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霞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即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崇禎十四年正月二七日),名弘祖[1],字振之,號霞客,直隸江陰縣人,祖籍江西南昌,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生平


徐弘祖是北宋末開封府尹徐錮之後,建炎四年(1130年)遷居浙江。[2]十三世的高祖父徐經是江陰巨富,「膏腴連延,貨泉流溢」,[3]弘治十二年因「會試舞弊案」,與唐寅一起涉案下獄。徐經作《賁感集》以自明,後抑鬱死。父親徐有勉有兄弟6人,母親王孺人性勤樸,「故好藝植,好紡織」,[4]生子三人,弘祚、弘祖(霞客)、弘禔(庶子)。至徐霞客時,徐家「田廬不及中人之產」,徐霞客分得家產有200多畝。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徐霞客娶江陰望族許學夷侄女為妻,生子徐屺;後與許學夷暢遊惠山,開啟旅遊之序幕。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元配許氏病故,隔年續娶羅濟之女為妻,生子徐峴。唯羅氏生性兇悍,夫妻感情不睦。霞客卻愛上前妻的婢女周氏。羅氏妒恨,乘霞客出遠門時,將周氏改嫁李家,「方孕而嫡嫁之」,生子李介立。[5]
徐霞客縱遊舉國南北,跋涉了許多人煙罕至的荒野地區,往往露宿荒野。足跡遍歷今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徐霞客尤其對石灰岩地貌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記錄,包括溶洞分布,石鐘乳、石筍、溶溝、石芽、石梁成因都有詳細的考釋,是舉世第一人。同時對長江源頭作了考察,糾正了古代文獻對岷山「導江」的錯誤論斷。
旅途中,徐霞客好識友,如雲南納西族土司木增、詩人唐泰。[6]黃道周、文震孟、錢謙益、項煜、陳仁錫等與徐霞客經常唱和。崇禎元年(1628年),徐霞客入閩游羅浮,即走訪黃道周、鄭鄤。陳函輝寫有《徐霞客墓誌銘》。

徐母生產的織造品是徐霞客早年的重要旅費來源。晚明官貪民困,盜賊蜂起,在長期的遊歷考察過程中,曾多次絕糧,多次遇盜。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在湘江遇盜,徐本人赤身跳水逃走,脫險後一無所有,只得向同鄉好友金祥甫借貸二十兩銀子才完成旅程。[7]崇禎十年四月十日,行至湖南未陽北新城附近時,「蔬米俱盡,而囊無一文」,以友人劉君所贈送的綢布一方,「就村婦易米四筒。」勉強度過難關。崇禎十年十月初十,中軍唐玉屏給了徐霞客一塊馬牌。徐霞客得以用馬牌支使村民為他和僕人抬轎趕路,人手不夠時,以「二婦人代輿」。甚至為兩隻雞失竊而扣人不放,被認為有擾民之嫌。[8]
崇禎十三年(1640年),徐霞客在雲南騰越(今騰衝)遊歷時得病,雙足不能行走,由當地知府用轎子送返江蘇江陰,不久去世。[9]
Remove ads
遊記
徐霞客生前託季夢良(字會明)整理自己的手稿,季夢良、王忠紉將遊記手稿編輯成書。清軍進攻江陰時,季夢良幫助守城,全家被殺,手稿大部分被焚於兵火。徐霞客私生子李寄收集殘存的抄本,編輯成《徐霞客遊記》,清初吳江人潘耒為《徐霞客遊記》作序。1980年褚紹唐、吳應壽又對此書進行整理、校點。其內容包括他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古蹟、風俗民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學和文學價值。
評價
清初錢謙益在〈徐霞客傳〉將徐霞客與張騫、玄奘法師、耶律楚材並列。清朝文人潘耒評他「以性靈遊,以軀命遊,亙古以來,一人而已」。
參考書目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