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洲聯盟

跨國政治聯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联盟
Remove ads

非洲聯盟(法語:Union africaine,英語:African Union,阿拉伯語:الاتحاد الأفريقي,葡萄牙語:União Africana斯瓦希里語Umoja wa Afrika,西班牙語:Unión Africana)是一個由55個非洲國家組成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建立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前身是1963年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成立的「非洲統一組織」,之後於2002年7月9日在南非德爾班召開的會議上改組為現在的非洲聯盟。[6]

快速預覽 政治中心, 最大城市 ...

非洲聯盟委員會設在阿迪斯阿貝巴。非盟最大的城市是奈及利亞拉哥斯,而最大的城市群是埃及開羅。非洲聯盟擁有大約13億人口,面積大約3000萬平方公里,包括撒拉威尼羅河等世界地標。非盟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斯瓦希里語。在非洲聯盟內部,有一些官方機構,如和平與安全理事會英語Peace and Security Council泛非議會[7]

2023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20國集團會議上,非洲聯盟與歐盟一樣被接納為20國集團成員。[8]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紀念阿迪斯阿貝巴非洲團結大會召開50周年,2013年5月22日
Thumb
於2009年2月舉行的第12屆非盟高峰會議

非洲聯盟起源於1958年4月15日至22日在加納阿克拉舉行的第一屆非洲獨立國家大會。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設立非洲日紀念解放運動,該運動涉及非洲人民擺脫殖民統治的意願,以及隨後團結非洲的嘗試,包括1963年5月25日成立的非洲統一組織(非統組織)和1991年成立的非洲經濟共同體。批評者認為,非統組織在保護非洲公民權利和自由免受政府的侵害做得很少,將其稱為「獨裁者俱樂部」。[9][10]

在利比亞國家元首穆阿邁爾·卡扎菲的領導下,創建非盟的想法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1999年9月9日,非統組織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發表了《蘇爾特宣言》(以利比亞蘇爾特命名),呼籲建立非洲聯盟。在《宣言》之後,2000年在洛美舉行了高峰會議,通過了《非洲聯盟組織法英語Constitutive Act of the African Union》,2001年在路沙卡舉行了高峰會議,通過了非洲聯盟執行計劃。同期,還制定了建立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倡議。[11][12][13]

非洲聯盟於2002年7月9日在德爾班由第一任主席、前南非國家元首塔博·姆貝基在非洲聯盟大會第一屆會議上成立。大會第二屆會議於2003年在馬布多舉行,第三屆會議於2004年7月6日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14]

自2010年以來,非洲聯盟一直關注建立非洲聯合航天局[15][16][17]

2015年7月29日,巴拉克·歐巴馬是第一位在非洲聯盟發言的在任美國總統。在演講中,他鼓勵世界與非洲大陸投資、貿易以增強經濟聯繫,並讚揚教育、基礎設施和經濟方面取得的進展。然而,他也批評缺乏民主獨裁的領導人、對少數群體(包括LGBT、宗教和種族)的歧視以及貪腐。他建議加強民主化和自由貿易,以顯著提高非洲人的生活品質。[18][19]

Remove ads

目標

非洲聯盟的目標是:[20]

  1. 實現非洲國家和非洲民族更加團結、凝聚、團結。
  2. 捍衛成員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
  3. 加速非洲大陸政治和社會經濟一體化。
  4. 促進和捍衛非洲在非洲大陸及其人民關心的問題上的共同立場。
  5. 鼓勵國際合作,適當考慮《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
  6. 促進非洲大陸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7. 促進民主原則和制度、民眾參與和善政。
  8. 根據《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憲章》及其他相關人權文書,促進和保護人權和人民權利。
  9. 創造必要條件,使非洲大陸能夠在全球經濟和國際談判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0. 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層面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非洲經濟一體化。
  11. 促進人類活動各個領域的合作,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12. 協調和統一現有和未來區域經濟共同體之間的政策,以逐步實現聯盟的目標。
  13. 通過促進所有領域的研究,特別是科學和技術領域的研究,促進非洲大陸的發展。
  14. 與相關國際夥伴合作,消除可預防的疾病並促進非洲大陸的良好健康。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非洲聯盟分區英語Regions of the African Union
 北部非洲   南部非洲   東部非洲   西部非洲   中部非洲 

