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既有線動車組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京沪既有线动车组列车

京滬既有線動車組列車京滬線普通動車組列車,是指運行在京滬鐵路運營的動車組列車[1],初期使用時速200千米的和諧號運行,2019年1月之後增加CR200J擔當運行的車次。京滬既有線動車組列車作為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新增的提速既有線動車組列車的一部分,於2007年4月18日最初開行[2][3]。列車運行區間包括滬寧間各城市數對、北京—天津數對、濟南—北京、上海—北京等[4],並在之後的調圖中陸續開行直通膠濟客運專線往青島、隴海鐵路往鄭州、合寧鐵路往合肥和武漢、滬昆鐵路往杭州,乃至津山鐵路往瀋陽北的跨線列車[5][6][7][8]。2008年4月28日,開行上海—徐州D473/474次[9],此前包括徐州站在內的原徐州鐵路分局各站段已由濟南鐵路局劃歸上海鐵路局[10]

Thumb
一列京滬既有線動車於北京站(2008年)
Thumb
京滬高速鐵路通車後,既有京滬線仍舊有夕發朝至的動臥列車運行
Thumb
CR200J擔當的D字頭列車通過豐臺南信號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北京南站通車,北京—天津列車停運,部分北京始發長途動車組列車轉由北京南站始發終到[11]。同年年底開行夕發朝至的動臥列車。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鐵路開通後,上海鐵路局管內D5401次至D5450次共25對動車組列車全部停運,由滬寧城際動車組列車取代[12],但部分京滬直通列車及跨線列車在滬寧區間仍舊使用既有線[13]。2011年7月1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部分動車組列車改由京滬高鐵運行[14],包括動臥在內的大多數既有線動車停運。但同年8月恢復D311/D312次、D321/D322次D314/D313次3對京滬動臥直至2019年1月被CR200J代替[15][16]

京滬直通列車

Thumb
D31次列車進入兗州站(2011年1月)
Thumb
D319次列車進入常州北站(2014年9月)

2007年4月18日,鐵路部門開行北京上海D31/32次列車,該列車中途不停站,全程運行時間約10小時[17]。4月21日起,增停南京站[18];6月4日起又增加天津西徐州蚌埠停站[19];12月25日起增加泰山停站[20]。2008年8月2日起,列車運行區間調整為北京南上海[11],並增加兗州停站[21]。為迎接上海世博會,2009年5月27日,上海鐵路局將D32/31次命名為「世博和諧之旅」列車[22]

鐵路部門原計劃於2009年4月1日起開行天津—上海D29/30次列車,同時停運天津西—上海Z41/42列車,但D29/30次未能如期開行[23],Z41/42次列車繼續開行直至8月改為動臥列車[24]。2009年12月1日,天津—上海D29/30次在列車運行區間調整為北京南—上海後實際開行[25]

2011年1月11日,開行北京南~上海D71/2次列車[26]。2011年7月1日,D29/30次和D71/2次車次更改為D33/34次和D35/36次,和D31/32次一起轉由京滬高速鐵路運行,同時運行區間改為北京南上海虹橋[27],全程運行時間降低至8小時[28]。同年8月28日,D31-36車次改為D315-320次[29]

因難以和京滬高速動車組列車競爭,D317/20次於2013年12月28日取消[30],D315/D318次於2014年7月1日起取消[31];而最後一班京滬朝發夕至普通動車組列車D316/319次則於2014年12月10日取消,改為京滬高鐵G411/412次[32]

動臥

Thumb
D308次列車於上海站待發(2009年)
Thumb
D314次通過豐臺南信號(2016年)

2008年12月21日,北京至上海和杭州開行了臥鋪動車組列車[33],分別為北京—上海車次為D301/D302次、D305/D306次,北京—杭州1對D309/D310次[34]

2009年,多趟經由京滬鐵路運行的直特列車被升級為動臥列車[35]

上海虹橋站滬寧城際鐵路於2010年7月1日通車。2010年8月11日起,北京開往上海、杭州、蘇州方向的7對動臥列車的上海—南京區間改經由滬寧城際運行[41]

