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相關爭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相關爭議列舉了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簡稱「總台春晚」)有關的爭議及批評。
![]() |
總台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為慶祝春節而於每年農曆除夕晚間舉辦的電視綜合晚會。該晚會於1983年首次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在全球海外華人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春晚整體相關爭議
央視春晚的節目主題過於偏重中國北方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基本上忽視了中國南方地區的觀眾。這種偏頗造成中國南方地區的群眾對春晚的關注度極低,據2009年的調查統計顯示,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在南方各省區市的收視率都遭遇滑鐵盧,例如在海南省的收視率僅為1.3%[1]。
王剛[2]、陳佩斯[3]等參加過春晚的演員稱春晚有掌托兒。有記者反映自2009年起掌托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現場播放的鼓掌音效,但有網友在2018年春晚現場拍到了掌托[4],主持人每讀一個名字,掌托便傾盡全力指揮前排觀眾鼓掌,從而引導其他觀眾來達到熱烈鼓掌的效果[5]。
人民網早期曾曝光,電視台錄節目都有「導演」引導觀眾鼓掌,「這是行規」[6]。《南方都市報》曾刊文《「春晚民意」是如何構建出來的》,寫到「春晚的現場觀眾里有很多群眾演員,根據節目的需要鼓掌或叫喊」。[7]
演員王剛在央視任職期間因為不服製作節目時常被外界勢力干擾,故意搞砸節目使其過不了審,但反而會招致安排「掌托」,成為其辭職央視原因之一,且此後多次拒絕出席春晚:「掌托不時發出的掌聲往往會把台上的演員搞得摸不著頭腦,讓他們把握不了節奏」。[8]
每屆央視春晚都會在直播前幾天錄製「備播帶」,以供當直播當晚出現事故時備用[9],中秋晚會同樣是該模式。
2010年央視春晚的直播與後來的重播畫面不同,央視承認重播是預先錄製的。這引發陰謀論,影射劉謙在春晚的魔術表演是經過媒體後期剪輯的。
央視外語頻道在2014年前並非並機直播春晚,而是播出預錄的備播帶。自2014年開始,外語頻道不再播出春晚,但有時也插播部分片段或以小窗口(非同期聲)方式播出。
2017年央視春晚更是在節目結束後10多天將四個分會場的備播帶重新製作成各45分鐘的獨立節目播出,而當屆春晚的上海分會場的合作單位——東方衛視更是直接使用了央視的備播帶作為元宵節特別節目的部分內容,或是提前在春晚上海分會場(與直播現場是同一場地)預錄的根本沒有在彩排中出現的節目。
中國中央電視台於1992年春晚起便開始評選觀眾最喜愛的春晚節目,一直到2000年都是在頒獎晚會上舉行。2001年頒獎晚會與元宵晚會合併,即中國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暨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頒獎晚會,於元宵節之夜錄播。在晚會上,通過《中國電視報》等媒體評選出的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節目」頒獎。
自2012年春晚開始,有二十年歷史的「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活動被取消,央視表示取消評選的原因是多年來評選結果與實際不符,並且對當年「回家過大年」的主題沒有意義。但不少公眾表達了對於評選活動的留戀,認為簡單取消並非上策,而且給出的理由也並不充分。[10]而早在2002年,有網友就對此活動表示質疑,稱評選活動本身存在著許多漏洞,並表示「這是一次愚民的暗箱操作遊戲」[11]。
有輿論認為,實際上2012年開始取消該活動的原因,是為了更加切合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要求,便於香港觀眾同步收看央視元宵晚會。但實際上,雖然該活動已經取消,但是之後的央視元宵晚會仍然存在廠商冠名、掛角廣告、置入性行銷等問題,導致港澳版的央視綜合頻道實際上長期以來並沒有同步播放央視元宵晚會,故此理由並不成立。[來源請求]