非洲聯盟成員國幾乎覆蓋了整個非洲大陸,除了西班牙控制的幾個領土(休達梅利利亞戈梅拉半島)。此外,歐洲國家在非洲的近海島嶼之間也有關係: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法國(馬約特島留尼旺島和印度洋分散群島);葡萄牙(亞速群島馬德拉群島薩維奇群島);以及英國(聖赫勒拿亞森欣崔斯坦達庫尼亞)。非洲聯盟的地理環境多種多樣,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拉威沙漠)、巨大的叢林和熱帶草原,以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

非洲聯盟總面積29922059平方公里,海岸線24165公里。非洲聯盟成員國絕大多數位於非洲大陸,而大陸以外唯一重要的領土是馬達加斯加島(世界上最大的微大陸和第四大島)和西奈半島(地理上屬於亞洲),占總面積的不到2%。

人口統計

人口

截至2017年,非洲聯盟的總人口估計超過12.5億,年增長率超過2.5%。

語言

Thumb
顯示非洲傳統語系的地圖(1996年)

非洲聯盟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斯瓦希里語和「任何其它非洲語言」。非洲聯盟的主要工作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在較小程度上使用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例如,《非洲聯盟組織法英語Constitutive Act of the African Union》以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編寫,而修訂《組織法」的議定書則以英語、法國和葡萄牙語編寫。截至2020年,非盟網站全部以英文提供,部分以法文提供,最低限度以阿拉伯文提供。葡萄牙語和斯瓦希里語版本於2019年4月添加為「即將推出」。[21][22][23]

根據《非洲聯盟組織法》:[24]

本聯盟及其所有機構的工作語言應儘可能為非洲語言、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

2003年通過了一項修正《組織法》的議定書,截至2020年4月,37個成員國中有30個國家批准了該議定書,這是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票所必需的。它將把上述措辭改為:[25]

1.本聯盟及其所有機構的正式語文為阿拉伯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斯瓦希里語和任何其他非洲語文。 2.執行理事會應確定使用正式語文作為工作語文的程序和實際方式。

非洲語言學院英語African Academy of Languages成立於2001年,由非盟主持,致力於促進非洲語言在非洲人民中的使用和傳承。2004年,莫三比克的若阿金·希薩諾用斯瓦希里語在大會上發言,但不得不自己翻譯。非盟宣布2006年為非洲語言年。2006年也是加納成立加納語言局英語Bureau of Ghana Languages(原名黃金海岸白話文學局)55周年。[26][27]

Remove ads

成員國

Thumb
非洲聯盟成員國(曾被暫停會籍的國家在圖中標為淺綠色)

所有非洲和非洲島嶼上的聯合國會員國都是非盟成員,得到部分承認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也是非盟成員。摩洛哥於1984年退出非洲統一組織,因為它不承認為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並聲稱對西撒拉威擁有主權,至2017年才重返非盟。2017年1月30日,非盟重新接納索馬利蘭為成員國,索馬利蘭曾於2005年申請加入非盟。[28][29]

正式成員國列表

非洲聯盟目前共有55個正式成員國[30][31],所有非洲國家都已經加入非盟。

Remove ads

會籍暫停

  •  蘇丹曾在2019年6月6日~9月6日因在該國群眾示威期間,軍隊對參與政變者的暴行而被暫停,2021年10月25日因另一場政變被再度暫停[37]

曾被暫停

  •  馬達加斯加曾在2001年12月~2003年7月10日期間被暫停會籍,此後於2009年3月20日因政治危機被再度暫停會籍,2014年1月27日恢復會籍。
  •  多哥曾在2005年2月25日由於總統任命違憲問題被暫停會籍,2005年5月4日隨著重新選舉總統而恢復。
  •  茅利塔尼亞曾在2005年8月4日~2007年3月間因軍事政變被暫停會籍,此後於2008年8月6日因另一場軍事政變被再度暫停會籍,隨後很快恢復。
  •  象牙海岸曾在2010~2011年象牙海岸內戰英語2010–2011 Ivorian crisis期間被短暫暫停,內戰結束後迅速恢復。
  •  幾內亞比索曾在2012年4月因軍事政變英語2012 Guinea-Bissau coup d'état被暫停會籍,2014年6月恢復會籍。
  •  中非曾在2013年2月因該國爆發內戰被暫停會籍[38],2016年4月恢復會籍。
  •  埃及曾在2013年7月因軍事政變被暫停會籍,2014年6月恢復會籍。
Remove ads

