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麗江古城
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麗江古城(或稱麗江古鎮),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獲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概要
麗江古鎮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現代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因為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但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歷史依據,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但並不是歷史上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1],根據乾隆年間《麗江府志略》記載,「麗江舊為土府無城」,雍正元年改土歸流後曾築土城[2]。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鎮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古鎮位於縣境的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
歷史
麗江古鎮始建於大理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當時麗江木氏先祖將統治中心由白沙遷至現獅子山。西元1253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1254年,蒙古設三賧管民官。1277年,改麗江路通安州。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改設麗江軍民府,賜阿甲阿得木姓,封世襲知府。
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鎮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鎮已有名。
麗江古鎮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箱」(大研即大硯,因古城周圍群山環繞,流水縈迴,外型有如一方大硯)。清朝時改稱「大研里」,在清咸豐年間(西元1860年左右),古城大部分建築都毀於兵燹戰禍。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3]
麗江古鎮,因為集中體現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大理、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86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Remove ads
世界遺產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麗江古城包括大研古鎮(含黑龍潭)、白沙民居建築群、束河民居建築群三部分[4][5]。
維護
2001年,麗江古城開始徵收維護費。2007年,麗江市出台《麗江市麗江古城維護費徵收辦法》,對進入古城參觀的遊客收取每人80元的維護費。2017年費用調整至每人50元。2025年7月,麗江市人民政府發布《麗江古城維護費徵收管理辦法》,明確古城維護費的適用範圍為麗江古城景區的核心區域,費用仍維持為50元人次,有效期延長至365天。遊客未按規定辦法繳納的由古城保護管理機構責令繳納。辦法還明確八類人員可免繳維護費,對於隨團遊客則由旅行社代為收取,即維護費包含在報團費用內[6][7]。
圖片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參考資料
- (美)約瑟夫·洛克(JosephF.Rock)著; 劉宗岳等譯.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 昆明: 雲南美術出版社. 1999: 155. ISBN 7-80586-514-0.
- 郭大烈,和志武著. 纳西族史.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 3–4. ISBN 7-5409-2230-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