Remove ads
由於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特殊喉舌地位及宣傳作用,使春晚一直都有一定的政治色彩[12]。不過早年春晚的政治色彩並不濃郁,除了極為個別的歌舞、小品等,絕大多數的春晚節目還是堅持藝術性優先的原則。
近年來,春晚的政治色彩日漸濃郁[13],並於2016年春晚正式定型[14],此後的春晚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微調[15]。春晚承載了更多的國家敘事和政治宣傳[16][17],充斥著大量歌功頌德的內容[18],日趨「主旋律化」[19][20][21][22]。這使部分網民從往年吐槽春晚充滿政治色彩[23],發展到罷看春晚[24][25][26][27][28]。部分網友諷刺春晚為「新聞聯播加長版」等[29]。
“ | 前朝歌手、革命老歌、套路化敘事相繼出現,所有的串場詞、歌詞都以直白、單調、自我循環的形式吟唱中國,配合以極盡所能、層層加碼的土味賽伯格美學渲染春晚這道曾經的年夜大餐,如今已成了名副其實的雞肋,但我們卻能從這根根分明的肋骨上,看到文化觀念層層剝蝕的變遷,以及用五個小時的歌舞昇平化解激化的社會矛盾的捉襟見肘與力不從心。[30] | ” |
Remove ads
很多進入春晚的節目在入選及排練的過程中都要接受反覆的政治審查,負責審查的人員在春晚的節目面前持有「生殺大權」,在宣布撤銷節目時往往沒有明確的理由,其他人員只能服從其決定[32],一些符合官方的政治理念的節目也因此得以通過並被安排成重頭戲[33]。1989年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參與了春晚的審查,到1992年時節目往往要經過五次審核才能最終進入春晚。[34]趙本山在2012年公開批評了參與審核的人員,指責他們「觀眾都笑翻了,就他們的臉是青的」[35][30]。
受到2016年央視春晚爭議事件[14][29]的影響[20][36][37][38],從2017年央視春晚開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網際網路言論的審查力度加大。本屆春晚播出期間及播出後,春晚的網上負面討論被嚴格限制,微博上關於春晚的負面信息被大量刪除,微信朋友圈屏蔽與春晚有關的負面言論[39]。而每年春晚都要揭露假唱節目的中國音樂人梁歡,在指出春晚開場假唱以及宣布要揭露真唱名單後不久,相關微博內容即被刪除,其微博帳號亦被暫時封禁。與此同時,另一位微博知名音樂博主「耳帝」在揭露了幾個假唱節目後,相關微博內容亦被刪除。隨後,微博知名音樂博主「燈燈HOHO」爆出了一張微博官方工作群的截圖,根據截圖內容顯示,微博官方已於除夕當晚派人專門負責梁歡和耳帝,要求二人不能在自己的微博上討論晚會話題,否則可能會被銷號,而此微博亦於不久後被刪除[40]。此後,「假唱」二字成為微博敏感詞。另外,中國知識問答網站知乎也暫時屏蔽了「春晚」的關鍵字搜索[39]。
2018年央視春晚期間仍然繼續限制網絡言論,並加大審查力度。在本屆春晚開播前,新浪微博已經將「春晚 吐槽」、「春晚 假唱」、「春晚 垃圾」、「春晚 爛」等列入敏感詞列表以禁止用戶搜索和發表[41][42]。而在專門搜集遭屏蔽和刪除的微博的網站自由微博,「春晚」登上了熱搜首位。而在審查工作啟動前,央視春晚導演楊東升表示「接受觀眾的善意吐槽」[43]。
2021年總台牛年春晚期間及結束後,國家有關部門嚴厲控制網際網路言論,以至於在中國各大主流社交媒體都無法發表對春晚的任何負面評論[44][45]。在新浪微博上,「春晚無聊」、「春晚垃圾」、「春晚爛」等詞彙被列入敏感詞彙列表,無法搜索到相關微博[46];在抖音上則無法搜索到任何與「春晚垃圾」有關的有效信息;微信群屏蔽「春晚+垃圾」文字組合;豆瓣屏蔽本屆春晚的打分和評論功能[47][48]。對此,部分網友將文字倒序排列發表,以表達對言論審查的抗議[49]。
在國家極力屏蔽壓制春晚負面信息的同時,官方喉舌媒體又在開足馬力對春晚進行正面宣傳,企圖「引導輿論」,平息輿情壓力。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連續五天對春晚進行吹捧式宣傳[50];《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高度評價春晚,並稱「總體美譽度達96.17%」[51][52]。然而,廣大網友並不買帳,紛紛在相關新聞下方發表負面評論[53][51][21],並發表評論文章對春晚所暴露出的種種社會問題給予揭露和批判[54][55],即使隨後相關文章在中國大陸的相關網絡平台(如微信公眾平台)上被刪除[56][57]。