觀察員國

  •  海地 2012年2月2日於阿迪斯阿貝巴召開的第18次非盟峰會上,海地得到觀察員國資格,在那之後投交成為附屬成員國的申請(因海地人口黑人佔絕大多數)。[39]海地也曾尋求申請成為非盟正式成員,但2016年得知只有地理上位於非洲的國家才能正式加入非盟而作罷。[40]
  •  以色列 2021年7月21日,以色列作為觀察員國加入了非洲聯盟,這將有助於以色列和非盟國家在對抗新冠疫情和打擊恐怖主義方面進行更好的合作。[41]2023年2月,非盟宣布基於部分成員國就其地位不滿等因素,暫停以色列的觀察員資格。[42]
  • 此外還有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墨西哥 巴勒斯坦 塞爾維亞 土耳其 烏克蘭 阿聯[43]

高峰會議

Thumb
前非盟主席讓·平(左)
Thumb
非盟軍事部隊
Thumb
2009年,蘇丹總統巴希爾出席非盟高峰會議
更多資訊 屆, 主辦國家/城市 ...

*代表非常規性會議

非洲聯盟委員會

非洲聯盟委員會是非洲聯盟的權力執行機構。該組織由許多處理不同事務的委員組成。總部設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委員會主席

更多資訊 人物, 開始任期 ...
更多資訊 人物, 開始任期 ...

政治

非洲聯盟有一些官方機構:

非洲聯盟的最高立法機構,所在地位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米德蘭。議會由來自非盟所有55個國家的265名代表組成,旨在讓民眾和民間社會參與民主治理進程。

非洲聯盟大會英語Assembly of the African Union

非洲聯盟大會由非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組成,目前是非洲聯盟的最高管理機構。它正在逐步將部分決策權移交給泛非議會。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票數一致或達到三分之二即可通過決定。

非洲聯盟委員會由10名專員和輔助人員組成,總部設在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與歐洲理事會類似,它負責管理和協調非盟的活動和會議。

非洲聯盟法院英語Court of Justice of the African Union

《非洲聯盟組織法》規定設立一個法院,對非盟條約的爭端作出裁決。2003年通過了一項設立該法院的議定書,並於2009年生效。然而,它被一項設立非洲法院和人權議定書英語African Court of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所取代,該法院將納入已經成立的非洲人權與民族權利法院,並有兩個分庭:一個負責一般法律事務,一個負責人權條約的裁決。

非洲聯盟執行理事會英語Executive Council of the African Union

由成員國政府指定的部長組成。它決定外貿、社會保障、糧食、農業和通信等事項,對大會負責,並為大會討論和批准準備材料。

非洲聯盟常駐代表委員會英語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 Committee of the African Union

該委員會由成員國提名的常駐代表組成,為執行理事會的工作做準備,類似於歐盟常駐代表委員會英語Committee of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的作用。

非洲聯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英語Peace and Security Council

2001年路沙卡高峰會議提出,2004年根據非盟大會2002年7月通過的《組織法》議定書設立。該議定書將和平與安全理事會定義為一種集體安全和預警安排,以促進及時有效地應對非洲的衝突和危機局勢。議定書賦予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的其他職責包括預防、管理和解決衝突、衝突後建設和平以及制定共同防務政策。和平與安全理事會有十五名成員,由大會在區域基礎上選舉產生,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相似。

非洲聯盟經濟、社會和文化理事會英語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uncil

由專業和民間代表組成的諮詢機構,類似於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英語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條約

2018年,非洲聯盟通過了《自由行動議定書》。該議定書允許非洲聯盟成員國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44][45][46]

