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江西省軍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江西省軍政府是武昌起義成功後、1911年10月23日於江西成立的革命軍政府,武裝力量是九江新軍、南昌新軍。
歷史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江西的九江新軍於10月23日響應起義,並宣布獨立。10月31日,南昌新軍起義,宣告獨立;11月1日,建立江西省軍政府。吳介璋被推舉為都督,後由彭程萬、馬毓寶接替。11月,三路、鄱陽、贛州以及萍鄉先後起義,成立都督府。民國元年(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江西省成為中華民國中的一省。李烈鈞任江西都督,裁九江軍政分府,由江西都督府掌管全省軍政大權。
國旗
辛亥革命時期,各省革命軍使用的旗幟並不一致。其中,廣東省與廣西、福建、雲南及貴州省沿襲同盟會傳統,使用青天白日旗。陳炯明在惠州舉兵時曾採用藍白井字旗,會師廣州後,未再使用。
然而與此同時,其他省份之革命軍所使用的旗幟不盡相同。湖北、湖南、江西省跟隨共進會使用鐵血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的中國同盟會則使用五色旗,以代表五族共和。
後來,中華民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在南京肇建,1月2日起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代行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職權。1月1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決議以五色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取紅、黃、藍、白、黑五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意;定鐵血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紅旗為海軍旗,請孫中山頒行全國[2]:16[3]:10。
Remove ads
外交關係
![]() | |||||||||||
---|---|---|---|---|---|---|---|---|---|---|---|
史前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于越 揚越 | |||||||||||
商周 | 艾國 䧹國 | ||||||||||
春秋 戰國 |
百越 楚國 吳國 | ||||||||||
秦 | 九江郡 廬江郡 | ||||||||||
漢 | 豫章郡 | ||||||||||
孫吳 | 豫章郡 廬陵郡 | ||||||||||
晉 | 江州 | ||||||||||
劉宋 | 江州 | ||||||||||
蕭齊 | 江州 | ||||||||||
蕭梁 | 江州 | ||||||||||
陳朝 | 江州 | ||||||||||
隋 | 豫章郡 九江郡 鄱陽郡 宜春郡 廬陵郡 臨川郡 南康郡 | ||||||||||
林楚 | |||||||||||
唐 | 江南西道 | ||||||||||
鎮南軍 | |||||||||||
楊吳 | |||||||||||
南唐 | |||||||||||
宋 | 江南西路 | ||||||||||
元 |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 ||||||||||
明 | 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
清 | 江西省 | ||||||||||
中華民國 | 江西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江西省 | ||||||||||
11月7日,為聯絡革命聲勢、統一鬥爭,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都督黎元洪致電贛省在內的獨立各省,徵詢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意見,9日,黎元洪再次通電贛省軍政府在內的各省都督府,請迅速派代表到武漢,商議組織臨時政府問題。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