2011年京滬高速鐵路通車,原京滬線上運行的動臥列車全部取消[42]。但之後受到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CRH380BL召回事件影響,8月起陸續恢復北京—上海D311/D312次、D321/D322次2對,上海—北京南D314/D313次1對,南京—北京南D350/D349次1對[43],且全部經由京滬既有線運行[15]。南京—北京南D350/D349次列車於2012年12月21日停運,其車底被用作上海—西安北D306次動臥列車[44];京滬間D311/D312次、D321/D322次D314/D313次3對剩餘動臥運行區間調整為北京南—上海,直至2018年底CR200J上線前取消開行。

2019年1月5日起CR200J型電力動車組正式上線載客運營。[45] 同時,京滬、京杭動臥以及北京至南京、北京至杭州的特快列車停運,由CR200J臥鋪動車組取代,在京滬線開行8對動力集中式臥鋪動車組,其中京滬線內有6對,包括[46]

  • D701/702、D705/706次:運行區間北京 - 上海
  • D703/704、D707/708次:運行區間北京南 - 上海虹橋
  • D709/710次:運行區間北京南 - 上海
  • D715/716次:運行區間北京南 - 南京

但等級提升後,票價明顯上漲,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卻依舊是160km/h,並未得到大幅度提升,被批評有變相漲價之嫌[47],性價比不如日間高速動車組列車,或較便宜的普速臥鋪列車,客流表現不佳,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導致部分京滬動力集中式動臥被停開。2024年1月10日中國國鐵季度調圖後,大量長編組第三代CR200J (俗稱「AD鈣」)上線運營,取代各路局重要直達特快特快列車,並重新編排動車組車次[48],京滬線內僅有3對動力集中式動臥:

  • D5/6、D7/8次:運行區間北京至上海
  • D9/10:運行區間北京南至上海南

上海局內

除了上海發往北京、濟南、青島方向的長途列車外,上海鐵路局於2007年起在京滬鐵路上海—南京區間(原滬寧鐵路區間)開行由CRH擔當的動車組列車,途中的蘇州無錫常州亦有開行始發列車[49]

2008年3月18日起,京滬鐵路符離集利國站區間由原濟南鐵路局劃歸上海鐵路局管轄[50]。同年4月18日,徐州站開行至上海站的D473/474次動車組列車[9]。10月5日,D473/474次列車停靠宿州站,是該站首次停靠動車組[51]

2009年4月1日,D473/474次車次改為D5473/5474次,同時新增南京—徐州D5521-5524、上海—徐州D5531-5534共4對高峰線列車[8]。同年11月1日起,新連雲港東站隴海鐵路東段電氣化工程竣工,上海至徐州D5532/D5531、南京至徐州D5522/D5521次停運,新開行上海至連雲港東D5532/5533、D5534/5531次列車[52][53],但上海—連雲港東列車從未實際開行[54]

2011年京滬高速鐵路開通,D5473/5474次列車停運。

滬寧區間

Thumb
D411和D413次列車於南京站(2007年)

滬寧動車組列車於2007年1月28日開行,首發列車分別是南京—上海的T707次和T717次,當時並未採用D字頭的車次,而是代表特快列車的T字頭。當時由於鐵路條件原因,仍以160公里的時速運行[55]。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以200公里的時速開行。列車在同年7月1日、9月10日、12月1日的多次調圖中增加了蘇錫常等停靠站以吸引中間客流。在實際運行中,滬寧動車組列車共有直達、交錯停和大站停三種運行方案[56]

2009年4月1日,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後,D401至D450次改為D5401至D5450次[8]

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鐵路開通後,上海鐵路局管內D5401次至D5450次共25對動車組列車全部停運,由滬寧城際動車組列車取代[12]。京滬鐵路滬寧段剩餘南京-溫州1對、南京-杭州1對、上海-徐州1對、上海-北京南3對、南京-北京南1對、上海-青島1對、上海-瀋陽1對、上海-鄭州3對,南京-漢口1對等共13對既有線動車組列車開行[13]

