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久姆里

亚美尼亚希拉克州的州府及全国第二大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久姆里map
Remove ads

久姆里[2]亞美尼亞語Գյումրի羅馬化:Gyumri),是亞美尼亞西北部希拉克州的州府和最大城市,距離首都葉里溫120公里。人口150,917人,是全國第二大城市。

快速預覽 久姆里Գյումրի ԿումայրիԱլեքսանդրապոլԼենինական, 國家 ...

城市的名字在其歷史上變換了多次。最初稱為Kumayri或Gyumri(Կումայրի),然後改為亞歷山德羅波爾(Ալեքսանդրապոլ,1840年-1924年),再後來是列寧納坎[3](Լենինական,1924年-1990年),最後是久姆里。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久姆里遠眺

最早到達久姆里的人據說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人。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久姆里是由辛梅里安人建立的,根據是辛梅里安人在公元前720年占領了此地。在隨後的近兩千年內,久姆里只有零星的移民,直到1837年此地建立起了一個重要的俄羅斯要塞。

1840年,久姆里圍繞著要塞迅速成長,並被命名為「亞歷山德羅波爾」。這個名字是為了向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妻子普魯士的夏洛特公主表示敬意,因為她在皈依了東正教後改名為「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一說是為了紀念沙皇亞歷山大一世[4])。久姆里成為俄羅斯帝國軍隊在南高加索地區的重要據點並修建了許多軍營。

當時,亞歷山德羅波爾的地位被認為比葉里溫重要,而葉里溫只是一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村莊。在俄羅斯-土耳其戰爭中,大量亞美尼亞人卡爾斯埃爾祖魯姆鄂圖曼帝國領土內的城市來到亞歷山德羅波爾。葉里溫仍然無足輕重,直到被宣布為1918年獨立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和1920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這一狀況才得到改變。

1924年,為了紀念已故的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寧,城市名字改為了「列寧納坎」。列寧納坎是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要工業中心,也是僅次於葉里溫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在1988年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斯皮塔克地震中,列寧納坎受到了嚴重的損毀。目前使用的這個城市名字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後採用的。

如今,久姆里仍然是亞美尼亞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

Remove ads

建築

Thumb
在1988年被毀壞之前的神聖救世主教堂

在久姆里,共有5座教堂、1座女子修道院和1座俄羅斯禮拜堂。其中最重要、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是神聖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aviour)。教堂始建於1859年,於1873年完工。但在1988年斯皮塔克地震中, 這座教堂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正在重建過程中。[5]

另有鐵噴泉等藝術建築。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