《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條約關於人員自由流動、居住權和設立權的議定書》第14條討論了工人的自由流動問題。

非洲聯盟還制定了非洲移民政策框架。[47]

人民流離失所也是非盟關注的一個領域,已有30多個國家批准了《康培拉公約》,這是世界上唯一一項關注境內流離失所者的大陸條約。[48]

從2016年開始,非洲聯盟推出了覆蓋整個大陸的護照。[49]

對外關係

非洲聯盟的各個成員國通過該機構協調外交政策,並在此基礎上處理自己國家的國際關係。非盟在國際組織中代表廣大非洲人民的利益;例如,它是聯合國大會的常駐觀察員。非洲聯盟和聯合國共同努力,解決共同關切的問題。非洲聯盟駐聯合國特派團渴望成為這兩個組織之間的橋梁。

非盟的成員與其它國際組織重疊,這些第三方組織和非盟將在公共問題上進行協調。非洲聯盟在美國歐盟設有特別外交代表處。

非洲-加勒比關係

許多加勒比海國家尋求深化與非洲大陸的關係。非洲聯盟將加勒比稱為該集團潛在的「第六區域」。一些加勒比國家加入了非洲機構,包括巴貝多巴哈馬蓋亞那,這些國家都成為了非洲進出口銀行的成員。此外,加勒比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簽署了合作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安地卡及巴布達也表示有興趣建立非洲和加勒比之間的直接交通聯繫。然而,這也帶來了一些移民方面的挑戰。[50][51][52][53][54][55][56][57][58][59][60]

中非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是非洲大陸的主要經濟夥伴之一。中非合作論壇是非洲國家與中國之間的主要多邊協調機制。自2012年加入中非合作論壇以來,非洲聯盟越來越多地發揮了協調作用,而中非合作理事會的每個非洲國家則代表本國。[來源請求]

非洲與歐盟關係

對於歐盟執委會來說,歐盟與非洲的關係是一個關鍵的優先事項。歐盟執委會和歐洲對外行動局的未來非洲-歐盟夥伴關係願景在「與非洲制定全面戰略」的聯合通訊中概述。它建議在以下方面進行合作:[61][62]

  • 綠色轉型與能源獲取
  • 數位化轉型
  • 可持續增長與就業[63]
  • 和平、安全與治理[64]

2020年12月2日,在衛生、數字、農業和可持續糧食系統、可持續能源以及交通和連通性領域成立了五個非洲-歐洲基金會戰略小組。這是與歐洲之友、莫·易卜拉欣基金會和IPEMED組成的財團共同完成的。[66]

關於加強治理、和平與安全,非洲聯盟和歐洲聯盟認識到,它們都是密切相關的。和平與安全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繁榮的重要因素。為了確保和平與安全,它制定了非洲和平融資機制。2021年,歐洲和平融資機製取代了這一機制。非盟和歐盟也在合作促進可持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和減緩氣候變化,非洲適應倡議也得到了歐盟的支持。[67][68][69]

非洲—印度關係

Thumb
2008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首屆印度-非洲論壇峰會英語India–Africa Forum Summit

印度-非洲論壇峰會英語India–Africa Forum Summit(IAFS)是非洲—印度關係英語Africa–India relations的官方平台,每三年舉行一次。它於2008年4月4日至4月8日在印度新德里首次舉行。2015年,第三屆印非論壇峰會在新德里舉行,51位非洲聯盟國家元首出席了峰會。2023年,非洲聯盟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主持下加入了G20。[70][71]

非洲—俄羅斯關係

2019年10月23日至24日,俄羅斯主辦了首屆非洲-俄羅斯國家元首峰會英語2019 Russia–Africa Summit,54個非洲國家代表出席了峰會。第二屆俄羅斯-非洲峰會英語2023 Russia–Africa Summit原定於2022年10月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但後來改至2023年7月26日至29日在聖彼得堡舉行。[72][73][74]

非洲—韓國關係

韓國與非洲國家的第一次峰會英語2024 South Korea–Africa Summit於2024年6月在首爾舉行。[75]

