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月起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月起義[4][5] (亞美尼亞語:Մայիսյան ապստամբություն,羅馬化:Mayisyan apstambutyun)是亞美尼亞布爾什維克於1920年5月10日在亞歷山德羅波爾(今天的久姆里) 發動的失敗的起義[6][7]。起義最終於5月14日被亞美尼亞政府鎮壓,其領導人被處決。雖然起義失敗,但在蘇俄的第11集團軍於11月入侵該國後,亞美尼亞被蘇維埃化。1920年,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占領了亞美尼亞的西半部。從1920 年到1980年代末的蘇聯時期,這場起義及其被處決的領導人受到普遍讚揚,直到1980年代卡拉巴赫運動興起,亞美尼亞反蘇情緒高漲,這場起義才被重新評估。今天,這場起義在亞美尼亞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Remove ads
背景
自1918年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成立以來,由於局勢動盪,各政黨和不同派別大多避免發生內部衝突或發動針對占主導地位的達什納克楚瓊黨的叛亂。當時亞美尼亞面臨嚴重的經濟和人口危機,並在兩年裡與四個鄰國中的三個發生了戰爭(土耳其、亞塞拜然和喬治亞)。1920年初布爾什維克軍隊挺進南高加索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3]。這次起義主要是由俄裔亞美尼亞布爾什維克組織的,因為大多數來自鄂圖曼帝國的亞美尼亞難民對布爾什維克主義是「冷漠」或「敵對」的[8]。相反,部分亞美尼亞軍隊同情起義,他們聽從起義上尉薩爾吉斯·穆薩耶利安的指示。自1919年2月以來,穆薩耶利安在亞歷山德羅波爾指揮名為瓦爾丹·佐拉瓦爾 (Vardan Zoravar) 的裝甲列車。
起義
受到1920年4月下旬紅軍入侵亞塞拜然的鼓勵,以阿維斯·努里賈揚為首的亞美尼亞布爾什維克於5月發動了叛亂[9][10]。 起義在1920 年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後爆發,布爾什維克在首都 葉里溫 和其他城市舉行示威反對亞美尼亞政府[3]。
在穆薩耶利安指揮下的裝甲列車「瓦爾丹·佐拉瓦爾」及其乘員加入布爾什維克叛軍後,叛亂升級,布爾什維克叛軍成立了革命委員會(「Armkom」),並於5月10日宣布亞美尼亞成為一個蘇維埃國家[11][12][3]。布爾什維克叛軍成功占領了亞歷山德羅波爾、卡爾斯和薩勒卡默什[13][14]。1920年5月5日,亞歷山大·卡蒂西安內閣辭職,新政府在哈莫·奧甘賈尼揚領導下成立,內閣完全由達什納克楚瓊黨員組成。由於亞美尼亞處於緊急狀態,議會放棄了對政府的權利。塞布·納爾塞西安被任命為指揮官來鎮壓起義。5月13日,他的部隊到達亞歷山德羅波爾,第二天,叛軍離開該市,政府軍進入該市並建立了秩序[3]。
Remove ads
事後
起義的領導人,包括薩爾吉斯·穆薩耶利安和古卡斯·古卡相最初被監禁[12],這是因為蘇俄政府於6月4日警告稱,如果「繼續迫害共產黨人」,那麼外交關係將「受到損害」,以及當時幾位著名的達什納克楚瓊黨員在蘇俄和亞塞拜然被監禁[15]。在蘇聯入侵贊格祖爾並逮捕折磨達什納克楚瓊黨員之後,亞美尼亞共產黨在亞美尼亞被取締[3]。亞美尼亞的國內局勢日益惡化,政府在人民和盟軍官員中失去了威望[16]。 三個月後,亞歷山德羅波爾條約於12月3日簽署,將部分亞美尼亞領土劃分給土耳其和蘇聯的統治。隨後,獨立的亞美尼亞其餘地區的新政府為日後實現起義所尋求的目的的新政府的成立掃清了道路。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22年宣布成立並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組成部分,最終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重新獲得獨立[17][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