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靈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靈塔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境內的一處古代佛塔,位於東錢湖東南二靈山上。二靈塔建於北宋政和年間,為浙江省範圍內罕見的北宋石塔,也是北宋石構建築的代表。1997年8月,二靈塔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形制
二靈塔位於東錢湖東南蛇形半島二靈山西北的山脊上,塔下湖邊有二靈寺,寺與塔構成「錢湖十景」中的「二靈夕照」。二靈塔為仿木樓閣式塔,由石塊堆疊而成。塔總高9.98米,內部中空無法攀登。塔由平台、基座、塔身、塔剎組成。平台長7.5米,寬6.5米,高0.45米,由條石砌成,左右有石凳,有兩級台階可上下。基座為須彌座,高1.78米,最寬處2.47米,北側有方門可進入。基座圭角四周刻對稱素線雲卷,束腰上刻蓮花,底層東壁有「政和□年」字樣。塔身高7.4米,共七層,層高從底部向上依次為1.22米、1.14米、1.1米、1.06米、1.00米、0.98米、0.9米。塔每層有腰檐,檐邊長2.35米,檐角略上翹,有雲紋裝飾,尖端有懸掛風鈴的圓孔。塔身每層四周刻有壼門浮雕,內有浮雕造像,其中坐佛共計39尊,金剛3尊。一層還刻有「福延聖壽」和「保國愛民」字樣。塔剎為方柱形,上小下大,造型較為簡單,下有石板砌成的平台座[2]。塔底曾被盜掘,根據被盜情況判斷,塔下並無地宮[3]。
Remove ads
傳說與沿革
相傳,二靈山曾有巨蟒乘霧出沒,傷害農人和船隻,後有高僧築寶塔鎮蛇,此塔即為二靈塔。根據《天童寺志》載,錢元瓘於後唐長興至後晉天福年間修建此塔。民國《東錢湖志》記載,北宋時,陳禾曾在此築庵讀書,建寺和塔,後雪竇山知和禪師在此居住,有二虎相伴,因而寺院稱為二靈寺,塔以寺名,禪師後葬於塔旁。而民國《鄞縣通志》載,塔由韶國師建於北宋初年。寺院曾有多位高僧停留,明代改為天童寺轄寺,後寺毀,當下寺院為後世興建,僅剩塔為北宋原物。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天童寺德介禪師主持重修二靈塔[4]。至20世紀80年代,二靈塔除西北二角塌落外,其餘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落架大修後,二靈塔恢復原貌[2]。
保護
二靈塔於1982年6月被列入鄞縣文物保護單位,縣政府曾於1986年對二靈塔實施落架大修。1997年8月,二靈塔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2013年3月,二靈塔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塔身及塔基,建設控制地帶確定為塔基向西21米,向北、東、南各20米[5]。
2013年10月,二靈塔附近發現一盜洞,為盜賊試圖偷竊地宮寶物所挖[3]。2014年,二靈塔附近由東錢湖區安裝24小時監控攝像頭以避免文物遭到破壞[6][7]。
圖片
-
二靈塔遠望
-
塔底佛龕
-
塔底武士像
-
可懸掛風鈴的檐角
-
塔基
-
塔內部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