Remove ads
2012年前的一些春晚在節目中出現了過多的置入性行銷。像在某個節目中會出現一句與觀眾熟知的某品牌廣告語相似的台詞,或者在節目中的道具上出現某品牌的LOGO,或者以「剛剛收到某某單位或企業」的名義讀出廣告主的名稱。這些置入性行銷已經到達了令觀眾生厭的程度。2009年春晚更是在姜昆表演的相聲《我有點暈》中借「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後的對比」直接出現宣傳某搜尋引擎和某銀行信用卡便利性的台詞。2010年春晚則被指多處存在置入性行銷[58]。
在2012年春晚當中,在39個節目中,語言類節目只有7個,沒了趙本山的春晚更像是台「K歌演唱會」。「平平淡淡,沒有驚喜」,是許多觀眾對這台晚會的看法;但往年飽受詬病的「廣告植入」今年幾乎絕跡,沒有了長長的賀電,也沒有了圍坐檯下圓桌旁的重金廣告商,有人認為今年春晚是「最乾淨的一屆春晚」。[59]但實際上,在個別表演節目當中,卻間接「置入性行銷」。[60]
實際上,取消春晚植入春節祝福贊助廣告,還更因照顧香港地區,自從CCTV-1港澳版開播開始,春晚亦有同步直播,為確保香港地區安然無恙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並切合香港電視廣播規定需求,從2012年起,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徹底取消了春晚中間植入「XXX祝全國人民春節快樂」的春節祝福贊助廣告,連同「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活動一同取消(涉及酒類產品贊助商)[61][62],同時更便於在時間上的控制。
但是,自從2017年開始,春節聯歡晚會恢復置入性行銷,但由於此節目在央視以及全球華人心目中地位特殊,港澳版必須於除夕晚上八點整開始完整與內地版同步轉播到晚會結束,並且在春節期間多次重播,只不過春晚直播開始之前的商業廣告被取代。所以雖然現在央視綜合頻道是由不能播放商業廣告的香港電台轉播,也必須在除夕和春節期間完整直播和重播帶有置入性行銷的央視春晚,所以這使本節目成為香港電台這個公營媒體所有自製和轉播節目當中唯一一個帶有大量植入性商業廣告的節目。
據《三聯生活周刊》稱,2010年春晚廣告收入6.5億元,這相當於廣告收入排名第二的湖南衛視全年廣告額的三分之一。[63]
作品及內容相關爭議
在2007年春晚,馮鞏的《咱村裡的事》喝三大碗水被指有抄襲陳佩斯吃麵條的創意,潘長江的小品《將愛情進行到底》故事結構與小小說《網情》過於相似,黃宏的《考驗》裡彈未來岳父光頭的片段,被指抄襲了周星馳《整蠱專家》橋段。而3個涉嫌抄襲節目均得獎使得部分網友質疑評選的公正性。[65]
《超市面試》是中國大陸小品演員郭冬臨、魏積安、傅浚琪、何軍在中央電視台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作品。該作品播出之後,被指抄襲日本UNJASH小品《打工面試》。[66]該作品也曾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八屆小品大賽中由田昊和姜力琳表演過,名稱為《面試》[67],劇情略有不同。
繼2012年郭冬臨的小品《面試》之後,馮鞏出演的小品《小棉襖》又被指抄襲日本喜劇組合「UNJASH」的短劇《蕎麥麵店員和未婚夫》(日語:そば屋と婚約者),其中「賣衣服」、「娶女兒」及大致框架均來自該作品。為此,該劇主演兼編劇高曉攀表示不知情[68]。
另外,賈玲和瞿穎合作的小品《喜樂街》中「女神與女漢子」部分,也被指抄襲韓國SBS喜劇節目《尋笑人》的作品《極和極》,賈玲版將韓文台詞改編成中文,模仿了小品主題、演員動作以及背景音樂旋律[69]。
2014年馬年春晚上,前花兒樂隊主唱大張偉登台演唱歌曲《倍兒爽》,但是這首歌曲被部分網民認為涉嫌抄襲韓國歌手PSY的《江南Style》,舞步涉嫌抄襲PSY的另一首歌曲《Gentleman》。表演結束後,大張偉面對新聞傳媒時,稱「全世界的電音歌曲都是如此」,還稱歌曲「加入了二人轉等中國元素」,但此言被指為抄襲狡辯。也有部分網友肯定稱「不管抄襲與否,好聽才是硬道理,並預言這首歌一定會成為廣場舞的必選曲目」。韓國方面還未有律師函確認稱該作品抄襲,事件尚未有定論。[70]
