定東方雙語學校
- 保定容大中學
- 保定英華高級中學
- 保定中恆高級中學(賀陽衡水一中高級中學)
- 河北滿城中學
- 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學(滿城區)
- 徐水區第一中學
- 徐水區綜合中學
- 徐水天源學校
- 徐水區鞏固莊中學
- 清苑區第一中學
- 清苑區清苑中學
- 保定市澤龍實驗中學 (澤龍高級中學)(清苑區)
- 保定明大高級中學(清苑區)
- 清苑區臧村中學
- 清苑區李莊中學
- 保定冀英中學
各縣、市:
- 河北省涿州中學
- 涿州市第二中學
- 涿州市衡卓精英高級中學
- 涿州市第三中學
- 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一分校
- 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四分校
- 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六分校
- 涿州市靜雅學校
- 定州中學
- 河北安國中學
- 安國第一中學
- 河北祁州中學
- 高碑店一中
- 高碑店三中
- 高碑店市新城紫泉中學
- 高碑店市崇德實驗中學
- 白溝新城第一中學
- 蠡縣第一中學
- 蠡縣第二中學
- 蠡縣南莊中學
- 蠡縣大百尺中學
- 蠡縣育才高級中學
- 阜平中學
- 曲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 曲陽縣永寧中學
- 曲陽縣第四高級中學
- 曲陽縣第五高級中學
- 保定萬衡高級中學(曲陽)
- 曲陽縣恆陽中學
- 河北祖沖之中學(淶水)
- 淶水實驗中學
- 淶水波峰中學
- 淶水北雄高級中學
- 淶源縣第一中學
- 淶源縣淶源中學
- 定興縣定興中學
- 定興實驗高級中學
- 定興縣定興三中
- 定興縣北河中學
- 唐縣啟明高級中學
- 唐縣第二中學
- 唐縣田家炳中學
- 河北省望都中學
- 望都縣固店中學
- 順平縣中學
- 順平縣博文高級中學
- 河北省博野中學
- 博野縣實驗中學
- 河北易縣中學
- 易縣第二中學
- 易縣第三中學
- 易縣易水高級中學
- 高陽縣高陽中學
- 高陽三利高級中學
- 保定市宏利佳高級中學
名勝古蹟


名人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