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元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元化合物指包含兩種不同元素的化合物,如NaCl(氯化鈉)和NaF(氟化鈉)。一些二元化合物是分子的,例如, 四氯化碳(CCl4)。 更典型地,二元化合物是指延伸的固體。 著名例子是硫化鋅的兩種多晶型物[1]。

中文表達方法
一般地講,二元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兩個形式:
- 「某化某」——若化合物中元素的價態都為其最常見的價態,且該命名不會導致歧義。習慣上是呈負價的元素在命名時放在前面。如:
- 當化合物中的元素變價較多,或元素所呈價態不是主要價態時,以上命名會導致歧義。這時可以三種方法解決:
Remove ads
英語表達方法
- 非金屬 + 非金屬 + 「-ide」
- 在元素前加上適當的拉丁文前綴以表達化合物分子中一種元素原子的數量。這種方法通常不被用在離子化合物中(如下)。例如,K2O一般不稱Dipotassium monoxide,而簡單地稱爲Potassium oxide。而P4O6,卻稱tetraphosphorus hexoxide。一些以元音開頭的元素名(例如氧Oxygen),則需取消前綴的最後字母而使用元素名的首字母,如:mono- + Oxide = Monoxide、O4 = Tetroxide、O5 = Pentoxide,如此類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