2023年央視春晚的歌曲《花開種花家》和日本知名動漫遊戲《超異域公主連結!Re:Dive》中支線劇情「吸血鬼獵人with伊莉亞」的片尾曲《Peaceful*ちゃんぷるー》雷同;當年春晚另外一個歌曲《當神獸遇見神獸》也和日本音樂製作人Mitchie M使用初音未來製作的歌曲《Freely Tomorrow》雷同;另外《是媽媽是女兒》和韓國Stone Music Entertainment的歌曲《엄마가 딸에게》(Mother to daughter)雷同,引發抄襲質疑。[71][72][73]
有網友稱,每年春晚前的選拔節目《歡樂中國年——我要上春晚》,在2023-24年季度的片頭曲疑似和使用初音未來製作的歌曲《千本櫻》雷同。[74]
2014年馬年春晚的台側,小彩旗(原名魏彩綺,楊麗萍外甥女)以連續四個小時無休止地旋轉的方式來體現時間的流逝,展示四季輪轉,且導播沒有給她下場的鏡頭[75]。有部分網友認為該節目毫無意義,是對她的「摧殘」[75]。但是,也有很多偏積極的網友支持小彩旗的行為,在擔憂之餘也表現出對她的支持[76][77]。
歷屆春節聯歡晚會雖然都是實況直播(有延時,部分節目為錄影播出),但以前僅有1985年、1994年、1999年的大部分歌曲,以及1995年、1996年、2002年、2005年幾屆晚會的部分歌曲節目是現場真實演唱的,此外都是預先錄音現場對口型的假唱。在1996年或者1997年,剛剛在世界音樂獎上載譽而歸的香港歌手張學友獲邀出席春晚,但被其斷然拒絕,據說就是因為張學友拒絕以假唱的方法演唱,[78]2000年代開始後,其更多次被邀請參與晚會,但均被其拒絕。在2010年的節目開始前他更是被公開邀請,但卻以要陪家人為由拒絕[79],直至2012年12月12日傳出在央視春晚官方微博和中央電視台《新聞直播間》報導張學友亮相2013年春晚,但最終因節目未能尋找到一個達到心理預期的表演內容和形式而未能參與。據傳,張學友極有可能意外現身馮小剛執導的2014年春晚,並與常石磊混搭一起表演[來源請求],而實際並未出現。
就在2014屆春晚結束後,據龔琳娜通過新浪微博爆料,本屆春晚多位明星涉嫌假唱。網友「梁歡」更是扔出一個未經證實的「假唱」名單,直指以下明星涉嫌假唱:「《歡歌》組(開場不久後播出的民歌聯唱節目)、黃渤、大張偉、梁家輝、阿寶、王二妮、蘇菲·瑪索、庾澄慶、李敏鎬、楊坤、郭采潔、韓磊、姚貝娜、《難忘今宵》組(李谷一、楊洪基等)都涉嫌假唱。霍尊需聽回放確認。」[80]
劉德華為2015屆春晚創作宣傳曲《回家的路》,引發現場觀眾感動落淚;有網友指出他唱歌時有些發顫跑調,但反而能看出一定是真唱[81]。此屆春晚依然遭到網友假唱(對口型)質疑。節目第二天,知名音樂人梁歡在網站貼出真假唱名單。筷子兄弟、鳳凰傳奇、劉德華、莫文蔚、鄧紫棋、劉歡、雷佳、韓磊和阿魯阿卓列入真唱名單。而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陶喆、那英及李宇春等人則被列入假唱名單。對此總導演哈文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擔憂,反而對歌手的表演留有信心[82]。
2015年羊年春晚零點後的第一個節目《大地春暉》是56個民族創意服裝秀,觀眾看完後發現,55個少數民族都展示了自己的民族服裝,而代表漢族傳統服裝的卻是改良的旗袍。網民們在失望、憤怒之餘,紛紛要求央視為漢服事件道歉,相關話題被衝上微博熱搜[85]。有網友[86]表示:「《大地春暉》中沒有出現漢服,春晚該節目導演應當向漢服道歉。我們不是在煽動大漢族主義,以造成民族矛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嚴重的民族歧視——忽視了國家的主體民族。這是在中國存在了32年的春晚所進行的一項自掘墳墓的作死行為。」
在2014年馬年春晚進行到北京時間22:55前後,魔術師王亦豐(YiF)表演魔術《團圓飯》。但是,就在表演結束後的大概一分鐘左右,已經有不少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發布所謂「解密」信息。事後,王亦豐本人接受媒體採訪,稱因經驗不足,確實存在穿幫缺陷,他自己對這次表演也不滿意。對於網友們的解密,他表示稱「大多不正確,只是很可惜」[90]。