此後偶爾在節假日期間,滬寧間偶爾會使用臥鋪動車組套跑加開既有線動車[57]。D5401/D5402次在其他列車停運後曾被調整為南京站上海虹橋站,但也於2012年3月20日停運[58]。不過在節假日期間,上海鐵路局會動用閒置車底開行經由京滬鐵路前往蘇州無錫常州徐州的臨時動車組列車[59]

濟南局相關

Thumb
CRH2A運行於京滬普速線

本線列車

2007年4月18日起開行北京—濟南列車3對,其中濟南鐵路局負責D35/36、D37/38次共2對列車;北京鐵路局負責1對,為D41/42次[60];2008年8月2日後開行北京南—濟南D39/40次1對,京濟動車增加至4對,同時其餘3對改由北京南站始發終到[61]

2009年4月1日,開行北京—泰山D33/34次列車[62]。11月11日起,運行區段調整為北京南—泰山[40]

2011年7月1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起,北京南—濟南D35/36、D37/38、D39/40次、D41/42次列車,北京南—泰山D33/34次列車停運[63]

青島跨線

濟南至青島的膠濟鐵路亦是第六次大提速中開行動車組的提速幹線之一。2007年4月18日起開行北京—青島動車組3對:其中濟南鐵路局負責1對,為D58/59次;北京鐵路局負責2對,分別是D54/51、D56/55次,北京—濟南使用京滬鐵路;由於當時青島站正在改造,所有列車於四方站始發終到[64]。2007年9月29日,開行四方—上海D78/75、D76/77次列車一對[65],上海—濟南區間使用京滬鐵路。

2008年8月1日起,新青島站和新北京南站啟用,所有列車使用新站到發;同時增開青島—北京南D53/52次、D57/60次、D61/62次三對列車[66]。2007年8月21日起,膠濟客運專線東段(臨淄—青島)通車,所有列車該區段改由新線運行[67]。2008年12月21日,膠濟客專西段(淄博―濟南東)開通,所有列車該區段改由新線運行[68][69]。2011年7月1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起,北京南—青島D51/52、D53/54、D55/56、D57/60、D58/59、D61/62次6對列車和青島—上海D76/77、D78/75次1對列車停運[63]

2019年1月5日開行D335/336次列車,運行區間北京至青島北,使用和諧號CRH5E型電力動車組運行,京青動臥再次恢復。但2021年6月25日,改為CR200J型擔當的列車開行,車次變更為D725/726次。[70]2019年12月30上海局集團開行杭州至青島北的D782/783、D781/784次列車,滿足滬杭地區去往青島需求,並得以實行夕發朝至。[71]2024年1月10日調圖,相關車次改為D25/26次列車D182/183、D181/184次列車

京津列車

Thumb
一列京津動車組列車停靠在天津臨時客運站站台(2007年6月)

2007年4月18日,北京鐵路局開行北京天津D531-D554共12對列車[72],中途無停站,運行時間1小時左右。由於當時天津站改造未完成,所有列車於天津臨時客運站始發終到[73]。2007年7月24日起,京津間除D551次和D552次外,所有剩餘11對列車改由重聯運行[74][75]。2007年11月22日起,加開D555/556次列車,使得京津既有動車組數量達到13對[76]

京津城際動車開行後效益良好。每日往返於兩地間的上班族占到了乘客的30%以上,早高峰期間發車頻率能達到5分鐘一班;而每逢周末,「和諧號」列車上超過40%的旅客屬於商務客流和包括學生在內的探親客流[77]

隨著京津城際鐵路、新北京南站和新天津站於2008年8月1日啟用[78],13對京津既有線動車組列車全部停運[79]