非洲—土耳其關係

自2008年1月非洲聯盟宣布土耳其為非洲大陸的戰略夥伴以來,土耳其與非洲的關係獲得了實質性的發展。自2008年以來,土耳其和非盟之間舉行了各種重大會議。第一次峰會是2008年8月在伊斯坦堡舉行的土耳其-非洲合作峰會。[76]

截至2020年,土耳其在非洲大陸的42個國家設有大使館,在26個國家設有商務顧問。

非洲—美國關係

Thumb
2022年12月15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非洲領導人峰會

2017年,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來自七個涉嫌與恐怖主義有聯繫的國家公民進入美國。其中三個是非盟成員國。在衣索比亞舉行的第28屆非洲聯盟高峰會議上,非洲領導人批評了這項禁令。[77]

非洲—巴勒斯坦關係

非洲聯盟定期邀請巴勒斯坦國總統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年度高峰會議上致開幕詞。根據《聯盟議事規則》第10條,在會議開幕式上,巴勒斯坦國總統有權親自致開幕詞。2023年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穆薩·法基對局勢表示「極度關切」,並呼籲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他表示,剝奪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權利,特別是剝奪巴勒斯坦國的獨立和主權是「以色列-巴勒斯坦持續緊張的主要原因」。[78]

經濟

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由55個非盟國家中的54個國家創建,貿易從2021年1月1日開始。非洲進出口銀行英語African Export–Import Bank為支持這一倡議,創建了泛非支付和結算系統英語Pan-Africa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79]

非盟未來的目標包括關稅同盟單一市場中央銀行和共同貨幣,從而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英語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80]

文化

徽章

Thumb
非洲聯盟徽章

非洲聯盟的徽章英語Emblem of the African Union由一條金色絲帶組成,上面有相互連接的紅色小環,棕櫚葉從這些小環上長出,環繞著一個外金色圓圈和一個內綠色圓圈,圓圈內是非洲的金色代表。紅色環環象徵著非洲的團結和為非洲解放而流下的鮮血;棕櫚葉,為了和平;黃金,代表非洲的財富和光明的未來;綠色,代表非洲的希望和願望。為了象徵非洲的團結,非洲的輪廓沒有內部邊界。[81]

2010年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非洲聯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高峰會議第14屆常會通過了新國旗。2007年1月29日和30日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第八屆非洲聯盟高峰會議期間,各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決定發起一場為聯盟挑選新國旗的競賽。他們為象徵非洲希望的旗幟指定了綠色背景,並指定了代表會員國的星星。

根據這一決定,非洲聯盟委員會(AUC)組織了一場為非洲聯盟挑選新國旗的比賽。AUC共收到了19個非洲國家公民和2個散居海外者提出的106份申請。隨後,非洲聯盟委員會設立了一個專家小組,根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主要指示,從五個非洲區域中選出專家,對這些提案進行審查。[82]

在大會第十三屆常會上,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審查了小組的報告,並從所有提案中選出一項。這面旗幟現在是非洲聯盟用具的一部分,取代了舊的旗幟。

非洲聯盟旗幟上有一條寬闊的綠色橫條、一條狹窄的金色帶、一條寬闊白色帶中央的非洲聯盟徽章、另一條狹窄金色帶和最後一條寬闊綠色帶。綠色和金色再次象徵著非洲的希望和願望,以及它的財富和光明的未來,白色代表了非洲對世界各地朋友的純潔渴望。這面旗幟創造了非洲的「國色」,金色和綠色(有時與白色一起)。這些顏色以某種方式出現在許多非洲國家的國旗上。綠色、金色和紅色共同構成了泛非顏色

非洲聯盟通過了國歌《讓我們共同團結,一起慶祝》。

當前問題

非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防治瘧疾愛滋病等衛生問題;政治問題,如對抗獨裁政權和調停武裝衝突;經濟問題,如提高數百萬貧困、未受過教育的非洲人的生活水平;生態問題,如應對饑荒土地荒漠化和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關於西撒拉威的法律問題。