而在2015年羊年春晚當中,香港魔術師周家宏的《紙牌幻想》一經播出受到網友熱議。儘管該表演天衣無縫,但細心的網友仍對魔術進行解密[91]。網友表示該魔術漏洞百出,如立著的預言牌上寫著「整副牌有18張正面朝上」,實際上出現了19張牌,有網友發現「魔術師把一張正面的牌和一堆背面的牌拿走」。還有網友拿出了一年多前劉謙的魔術《連環語言》用作對比,指出節目存在雷同之處[92]。
央視春晚挑選節目歷來嚴苛,曾出現過臨時取消節目的情況。比如2015年春晚,受到年輕人關注的「小鮮肉」組合——鹿晗、吳亦凡、陳偉霆、寧澤濤、方力申表演的節目《致青春》,因鹿晗和吳亦凡的合約問題而無緣春晚。同樣,受不少男性觀眾期待的「女神」組合——馬蘇、王麗坤、佟麗婭、秦嵐、馮丹瀅表演的唯美水袖舞《國色天香》也被臨時取消,讓網友失望遺憾。[93]
2016年春晚節目組沒有向六小齡童發出邀請,六小齡童不能參加當年央視春晚。此前,六小齡童曾表示可以隨時參加當年的央視戲曲春節晚會(不是央視春晚)。不過,在1988年、1992年和2004年的春晚上,六小齡童均有參與演出。若等到下一個猴年(即2028年),他將接近70歲,或將很難再進行高難度的猴戲表演,故網友希望六小齡童能再上一次春晚[94]。而此前,六小齡童曾接連參與多地省級衛視春節晚會的錄影和表演,因此央視可能考慮觀眾有審美疲勞之嫌。
2019年1月9日,央視在官網發出一篇新聞,報道初音未來要上網絡春晚[95]:
“ | 同時,日本「虛擬歌手」初音未來也將登台助陣,獻出她的中國螢屏首秀。2007年初音未來憑藉一首魔性十足的《甩蔥歌》成功進入中國觀眾視野,而後憑藉其可愛的形象、多變的曲風和出色的音質,深受國內二次元迷們的追捧。在2019網絡春晚舞台上,她將為全國觀眾帶來融合未來科技感和中國風元素的曲目,帶領大家近距離感受AR科技的同時也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據悉「公主殿下」還會打破次元壁,不知道是以怎樣的形式,又會有怎樣的驚喜?[96] | ” |
但由於政審未獲通過,在消息中提到的「2019央視網絡春晚」當天,即2019年1月28日晚,初音未來並沒有出現在現場[97]。
往年春晚的雜技節目是春晚的亮點[98],為春晚的收視率做出重要貢獻,也多次被評為最受觀眾喜愛的春晚節目[99]。然而,在2021年除夕當天,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公布的正式節目單[21]當中沒有雜技節目,雖然實際上有雜技團參演[100][101],但僅僅作為歌舞和武術節目的配角,最後在電視上呈現的效果僅僅只是一瞬間[102][103][需要較佳來源]。這也是央視春晚自1983年開播以來首次撤銷雜技節目[100]。
在2021年總台春晚中,由賈玲主演,圍繞一份體檢報告真假的小品《一波三折》被指責為「傳播錯誤的醫學健康知識,並給醫患關係埋下定時炸彈」。這篇文章指出,「15分鐘的小品,硬是在其中植入了四個錯誤的健康知識,埋下一顆醫患關係的定時炸彈,簡直讓人目瞪口呆」。[57]
對此,有評論指出:「在實際工作中,任何醫生都不會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去做假報告。」小品卻為了給「特殊觀眾」營造其樂融融的氛圍,極盡諂媚之能事,不惜令醫生違背職業道德,不惜打破脆弱的醫患信任,不惜把一切職業都拉進「撒善意的謊言」的圈套中。[54]
在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少兒歌舞《旺旺年》節目中,出現了貴賓犬在成人演員的控制下表演倒立、跳繩、直立等擬人化的雜耍表演。此表演播出後,有動物保護組織在新浪微博上表達譴責與抗議[104],表示「狗年勿做虐狗的幫凶[105][需要較佳來源]」,並抵制央視春晚。
而在這次春晚播出前不久,央視新聞還多次呼籲「拒絕動物表演」,並發文稱「人類的快樂,不應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請別拿它們取樂,每個生命都會疼!拒絕動物表演!」但春晚上仍然出現了動物表演,被批評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6]
2016屆春晚的吉祥物「康康」,因為立體圖是一隻全身有紅綠黃三色的小猴子,加上臉部下方有兩球不明物體,整體造型呈現怪異感,引發網友熱議[107]。有網友評論稱「紅綠燈成精」、「瞬間不想屬猴」等[108],還有網友給「康康」取了「猴賽雷」(粵語「好犀利」的諧音)的綽號[109],更有網友將其PS進行重新設計[107][108][110]。由於網友討論太過強烈,央視春晚官方微博於1月21日晚刪除了帶有立體效果圖的微博[111]。不過吉祥物頭型設計者韓美林表示:「我只設計了一個猴子頭的正面圖,別的我都沒有參與,3D設計方案從來沒有看到過[108]。」另外,韓美林也對關于吉祥物臉上的兩個球的問題作出解釋,稱「小猴子吃東西吃到很多的時候,腮幫子就會呈現出鼓鼓的樣子,而這兩個球就為了體現這種效果」。後來吉祥物「康康」在春晚直播的全程均未出現[112]。
