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洲生產力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洲生產力組織(英語: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縮寫APO)是一個亞太地區的國際組織,以提高生產力為目的。該組織根據一份1961年簽訂的政府間協議設立[1],旨在通過生產力的提升促進亞太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現有20個成員國家或地區[3]。APO的戰略重點有3個,分別是振興中小企業、促進地區發展、提升創新主導的生產力,以及普及綠色生產力;除此之外,也致力加強各國生產力機構的合作[4]。主要任務也包含培養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的組織和人才[5]。亞洲生產力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有著經協議簽署的官方諮商關係[6]。現任秘書長是2019年9月就任的Dr. AKP Mochtan[7]。
Remove ads
成立
1959年的第1屆亞洲生產力圓桌會議上提出了在亞洲建立生產力組織的設想[8],亞洲生產力組織於1961年5月11日正式成立[9]。
成員國家或地區
加入APO的國家或地區須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的成員[10],APO成員在相互合作精神下共享提高生產力的知識、信息與最佳實踐[11]。

中華民國(臺灣) 1961
印度 1961
日本 1961
大韓民國(南韓) 1961
尼泊爾 1961
巴基斯坦 1961
菲律賓 1961
泰國 1961
英屬香港 1963 (1997因回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出)
伊朗 1965
斯里蘭卡 1966
印度尼西亞 1968
新加坡 1969
孟加拉 1982
馬來西亞 1983
斐濟 1984
蒙古國 1992
越南 1996
寮國 2002
柬埔寨 2004
土耳其 2020
Remove ads
與其他組織的關係
在工作開展方面,APO與下列國際組織和大學進行過合作:
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13]、慶應義塾大學[14]、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獨立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JICA)[15]、株式會社國際協力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16]、康奈爾大學[17]、可倫坡計劃[18]、世界銀行、東南亞國家協會
活動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