健康

愛滋病在非洲

非盟一直積極應對非洲的愛滋病疫情。2001年,非盟成立了非洲愛滋病觀察組織,以協調和動員全大陸的應對措施。撒拉威以南非洲,特別是南部和東部非洲,是世界上受愛滋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而該地區的人口僅占全世界的6.2%,但它也是世界半數以上愛滋病毒感染率的地區。雖然愛滋病毒流行率的測量在方法上具有挑戰性,但南部非洲許多國家超過20%的性活躍人口可能被感染,南非波札那肯亞納米比亞辛巴威的預期壽命預計平均將下降6.5年。愛滋病疫情對非洲大陸的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整個非洲的經濟增長率降低了2-4%。[83]

2007年7月,非盟批准了兩項抗擊愛滋病疫情的新舉措,包括推動招募、培訓200萬社區衛生工作者並將愛滋病納入非洲大陸的醫療保健系統。[84]

2012年1月,非洲聯盟大會要求非洲聯盟委員會制定「一份共同責任路線圖,在傳統和新興合作夥伴的支持下,利用非洲的努力,為解決愛滋病依賴問題提供可行的衛生資金」。一旦制定,委員會提供了一組解決專案,將加強到2015年非洲愛滋病結核病瘧疾應對的共同責任和全球團結。該路線圖分為三大支柱:多元化融資、藥品可及性和加強衛生治理。

第一個支柱是多樣化融資,確保各國開始制定具有明確目標的針對具體國家的財務可持續性計劃,並確定和最大限度地增加資金來源多樣化的機會,以增加對愛滋病和其他疾病的國內資源分配。

第二個支柱是獲得負擔得起和有質量保證的藥品,試圖促進和便利對非洲領先的藥品中心製造商的投資,加快和加強藥品監管協調,並制定立法,幫助保護開發這些救命藥物的研究人員的知識。

第三個支柱是加強領導力和治理,試圖投資於支持人們和社區預防愛滋病毒的計劃,並確保動員各級領導來實施路線圖。有幾個組織將確保路線圖的順利實施,包括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和幾個聯合國夥伴。[85]

新冠肺炎大流行

根據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英語Africa 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數據,截至2021年2月,2019冠狀病毒病非洲疫情已導致360萬確診病例和8.9萬例相關死亡,只有25%的非洲國家有足夠的疫苗接種計劃。疫情也摧毀了包括非洲在內世界各地的經濟。[86]

腐敗

在2020年3月12日發表的一篇報道中,非盟工作人員指控委員會主席穆薩·法基·穆罕默德犯有腐敗和任人唯親罪,以及經營一個「黑幫企業」而不受懲罰。這些指控包含在洩露給南非郵報和衛報的一份文件中。[87]

軍事

根據《非洲聯盟組織法英語Constitutive Act of the African Union》第4(h)條的規定,非洲聯盟有權代表其成員國「在嚴重情況下,即戰爭罪種族滅絕罪危害人類罪」展開軍事干預。

多哥

多哥總統納辛貝·埃亞德馬於2005年2月5日去世,非盟領導人稱任命他的兒子福雷·納辛貝為總統是一場軍事政變。多哥憲法規定,如果總統去世,議會議長將接替總統。根據法律規定,議會議長必須在60天內舉行全國選舉,選出新總統。非盟的抗議迫使納辛貝舉行選舉。在選舉舞弊的嚴重指控下,他於2005年5月4日正式當選總統。[88]

茅利塔尼亞

2005年8月3日,茅利塔尼亞發生政變,導致非洲聯盟暫停該國的所有組織活動。控制茅利塔尼亞的軍事委員會承諾在兩年內舉行選舉。選舉於2007年初舉行,這是該國首次舉行被普遍認為達到可接受標準的選舉。選舉後,茅利塔尼亞恢復了非盟成員資格。然而,2008年8月6日,一場新的政變推翻了2007年當選的政府。非盟再次暫停茅利塔尼亞的成員資格。2009年,在軍政府同意反對派組織選舉後,暫停再次解除。[89][90]

馬利

Thumb
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活動區

2012年3月,馬利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伊斯蘭勢力的聯盟征服了北部,導致伊斯蘭主義者上台。政變導致數百名馬利士兵死亡,並失去了對部分地區的控制。在法國進行軍事干預後,馬利重新控制了該地區。為了重新安置地方當局,非盟幫助組建了看守政府,為其提供支持,並於2013年7月在馬利舉行了總統選舉。[91]