而此前在2015年11月,央視春晚節目組從百餘件設計師提交的作品中選出四隻猴子,由觀眾投票選出本屆春晚吉祥物。不過在四隻猴子設計圖中,沒有出現韓美林的頭型設計圖[113]。
此外,在「康康」這一吉祥物推出後,一些出售絨毛玩具的小商家或批發市場業者,已經在櫃檯擺出了絨毛玩具、鑰匙圈、面具、抱枕、吊飾還有白短T恤及外套及周邊產品出售。不過央視官方表示,稱央視從未授權商家製作和銷售「康康」玩偶及紀念品,市面上出現的商品均為盜版,並指出此行為涉嫌違法[110]。
2023年12月6日,2024年總台春晚吉祥物「龍辰辰」公布後一段時間,網民開始質疑是否使用人工智慧或通過人工智慧參與作圖,還用建行發行的2024年龍年紀念金[註 1]進行斷章取義,即便回應[114]但爭議基本仍未平息[來源請求]
2016年春晚與支付寶合作推出「咻一咻」「集齊五張福卡,平分2.15億現金紅包」活動,觀眾熱情高漲,總參與次數達到了驚人的3245億次,但大多數人因為缺少「敬業福」而「五福不全」倍感失落,最後僅有約80萬人集齊(0.139%),被批「全民紅包耍猴遊戲」[115][116]。
在2017年央視春晚上表演快板的86歲老人朱光斗被央視春晚官方微博稱為「老紅軍」,引發輿論爭議。不少網友指出,中國工農紅軍已在1937年8月就分別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1932年出生的朱光斗時年6歲,故不可能是「紅軍」的一員,1946年他參軍時已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117]。央視隨後將爭議微博刪除,重發改稱為「老文藝戰士」,但相關爭議未就此停歇。英國廣播公司[118]、自由亞洲電台[119]等西方國家媒體引述網民批評稱央視「太不認真」、「故意造假」,以及春晚日益「意識形態化」,並批評中國有關部門大規模刪除屏蔽有關的質疑評論。朱光斗於1946年6月(時年14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派到中央機關當勤務兵,後於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20][121]
在2018年央視春晚中,宣傳蒙巴薩-奈洛比標準軌鐵路的小品《同喜同樂》中,婁乃鳴皮膚塗成黑色,墊上假屁股扮演「非洲媽媽」,大呼「我愛中國」,而真正的非洲人扮演猴子,被質疑「公然種族歧視」[43],引起輿論對種族主義的廣泛批評和指責,網絡平台屏蔽、刪除部分質疑此作的帖文評論[122][123]。《南華早報》認為,「塗黑臉扮黑人在西方很多國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本意是好的,可能表現方式有些問題」[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2018年2月22日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此事表示「中方一貫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同時表示「中非友誼歷經風雨、牢不可破;中非合作互利共贏,成果豐碩。中非關係怎麼樣,中非合作好不好,非洲國家和非洲人民心裡是有數的[125][126]」。
而在2021年總台春晚的歌舞類節目《節日》中,朱明瑛和舞蹈演員塗黑臉,穿著非洲民眾服飾扮演非洲人唱歌跳舞,再次引發種族歧視爭議[127]。對此,長期關注居住在中國的黑人的組織「中國黑人核心小組」在推特上對這段表演給予譴責和抗議;相關表演片段也在中國國內引發爭議,不少微博網友就批評「春晚導演團隊簡直愚蠢又惡毒」、「一次不行又來一次,這樣的節目能過審還放在開場真是無語」、「百分之百的種族歧視」[128][129]。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播出不合適歌詞
在2020年總台春晚上,成龍在大灣區分會場表演歌曲《大俠霍元甲》,而當中一句歌詞「問我國家哪像染病」,當時恰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該歌詞令部分觀眾感到諷刺[130]。