跨線列車

合武方向

合寧鐵路2008年建成後,於2008年8月1日開行合肥往南京、上海方向的動車組列車。其中合肥—上海的動車組每日3對,車次D477-488[80],南京—上海區間利用京滬線。2009年4月1日車次變更為D5477-5488,其中D5478/5479、D5482/5483/5482、D5481/5484/5481和D5485/5488/5485兩對車運行區段延伸至上海六安[8]

2009年4月1日合武鐵路開通,武漢鐵路局開行武漢往合肥、南京、上海方向的動車組列車。其中漢口/武昌上海每日開行4對,車次D3001-3016[81]。同年7月又增開D3017-3024次兩對[82]

2010年7月滬寧城際鐵路開通後,上海往武漢(武昌、漢口)8.5對、至合肥(六安)3.5對動車組滬寧區間改由城際線運行[83]

隴海方向

Thumb
上海站鄭州站的D86次列車,上海—徐州區間利用京滬線(2010年)

鄭州鐵路局於2007年9月10日起開行鄭州—上海D88/85、D82/83次列車,徐州—上海經由京滬線運行[84]。2009年又增開了D84/81、D86/87和D184/181、D182/183兩對列車[85][86]。2011年7月1日起徐滬區間改由京滬高速鐵路運行。此外,鄭州鐵路局於2008年12月21日開行鄭州至濟南D158/D157次列車[87],濟南—徐州區間經由京滬線。2011年7月1日起濟徐區間改由京滬高速鐵路運行[88][89]

武漢鐵路局曾計劃於2008年12月21日開行青島至漢口的D152/153、D154/151次[87],經由膠濟客專、京滬、隴海、京廣鐵路線運行,其中濟南—徐州使用京滬線。但該列車並未按期開行[90]。之後鐵路部門又計劃於2009年7月1日計劃開行青島至漢口的D354/351、D352/353次動臥列車[91],後因車底問題直至11月11日才實際開行[92]。2010年4月15日因上座率低下而停運[93]

2024年1月10日中國國鐵季度調圖後,大量長編組第三代CR200J上線運營,取代各路局重要直達特快特快列車[94]許多西安、蘭州往上海方向的列車經京滬線轉隴海線運行,包括

滬昆方向

2007年12月1日,南京—杭州D471/462次開行[95]。2009年4月車次更改為D5471/5472次[8]。2010年7月滬寧城際鐵路通車後D5471/5472次列車滬寧區間繼續使用京滬鐵路[13]。D5471/D5472次列車於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速鐵路開通後停運[96]

2008年8月1日,原蘇州—上海D475次經滬昆鐵路延伸至杭州站[97],2009年4月車次更改為D5475次[8],同年9月28日縮短回蘇州—上海[98]

2009年9月28日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通車。鐵路部門於2010年2月5日開行北京南—福州D371/372次動臥列車[99],當年4月因客流低下而停運[100]。2010年3月11日,新開行南京—溫州南D5589/5590次列車,南京—上海區間利用京滬鐵路[101]。通車後D5589/5590次列車滬寧區間繼續使用京滬鐵路,直至2011年7月改由滬寧城際鐵路[13],同時運行區段調整為南京—蒼南[102][103]

2019年1月5日起CR200J型電力動車組正式上線載客運營,[45]並在京滬線開行8對動力集中式臥鋪動車組,其中2對為京杭動力集中式臥鋪動車組,分別是D711/712次和D717/718次。2024年1月10日鐵路調圖,相關車次更改為D11/12次列車D17/18次列車,同時再增加1對往返於西安至杭州間的D198/195、D196/197次列車。

關外方向

瀋陽鐵路局於2008年12月21日開行瀋陽北—濟南D164/161、D162/163次列車[87]。2009年5月1日起,又開行瀋陽北上海D198/195、D196/197次列車[104],天津—濟南/上海區間於京滬線運行[105]。2011年7月1日京滬高速鐵路開通起,瀋陽北—濟南D164/1、D162/3次,和瀋陽北—上海D198/5、D196/7次,運行區段縮短為瀋陽(北)—天津西,因天津西站普速場暫未開通使用,暫時於天津站始發終到[106]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