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龍巴士67M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龍巴士67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兆康苑)及葵芳站。
Remove ads
歷史
- 1983年5月16日:本線開辦,配合兆康苑落成。當時只在每日繁忙時間服務,途經大興邨及屯門工業區。
- 1983年11月6日:改經屯門至小欖的一段青山公路,並擴展為全日服務,不再經大興邨及屯門工業區,改經屯門新墟、三聖邨及小欖。
- 1984年9月23日:不經屯門至小欖的一段青山公路,配合開辦52M線(已於2004年2月8日停駛,由61M線取代)。
- 1985年1月13日:本線遷往兆康路近兆泰閣總站。
- 1988年9月25日:配合輕鐵專區法例實施,本線所有屯門區巴士站只准下車。
- 1991年1月3日:由於52M客量持續偏低,因此改為平日繁忙時間服務,本線在平日非繁忙時間及假日全日再次改經屯門至小欖的一段青山公路,結果受到猛烈批評,居民不斷要求本路線不再繞經青山公路。
- 1993年3月1日:52M改回全日服務,本路線亦改回全日行走全段屯門公路,亦因為這次改動,兆康苑開出的頭班車,無法準時到達葵芳地鐵站開出頭班車,因此荔枝角(L)廠加入派車行走本路線。
- 1993年6月1日:輕鐵專區法例取消,本線所有屯門區巴士站可以上下客。
- 1994年5月20日:改經青山公路-嶺南段,不經原有的青山公路。
- 1996年11月26日:本線以非空調巴士及空調巴士混合行走。
- 本線屬主要的地鐵接駁巴士,因此在通用儲值票推出後,有關路線的車隊安裝有關檢票機,以免除經常攜帶大量輔幣乘車,直至八達通出現後才取消通用儲值票的付款安排。
- 2003年8月16日:本線改以全空調行走。
- 2006年1月21日:不經井財街,改經景峰花園外的青山公路-新墟段,試行3個月。但3個月後,本線沒有改回原來的路線。
-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葵芳地鐵站更名為葵芳站。
- 2012年12月26日:本線往葵芳方向加停屯門公路轉乘站,同時加設與60X(往佐敦)、61X(往九龍城)、259D(往油塘)、260X(往紅磡)及263線(往沙田)的轉乘優惠。
- 2015年6月27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5]
Remove ads
服務時間及班次
Remove ads
收費
全程:$10.8
|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或58P線,次程可獲$4.2車資折扣優惠:
- 67M←→荃灣/葵青區路線
- 67M←→城門隧道路線
- 67M往葵芳 → 40X、43X/P、46X/P、47X、48X、49X、73X或278X/278P往沙田/大埔/北區
- 40X、43X/P、46X/P、47X、48X、49X、73X或278X/P往荃灣/葵青/美孚 → 67M往兆康
Remove ads
使用車輛
本線開辦初期,主要是採用利蘭勝利二型巴士行駛,之後數年改為主要以MCW行駛,亦有少數利蘭奧林比安巴士行駛本線。Neoplan Centroliner (AP) 在2001年初才引入。
2021年7月18日,適逢九龍巴士P960線開辦,本線於屯門一方總站的地理位置極之接近P960的兆康站總站;故此,同月九巴安排了全新上層設55座普通紅巴座椅的富豪B8L上牌本線及67X線,以方便車務調動。本安排已因應新一批富豪B8L 12.8米客車版抵港而取消。
一年後,即2022年7月17日,九龍巴士67A線開辦,九巴旋即將部分本線及鄰線67X的上層55座V6B調往67A線。但因67A線本身不設任何掛牌車,故此所有用車均由本線抽調。
2022年10月3日,九巴屯門車廠調派唯一一部配冷王Thermo King空調裝置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8米樣板車(E6X90 / WX7364)至本線行走,惟此安排只維持一星期就結束。
2022年11月23日,九巴荔枝角車廠調派一部富豪B9TL樣板車(AVBW15 / MG470)至本線行走。
現時本線使用18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及15輛富豪B8L(13輛12米V6B、2輛12.8米V6X)雙層空調巴士,均屬屯門車廠及荔枝角車廠。
Remove ads
行車路線

屯門(兆康苑)開經:兆康路、青麟路、藍地交匯處、青山公路(嶺南段、新墟段、青山灣段)、屯興路、屯門公路、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昌榮路迴旋處、葵涌道、葵富路、葵仁路及葵義路。
葵芳站開經:葵義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屯興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新墟段、嶺南段)、藍地交匯處、青麟路及兆康路。 具體停站請參考資訊框[4]
客量
在大欖隧道通車前,屯門市區居民除乘坐本線外,亦可乘坐68M及69M線前往荃灣或葵涌市區,結果使本線於1994到1996年間步入黑暗時期。
1998年大欖隧道通車後,68M及69M線不再途經屯門,因此大部分屯門市區居民改乘本線前往,客量開始有回升跡象;而本線亦吸納嶺南大學學生、疊茵庭、聚康山莊、倚嶺南庭和富泰邨居民使用,雖然港鐵西鐵綫已經通車,但乘搭西鐵綫(今屯馬綫)需要多重轉車,因此本線顯得直接方便,使用率依然有所增加。
此外,自兆康苑總站對面的欣田邨落成入伙和新墟現正興建新鴻基地産景秀里項目,本路線客量再度上升。本線是屯門區客量較高的巴士路線之一,客量僅次於同樣來往葵涌的58M線。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