在2021年總台春晚上,台灣歌手周杰倫以「雲錄製」的形式演唱了歌曲《Mojito》,但由於他的穿搭、背景畫面都帶有夏日元素,也缺少新年常見的紅色元素,因此被網友調侃表演更似MV播放[131][132]。
在2021年總台春晚上,由李宇春演唱的《山水霓裳》,烘托著張梓琳、何穗、奚夢瑤和43位來自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表演系和廣告傳播系的學生款款走來,在五分鐘的時間變幻展示59套中國風華服,表達著豐富的春節文化內涵。此次,46位模特都是首次登上春晚。這也是央視春晚自開播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走秀類節目。
然而,本次春晚「時裝秀」卻受到時尚界及網友的吐槽與批評。引導全球時尚潮流的美國高級時裝雜誌《時尚芭莎》(英語:Harper’s BAZAAR)駐中國的一位時尚編輯在微博上寫道:「這本該是一個展示漢服的絕佳機會。這實在是太浪費」;另一位在時尚界有影響力的人士甚至將這場時裝秀比作「太空漫步」,因為展示的時裝與中國服飾的美相去甚遠[133]。而其他網友的主要批評聲音包括了:「服飾不中不洋,不能代表中國風」;「舞美又土又丑,缺乏時尚元素」;「融合了太多其他元素,最後的觀感就是不倫不類」;以及蓋婭傳說被指抄襲(借鑑)高緹耶2007宗教秀等。作為本次秀的服飾主角,蓋婭傳說的微博也已經淪陷[134][135],而且被爆出其可能存在傳銷部門[136]
2015年春晚小品表演當中,開心麻花團隊小品《投其所好》中出現「拒絕黃拒絕賭拒絕桌球」的台詞,涉嫌攻擊桌球運動員等問題,引發王皓等桌球名將的不滿。團隊成員沈騰隨即發微博致歉,表示是口誤所致[137]。
有網友對作品出頻頻出現的涉嫌貶低女性地位形象的用語表示不滿,如「女神和女漢子」、「大齡剩女」、二十塊娶走、「二手貨」、「女領導,主要工作就是睡覺」、女領導靠上級的「喜歡」而上位等[138][139]。但為春晚辯護的網友表示,諷刺是幽默的必備元素,而且這種手法在國外的脫口秀更為常見[140]。其後,1000多名女權主義者聯名寫信給廣電總局,強烈抵制此次春晚[141]。
2015屆春晚罕見地出現了三個反腐題材的作品《圈子》、《投其所好》和《這不是我的》,打破了反腐是春晚的敏感題材的束縛。被形容為「突破了過去30年的尺度」,官媒《人民日報》更是用頭版為其「點讚」。而《環球時報》認為,儘管反腐節目「儘管不如預期精彩,不夠可樂,但足夠真實;不夠尖銳,但已有銳度。最關鍵的是,它們確實接地氣,有生活氣息;確實形象生動,敢於諷刺不良現象,勇於刺貪刺腐[142]。」
在2018年春晚當中,由海峽兩岸演員合作的小品《回家》中,女主演方芳在表演中出現了一處影響故事情節的口誤,將原本台詞中的「我的媽媽雖然是台灣人,但是我的爸爸是安徽人」說成「我的媽媽雖然是安徽人,但是我的爸爸是……」,然後便發現這一失誤,並將後面的台詞改為「也是安徽人,在台灣生下了我這個好像是台灣的台灣人」。在第二天播出的重播版本中,央視將此節目的播出片段替換為彩排時預先錄製的備播帶。另外該小品也引發台灣輿論討論,有台灣媒體批評說該小品有「統戰的意味」。對此,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該小品是根據參演的兩位台灣演員的親身經歷來創作的。安峰山還指出「對於這種反映遊子思鄉情懷的文藝作品,如果把它解讀為『統戰』或者是歧視,只能說如果要帶著有色眼鏡,那看整個世界都是『綠油油』的[143]」。
2021年總台春晚的小品《每到佳節被逼婚》、《開往春天的幸福》與《一波三折》也在網絡上引起了廣大網民一系列的批評與指責。[55][57][144][54]
在2023總台春晚小品《對視50秒》中,出現電腦配置相關話題:「你喜歡的那台電腦是第12代酷睿i9處理器,DDR5內存有64GB,4090 Ti的顯卡,固態2個T,可以一邊打遊戲一邊做PPT……」。但當時RTX 4090 Ti並未發布。[145]
人物相關爭議
旅美學者吳祚來撰文批判趙本山小品《捐助》,批其廣告太多和不尊重婦女:「以趙本山為核心的文化集團在演藝界已是一座不可小覷的山頭,這座山之高,直接連結著央視春晚巔峰時刻,它們之間儼然已是利益共同體,央視可以通過趙本山小品獲取收視率和廣告收益,而趙本山也可通過春晚來推出他的新弟子,這些新弟子作為本山文化集團一員(對趙本山行過跪拜大禮),在新的一年裡就可以在全國舞台與廣告上,攻城略地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來自民間的文化集團藉助央視的文化壟斷,實現了文化效益與經濟利益雙豐收,我們不僅需要警惕這樣的文化壟斷,更要有措施來限制這樣的利益集團對民間公共文化的侵蝕。」[146]之後亦導致趙本山被封殺而無緣上電視節目演出。[來源請求]