2013年,非洲聯盟舉行了一次高峰會議,決定非洲聯盟將擴大其在馬利的軍事存在。非盟決定這樣做是因為蓋達組織部隊和馬利軍隊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有幾個反叛組織正在爭奪馬利部分地區的控制權。這些反叛組織包括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MNLA)、阿扎瓦德國民解放陣線(FLNA)、甘達·科伊、甘達·伊佐、安薩爾丁和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AQIM)。非盟部隊的任務是在馬利執行反叛亂任務,並管理總統選舉,以確保權力儘可能平穩過渡。

2021年熱點

2020年12月的一場有爭議的選舉導致中非共和國內戰加劇,20萬人流離失所。聯合國維和人員,包括來自俄羅斯盧安達的士兵,將叛軍趕出了班基,但叛軍控制著該國其他大部分地區。非盟沒有向這些地區派遣維和人員,因為在如何處理局勢方面缺乏一致意見:查德剛果共和國支持叛軍,而盧安達安哥拉支持中非政府。

提格雷戰爭致使數百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據說厄利垂亞軍隊正在支持衣索比亞政府,並且與蘇丹發生了邊境衝突。蘇丹和衣索比亞之間的關係因衣索比亞復興大壩專案而進一步複雜化,該專案也直接影響到埃及。

政變

Thumb
2020年以來非洲成功政變地圖

政變帶一詞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的政變,包括2020年和2021年在馬利、2021年在幾內亞查德蘇丹、2022年1月和9月在布吉納法索發生的兩次政變,以及2023年在尼日加彭發生的政變。2021年,尼日蘇丹、2022年幾內亞比索甘比亞以及2023年蘇丹獅子山也發生了未遂政變。2023年尼日政變後,這些國家在非洲東西海岸之間形成了一條連續的鏈條。

區域衝突與維持和平

非盟的目標之一是「促進非洲大陸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其原則之一是「通過大會可能決定的適當手段和平解決聯盟成員國之間的衝突」。負責執行這些目標和原則的主要機構是和平與安全理事會。除其他事項外,和平與安全委員會有權授權和平支援任務,在違憲的政府更迭情況下實施制裁,並「採取其認為適當的舉措和行動」以應對潛在或實際的衝突。PSC本身就是一個決策機構,其決定對成員國具有約束力。

《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組織法議定書》第4條重申的《組織法》第4(h)條也承認,在發生戰爭罪、種族滅絕罪和危害人類罪的情況下,聯盟有權干預成員國。根據《組織法》第4條,任何干預成員國的決定都將由議會根據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的建議作出。

自2004年首次召開會議以來,和平與安全理事會一直積極應對達佛、葛摩、索馬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蒲隆地、象牙海岸和其他國家的危機。它通過了在索馬利亞和達佛建立非盟維和行動的決議,並對破壞和平與安全的人實施制裁(如對葛摩叛亂領導人的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安理會正在監督建立一支「待命部隊」,作為非洲的永久維和部隊。

非盟的創始條約還呼籲建立非洲和平與安全架構(APSA),包括在緊急情況下部署的非洲待命部隊(ASF)。這意味著,在種族滅絕或其他嚴重侵犯人權的情況下,只要得到非盟大會的批准,即使違背有關國家政府的意願,也可以啟動非洲豬瘟特派團。在過去的非盟維和任務中,這一概念尚未得到應用,必須從成員國調動部隊。非盟計劃最早在2015年之前將這一概念付諸實踐。[92]

