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龍巴士53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龍巴士53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元朗形點及荃灣(如心廣場),途經元朗大馬路、屏山、天水圍南、廈村、藍地、富泰邨、新墟、置樂花園、三聖邨、青山灣、掃管笏(香港黃金海岸)、屯門公路轉車站、青龍頭、深井、汀九、油柑頭、荃灣西約、柴灣角及荃灣市中心。
本線兩個方向的車站共148個[1],是九巴以至全港專營巴士路線中擁有最多分站的路線,也是唯一駛經青山公路屯門至荃灣各段的流水巴士路線,由於分站眾多,行車時間亦長達近100分鐘,加上青山公路沿途私人屋苑集中路窄車多令車程更難以掌握,但若以鐵路連接,兩邊總站只需11分鐘車程。
另外自2007年6月24日,68X線總站遷往洪水橋(洪元路)後,本路線曾是唯一一條仍以元朗(東)為總站的九巴路線,直至2017年5月28日,總站遷往元朗站。
Remove ads
歷史
- 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大幅度重組路線,50(原稱16,當時來往元朗至佐敦道碼頭)取消分段收費兼實施一人收費而投入服務。當時本線是來往屯門新市(即現時的屯門站附近)及元朗(東),以分流往來元朗至屯門的乘客。全程收費40¢。
- 1975年3月16日:延長至青山灣。全程收費50¢。
- 1977年8月16日:改經田廈路及屏廈路。
- 自從此路線在1977年加經屏廈路及田廈路後,初時因不設固定站位,加上司機與村民當時存有代溝,故在當年至1979年期間經常發生乘客襲擊車長事件。
- 1977年9月20日:早上七時至八時之間,兩名司機駕駛利蘭亞比安Victor VT17AL(L119/AD7032、L93/AD7006)在田廈路新生村(該路段當時不設固定站位)落客時均遭多名從道路兩旁閃出的大漢襲擊。事件引致此路線兩次短暫停駛,恢復服務後司機拒絕行經事發一段田廈路。[2]
- 1979年1月27日:下午一時37分,一輛往青山灣方向的巴士駛至屏廈路第一個巴士站,一名男乘客因不滿司機要求其在後門下車,雙方發生口角,至同路段第二站雙方再度口角,有人打傷司機頭部及左額,司機隨後到元朗警署報案。事件觸發全線司機拒絕駛入田廈路及屏廈路。報導指出當時已是第四次發生與乘客衝突引致此路線罷駛。[3]事件至同年4月1日才獲解決,惟施襲者一直未有被定罪。九巴則聘用多名村民駕駛此路線巴士,以求減少摩擦。
- 自從此路線在1977年加經屏廈路及田廈路後,初時因不設固定站位,加上司機與村民當時存有代溝,故在當年至1979年期間經常發生乘客襲擊車長事件。
- 1984年9月23日:50M線(來往元朗至葵芳站)永久停駛,本線延長至荃灣碼頭,與現時的行走路線大同小異。全程收費$2.4。
- 2000年3月19日:荃灣總站遷往荃灣(如心廣場)。
- 2002年8月17日:本線所有車隊改為全線空調巴士行駛。全程收費$8.8。
- 2008年6月8日:九巴加價,全程收費$9.3。
- 2011年5月15日:九巴加價,全程收費$9.7。
- 2012年12月23日至2014年12月29日:配合田廈路進行擴闊工程,介乎廈村與洪水橋田心路之間一段田廈路暫時改作南行單程行車,期間往元朗(東)方向駛經田廈路近田心分站之後改為右轉入洪水橋田心路,經洪天路後右轉屏廈路返回原有路線,並暫時取消新李屋村至沙洲里村分站,改停洪水橋(田心路)總站及石埗村分站[5][6][7][8]。
- 2013年1月27日:配合荃灣五區物業發展及荃灣運輸大樓永久封閉,總站由荃灣(如心廣場)遷往荃灣西鐵路站,以騰出車坑供原於荃灣運輸大樓作總站的新界專綫小巴路線遷入[9][10]。
- 2013年3月17日:九巴加價,全程收費$10.3。
- 2013年7月27日:來回程繞經屯門公路轉車站,並於該處增設分站,且提供與屯門來往市區的各條路線的轉乘優惠[11][12][13]。
- 2014年7月6日:九巴加價,全程收費$10.8。
- 2014年9月20日:往元朗(東)方向取消同樂街分站,改停谷亭街分站[14][15]。
- 2014年12月30日:因田廈路擴闊工程竣工,往元朗方向恢復原有行車路線及停靠車站[16]。
- 2015年3月21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17]
- 2015年5月16日:往荃灣西站方向加停麗城花園三期分站[18]
- 2017年5月28日:元朗區總站由元朗(東)遷往元朗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2017年7月15日:所有雙向分段收費改為只適用於八達通卡,乘客如欲享用雙向分段收費,必須在下車時再次拍卡;同時削減非繁忙時間大部分時段的班次至每35分鐘一班。
- 2017年7月30日:往元朗站方向增停青山公路「豪景花園商場」站。
- 2019年4月8日:荃灣總站遷回荃灣(如心廣場)。[19]
- 2019年12月22日:為配合元朗站物業發展工程,元朗總站臨時遷往形點,直至另行通知。[20][21]
- 2021年4月4日:九巴加價,全程收費11.4。
Remove ads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Remove ads
收費
全程:$11.8
- 元朗站開
- 有 ^ 之收費必須以八達通卡繳付,並須於下車前再次確認八達通卡方可享有此優惠。
- 荃灣(如心廣場)開
- 有 ^ 之收費必須以八達通卡繳付,並須於下車前再次確認八達通卡方可享有此優惠。
|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B1,或從B1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4.2車資折扣優惠。
Remove ads
使用車輛

本線長期以來受屏廈路屏山一段的狹窄路面影響,因此一直只能使用11.3米或以下的巴士行走。