2003年,曾經7次參加執導春晚的央視導演趙安因受賄罪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10年有期徒刑。而趙安後來否認對他的指控,聲稱檢舉他的材料不實[147]。
2001年央視春晚總導演王冼平2013年在央視的某個節目中談到:曾在一台春晚上收到各路領導推薦歌手遞來的43張條子[148][149]。
據多家信息入口網站報道,2014年馬年央視春晚大部分出演的演員系總導演馮小剛所在的公司華誼兄弟旗下的明星。有專家學者質疑稱,本屆春晚成為華誼兄弟的「年終內部晚會」。譬如,王錚亮演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是不久前上映的馮小剛執導的《私人訂製》中的歌曲。再如,真正的根植於民間的春晚作品實在太少,這也令人覺得是春晚的「倒退」[150]。當年春晚結束後僅僅數小時,財經媒體「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發布《春晚被疑淪為華誼利益輸送大平台》的文章,指出馮小剛乘春晚東風藉機牟利[151]。
其他爭議及事件
2007年春晚的「黑色三分鐘」,即零點報時幾位主持人之間互相搶詞的事件,成為春晚歷史上著名的爭議事件。
當時在主持人張澤群背完對聯後,李詠以他平時擅長的主持風格接話:「我們即將送走丙戌迎來丁亥了啊,在新的一年裡呢,我們六位主持人也要祝現場的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寶寶的媽媽同志們……」未等李詠說完,朱軍突然高聲插話說:「親愛的朋友們,零點的鐘聲就要敲響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即將到來。」在朱軍說到「一個嶄新的春天」的時候,李詠還插了一句話。在周濤接著朱軍的「一個嶄新的春天即將到來」說出「我們分明已經感到春天的腳步在叩響我們每一顆心」之後,董卿的接話又出現了停頓。快1秒鐘後,她才說出「讓我們帶著和美與和順去迎接生活的希望與收穫」。劉芳菲說「隨著春天鐘聲的敲響,讓我們把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願……」之後居然沒有主持人接話,台上出現了尷尬的空白。差不多2秒鐘後,周濤說出了「播撒在祖國的大地上」。其後在說「花開中國年」時又和李詠說的「播撒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撞車了。但還沒有完,零點報時之後六人合說的八個字的主持詞再次出現混亂。朱軍說完「在這美好的時刻,讓我們共同祝願中華民族」後,有高喊「和順和美,國泰民安」的,也有高喊「和諧興旺,國泰民安」的,總之是含混不清。說完這最後一句話後,李詠率先轉身而去。[154]據傳事後朱軍和李詠曾在後台大打出手,但朱軍隨後在參加楊瀾節目時,又對此堅決予以否認[155]。
事後總導演金越披露導致「黑色三分鐘」的原因:臨時增加了對聯環節以致時間長度沒把握好大家有所慌亂,主持人如能嚴格執行指揮的話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但他背地裡也透露主持人(李詠、朱軍等)把自己當成明星,有不少自我發揮的成分。[156]
2016年央視春晚的彩排期間,1月26日晚,網上突然傳出消息稱:央視春晚技術部門在彩排過程中利用衛星傳輸節目信號但沒有加密,導致整個東半球所有通過衛星接收節目信號的用戶(個人和電視機構)都可以隨便看到春晚彩排的實時畫面,有不少網友將截圖和錄影發布在網際網路上。當日凌晨2時央視發聲明否認信號洩露。央視春晚微博發消息說,1月26日晚,網絡上出現「中央電視台2016年春晚彩排洩密」的消息及相關圖片視頻片段。經核查,中央電視台在涉及春晚信號的衛星傳輸過程中,採取了嚴格的加密措施,未出現信號洩露的情況。網絡上流傳的圖片和視頻片段為個別人員擅自拍攝,並通過網絡非法傳播。並要求各網絡平台及個人應立即停止傳播不實消息及相關圖片視頻的行為。該台將依法保留進一步採取法律措施的權利。[157]
注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