蘇丹達佛

Thumb
南蘇丹獨立公投

為解決蘇丹達佛衝突,非盟向達佛部署了7000名維和人員,大多數人來自盧安達和奈及利亞。2005年在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一次捐助者會議幫助籌集了資金,以維持維和人員直至2006年,而2006年7月,非盟表示將在9月底任務到期時撤出。批評者表示,由於缺乏資金、人員和專業知識,這些部隊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對大片地區的監測使維持有效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2006年6月,美國國會為非盟部隊撥款1.73億美元。一些組織,如種族滅絕干預網絡英語Genocide Intervention Network,呼籲聯合國或北約進行干預,以增加或取代非盟維和人員。聯合國已考慮部署一支部隊,但至少要到2007年10月才可能進入蘇丹。資金不足、裝備不良的非盟特派團原定於2006年12月31日到期,但延長至2007年6月30日,並於2007年10月份與聯合國非洲聯盟駐達佛特派團合併。2009年7月,非洲聯盟停止了與國際刑事法院的合作,拒絕承認其對蘇丹領導人奧馬爾·巴希爾發出的國際逮捕令,奧馬爾·巴希爾於2008年涉嫌戰爭罪被起訴。[93][94][95]

索馬利亞

Thumb
2012年,肯亞士兵和索馬利亞基斯馬尤附近與索馬利亞政府結盟的民兵組織拉斯坎博尼旅的戰士

20世紀90年代初自2000年,索馬利亞沒有一個正常運作的中央政府。經過多年的和平談判,2006年簽署了一項旨在結束內戰的和平協議。然而,新政府立即受到進一步暴力威脅。2007年2月,非洲聯盟和歐洲聯盟共同建立了非洲聯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非索特派團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基金會,為索馬利亞一些最弱勢群體提供援助,維護該地區的和平。他們的任務從保護聯邦機構到促進人道主義救援行動。非盟與索馬利亞青年黨的伊斯蘭組織敵對。為了暫時支持索馬利亞政府,從2007年3月開始,非盟士兵開始抵達摩加迪休,非盟計劃組建一支8000人的維和部隊。厄利垂亞於2009年11月20日召回了駐非洲聯盟的大使,此前非洲聯盟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對厄利垂亞實施制裁,因為他們被指控支持索馬利亞青年黨試圖推翻索馬利亞過渡聯邦政府,這是國際公認的索馬利亞政府,在非洲聯盟中擁有索馬利亞的席位。2009年12月2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了聯合國安理會第1907號決議英語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907,對厄利垂亞實施武器禁運,禁止厄利垂亞領導人出境,凍結厄利垂亞官員的資產。厄利垂亞強烈批評該決議。2011年1月,厄利垂亞在阿迪斯阿貝巴重新設立了駐非盟特派團。[96][97][98]

2011年秋,非索特派團部隊與肯亞和衣索比亞部隊一起對青年黨發動了一系列進攻。在這些襲擊中,非索特派團部隊得以奪回包括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在內的關鍵城市。即使該地區在和平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非洲聯盟部隊仍然經常遭到襲擊。儘管非索特派團取得了實際性效果,但資金嚴重不足,許多部隊缺乏資源,人道主義救濟和軍隊經費被大幅削減。[99]

葛摩

2008年,非盟和葛摩軍隊成功入侵昂儒昂島,以阻止自稱總統的穆罕默德·巴卡爾英語Mohamed Bacar,巴卡爾2007年的連任被宣布為非法。在入侵之前,法國幫助運輸坦尚尼亞軍隊,但當一架法國警用直升機涉嫌試圖將巴卡爾入境法國流亡時,法國的立場受到質疑。先頭部隊於3月25日在昂儒昂灣登陸,並很快占領了機場,最終目的是找到巴卡爾並將其免職。同一天,機場、首都和第二城市被占領,總統府被遺棄。巴卡爾逃離並在法國尋求庇護。葛摩政府要求他返回,他的主要支持者在3月底被捕。巴卡爾的庇護申請於5月15日被拒絕,因為法國同意配合葛摩政府。在6月29日的選舉中,穆薩·托伊布英語Moussa Toybou贏得了總統職位。[100][101][102][103][104][105]

查哥斯群島爭端

印度洋查哥斯群島的主權歸屬在英國和模里西斯之間存在爭議。2019年2月,國際刑事法院發表意見,稱英國必須將查哥斯群島主權移交給模里西斯。2019年5月22日,聯合國大會辯論並通過了一項決議,申明查哥斯群島「是模里西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洲聯盟敦促英國遵守聯合國要求其從查哥斯群島撤軍的決議,但英國不承認模里西斯對查哥斯群島的主權。[106][107][108][109][11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