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共产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员会map
Remove ads

24.43378°N 98.58626°E / 24.43378; 98.58626

快速預覽 格言或口號, 現任委員 ...

中國共產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員會,簡稱中共德宏州委中共德宏自治州黨委,是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領導機關。

Remove ads

沿革

籌建

1950年4月21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師第121團和第122團一部奉命向德宏進軍。4月21日,第121團進駐潞西,5月6日進駐隴川,5月8日進駐瑞麗;第122團所屬部隊於5月6日進駐梁河,5月15日進駐盈江蓮山。至此,解放軍攻占德宏全境。隨後,中共保山地委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師黨委決定將德宏的6個設治區劃分為潞(西)瑞(麗)隴(川)和梁(河)盈(江)蓮(山)兩個片,以部隊為主組成片工委。1954年,工委撤銷[1]

中共潞瑞隴工委/芒市工委

1950年5月,中共潞瑞隴工委領導潞西、瑞麗和隴川縣的工作,由第41師第121團政委李其釗任書記,團長王振邦任副書記。1951年7月,中共潞瑞隴工委改建為中共畹瑞隴工委,由瑞麗公安團團長兼政委史昭清任書記。1952年10月,畹瑞隴工委恢復為中共潞瑞隴工委,由楊克敏任書記,李福成段華明任副書記[1]

中共梁盈蓮工委

1950年5月,中共梁盈蓮工委領導梁河盈江蓮山盞西地區的工作。1952年10月之前,由第122團團長朱英王守志,政委張琦和地方幹部袁用之先後擔任工委書記,康長征擔任副書記[1]

中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邊疆工作委員會

1953年7月,從保山專區劃出潞西、蓮山、盈江、隴川、瑞麗和梁河6縣及畹町鎮,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1954年12月,成立中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邊疆工作委員會,康長征擔任邊工委書記,隸屬中共保山地委。1956年4月,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改設自治州,原保山專區所屬4縣(保山、騰衝、龍陵、昌寧)合併至德宏州,保山專區建置撤銷。195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方委員會(簡稱中共德宏地委)。地委成立後,1956年12月14日至18日,在德宏州首府芒市組織中緬兩國邊民聯歡大會。1958年12月,改稱中共德宏州委。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保山專區成立軍事管治委員會。1969年1月28日,德宏州軍事管制委員會撤銷,所屬縣鎮合併為保山專區革命委員會[2]

中共德宏州委

1963年8月,經中共中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復設中共保山地委和中共德宏州工委,保山地委遷往保山。1963年12月,原保山專區所轄縣從德宏州劃出,復設保山專區。德宏州轄潞西瑞麗隴川盈江梁河縣畹町鎮,州府駐地芒市,中共德宏州工委隸屬於中共保山地委。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波及德宏。1968年11月30日,雲南省革委會決定撤銷德宏自治州建制,其所轄五縣一鎮併入保山專區。1971年11月26日,重新恢復建制,並建立中共德宏州工委和德宏州革委會。1973年10月,成立中國共產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員會,與保山完全脫鉤[3]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4月,中共中央逐級處理雲南省領導班子,並調段華明任中共德宏州委書記、州革委會主任,從事組織恢復工作。1984年8月18日至25日,中國共產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芒市召開,朗大忠(傣族)當選為州委書記。1989年12月,中共德宏州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朗大忠連任[3]

Remove ads

歷任領導

更多資訊 職位, 姓名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