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簡稱地震局科技與合作司,是中國地震局直接領導的內設職能司。該司負責承擔中國地震科技研究發展規劃指導及地震外交工作。該機構同時還是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司長 ...

歷史

1971年8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調整原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各地震研究部門,組建國家地震局,領導全國地震工作,開展地震觀測、預報和科學研究[3]。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辦發〔1994〕47號文件,設立「國家地震局國際合作司」和「國家地震局科技監測司」。由國際合作司負責管理中國地震系統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宜,並審批中國出境和境外來華地震研究合作項目[4]。另由科技監測司負責管理和指導地震系統科技體制改革,以及全國地震監測信息系統和地震預報管理等工作[4]

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決定將國家地震局改組為「中國地震局」,並決定將兩司合併為「中國地震局科技發展司」,另行加掛「國際合作司」牌子,由該司負責擬訂地震科技發展和決策、指導地震科技成果開發、承擔地震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事務[5]。原屬科技監測司的監測預報職能劃歸新設的監測預報司[5]。2003年,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批覆,中國地震局下設的「人事教育司」與「科技發展司(國際合作司)」兩個內設司局合併為「人事教育和科技司(國際合作司)」[6]。2010年,「人事教育和科技司」再次拆分為「人事教育司」和「科學技術司」,中國地震局國際合作司牌子掛在科學技術司下[7][8]

Remove ads

職能

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包括15項職能,主要涵蓋地震科技發展規劃與創新、組織地震基礎科學研究、地震外事等方面[9]。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司(國際合作司)的具體職能如下,

業務

在科技發展方面,據該司介紹稱,地震系統當前已有至少30項專利[10],並獲得國家科技獎勵近60次[11]。該司還同時負責開展了地震科技星火計劃,承接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計劃[12]。2017年,中國地震局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達人民幣9.67億元[13]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地震局與全球77個國家、13個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係,並與其中40餘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地震合作協議[14]。同時,中國地震局國際合作司還為印度尼西亞寮國巴基斯坦等國援建了40個地震台站[1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