初時用車主要以利蘭亞比安Victor VT23L型單層巴士行駛,並於1970至80年代中派出當時嶄新的「短牛」(30呎)丹拿F型支援。本線延長至荃灣碼頭後,本線的常用車演化順序為:丹拿F型、利蘭勝利二型、丹尼士祖比倫、利蘭奧林比安9.7米、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9.7米;直至本線全冷,才改用三菱扶桑MK117巴士。由於屏廈路路面限制,只能採用短於11.3米的巴士(即M、D、N、G、BL、DM、ADS、ATS、ASV、ATSE、E6M、AM、ASB、AAU及AAS,車長分別為9.7米、10.1米、9.7米、9.7米、9.5米、9.4米、9.9米、10.6米、10.6米、10.5米、11.3米、9.2米、10.6米及10.4米),而且踏入21世紀雙軸非空調巴士大量淘汰,加上空調化是大勢所趨,由2002年8月17日全冷至今,都是派三菱單層空調巴士行走,直至此車型全面退役。
九巴於2010年新購入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 10.4米低地台單層空調巴士(車隊編號AAU)於2011年5月7日於本路線首航,成為唯一一款可以在屏山段屏廈路行走的九巴低地台巴士車款,也是自2002年8月17日改為全空調服務而換入日本三菱巴士後,再次有英國製巴士於本路線行走,也令本路線首次出現低地台巴士車隊。直至2011年7月1日,2部荔枝角廠(L)廠的同款車隊(AAU11/PX841、AAU12/PX3045,其中後者在來港前於2010年11月2日至11月4日於英國伯明罕舉行的「歐洲巴士博覽2010」參展)正式上掛本路線,取代2部1995年三菱MK217J單層空調巴士(AM176/GJ2752、AM181/GJ3563),同年8月8日起再上掛一部元朗廠的同款巴士(AAU16/PY2123),8天後(8月16日起)餘下4部字軌(包括3個懸空字軌)上掛4部同款巴士(AAU17/PY3422、AAU18/PY3697、AAU19/PY7153、AAU20/PY7740),令本線全線再次以單一車款行走,由於AAU18本身配置手動減速器,該車於11天後(8月27日)調往51號線,改派另一部設有手動減速器的AAU22/PZ1073替代。
現時本線使用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 10.4米 雙門版(AAU)單層空調巴士。除單層巴士外,本線亦會使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10.5米和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1.3米雙層空調巴士。
Remove ads
行車路線

元朗形點開經: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屏廈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段、藍地段)、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嶺南段、井財街、青山公路(新墟段、青山灣段、掃管笏段、大欖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青龍頭段、深井段、汀九段、新汀九段、汀九段)、海安路、麗志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西樓角路及大河道。
荃灣(如心廣場)開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海興路、海安路、青山公路(汀九段、新汀九段、汀九段、深井段、青龍頭段)、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青山公路(大欖段、掃管笏段、青山灣段、新墟段、嶺南段)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藍地段、洪水橋段)、田廈路、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元朗段)及朗日路。
Remove ads
客量
53線班次疏落,走線迂迴,單程行車中途站逾70個,沿途更與其他公共運輸服務互相重疊。不過青山公路「下路」沿途一段優美的風景亦吸引部份巴士迷及情侶檔乘客享受「遊車河」的感覺,更因大部分都是熟客或「見車上車」,故此本線以流水客佔大多數。自本線提供到站時間預報後,乘搭本線的乘客毋須在巴士站等候一段長時間,本線沿線流水客開始增加,加上本線沿途也有一些獨市位(如廈村北部一帶只有本線來往對外、青龍頭一段唯一全日來往荃灣的路線),故仍有一定客量支持,在假日時甚至會出現滿座情況。
當年曾因客量低迷,運輸署及九巴於1988年建議取消此路線但不果[22]。2016年亦曾提出全日削減至每45分鐘一班,並抽調一輛用車至234B線,但遭到多個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反對,最終被迫擱置。另外,有區議員建議將234B線延長至屯門公路轉車站,並同時把此路線縮短至該處,藉此改善兩路線在深井至荃灣段互相重疊的情況,同時為深井居民提供更便宜來往屯門公路轉車站的服務。然而,運輸署卻指如延長234B線,便會出現加價的壓力,加上署方暫時不鼓勵提供雙向分段收費;縮短此路線更會分別影響36.4%往荃灣方向及44.5%往元朗方向的乘客,因此對有關建議有所保留。[23]
本線提供八達通雙向分段收費,而且本線沿線流水客甚多,本路線改派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後,更經常大部分乘客需要站立,在週末及假日時沿青山公路(屯門一帶)甚至會出現客滿的情況,後來九巴為了疏導乘客,週末及假日有時派出Enviro 500 MMC11.3米或Enviro 40010.5米來應付需求,後來本線更被推薦為巴士遊河首選。[2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