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仙樂飄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仙樂飄飄》(英語:Whatever Will Be, Will Be)[1][註 2],是香港一部1995年上映的音樂電影,由張之亮執導,陳慧琳和郭富城主演,並起用大量兒童演員。劇情講述年輕音樂導師李靖雲在體育教師林Sir的幫助下,帶領小學合唱團參加比賽,兩人亦從中互生情愫。陳慧琳及其主唱的電影主題曲〈一切很美 只因有你〉分別獲提名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項,電影及歌曲都是其出道之作。本片原聲大碟的銷量獲得金唱片認証。
Remove ads
劇情介紹
演藝學院畢業生李靖雲(陳慧琳飾)一心投考著名的「老鼠舞蹈團」(RATS)[註 3]。準備期間,她前往位於赤柱的寄宿學校聖德智小學,應徵音樂興趣小組的暑期兼職導師,本以為是既合適練舞,又能輕易應付的優差,入職後才得知需帶領學生們參加合唱團比賽。面對一群頑皮鬼馬、各有想法的雜牌軍,讓不熟悉學生心理的靖雲感到困難。受到學生們歡迎的體育教師林Sir(郭富城飾)對靖雲一見鍾情,不管在教學及練舞上都盡力提供協助,但未敢表達愛意。缺乏戰意的學生們因在初賽敬陪末座而受辱,後卻僥倖獲得了決賽入圍資格,終於團結一致努力練習。期間,合唱團經歷決賽資格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主音男生變聲;團員「國貨」的離別;具潛質的新團員「大耳牛」遭受歧視等事。舞蹈團甄選有內定入選者的傳聞,林Sir看出靖雲因對甄選信心不足,逐漸將自己的爭勝心寄託於合唱團上,林Sir以自己曾經擔任運動員的經歷開解靖雲,指出學生有否進步才是最重要,而非比賽勝負。決賽當天,靖雲需要在同一天內趕赴舞蹈團的最終甄選及合唱團比賽,亦察覺到林Sir對自己的心意。[1][2]:137[6][7]
Remove ads
演員表
Remove ads
製作
據導演張之亮透露,本片耗資1200多萬港元,僅兒童演員的薪酬,一個月需要30萬港元。他對票房並沒有把握。[4]:91
女主角陳慧琳是1995年出道的新晉藝人,製作本片的電影人製作公司(簡稱UFO)的股東之一鍾珍,當時與她簽下經理人合約[17];陳慧琳亦是當時成立不久的正東唱片首位簽約的歌手[8][18],其定位以歌手事業為主,演員事業為副[5];同年上映的本片及本片的主題曲〈一切很美 只因有你〉,分別是其電影及音樂上的處女作,她亦在片中演唱多首歌曲[5][8][19];準備期間陳慧琳觀看了《The Sound of Music》等一些音樂電影以作揣摩。[5]
男主角郭富城則是已在流行樂壇名列「四大天王」的成名偶像藝人[7][8]。其角色最初以《秋天的童話》的男主角「船頭尺」(周潤發飾)為藍本,但較有學識。這種戇直土氣角色當時對郭富城來說屬突破性演出。[10]
片中動用30名兒童演員[4],其中15人為主要演員[9]:70,年屆9至14歲[10],大部分沒有演戲經驗[7]。[註 17]
片中學校場景主要在真實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校舍拍攝[9]:66[20]。據當時就讀該校的藝人袁彌明憶述,包括她在內的大批學生被招為臨時演員[21]。
音樂
本片的香港版原聲大碟於1995年8月1日由正東唱片發行[22],台灣版則於1995年10月9日由正東唱片發行[23]。
曲目如下[22]:
全碟製作人:雷頌德
此原聲大碟曾於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IFPI唱片銷量榜(週榜)獲得8月28日至9月10日連續兩週首位[24][25],並獲該會認証達金唱片銷量[26]。被用作主題曲的〈一切很美 只因有你〉是該年香港的熱門歌曲[18][27],並囊括四台週榜冠軍。
原聲大碟中派台歌曲的週榜最高排名如下:
Remove ads
未有收錄於原聲大碟的歌曲如下[註 16]:
Remove ads
發行
香港方面,本片的電影評級為I級(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於1995年8月16日至9月13日在金聲院線上映,票房為港幣7,598,629元[1]。是該年暑期唯一的I級本地電影[4]:90。
台灣方面,本片的電影評級為普通級,由金公主發行,於1995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上映,總票數為2,616票,票房為台幣407,580元。[2]:73
獎項
評論
本片被認為表達了勝負不是最重要、不是只有冠軍才代表成功、最重要是付出過努力和得到了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類的人生態度(或稱為價值觀)[2]:10-11[13][34]。風格上,一般定性為兒童片[3][35],被冠以「純潔」、「純情」一類形容詞[3][34],片中近乎沒有壞人[3],各種悲歡離合都被「輕輕帶過、縫合」[12]。《電影雙周刊》的新片推介文章指出本片主要賣點是兒童演員,而非陳慧琳(李靖雲)與郭富城(林Sir),本片在當時充斥暴力題材的電影圈,屬於一股「健康清流」。對於這幾方面,眾影評人看法不一。
影評人黃國兆指出導演張之亮早期作品偏向煽情、濫情,後來題材多變,而糅合了兒童音樂、勵志、歌舞、純潔愛情等題材的本片,效果亦不俗;本片對於愛情的描寫「平淡中富韻味」,師生關係、學生之間的關係均描寫得「有板有眼,活露活現」,惟部分情節如「國貨」與「鬼仔」的友誼、「大耳牛」遭排擠,顯得過於堆砌;雖然本片主張的人生態度已屬老生常談(對成年人來說),但能對兒童觀眾有所啟發[13]。《壹週刊》的影評人果忍認為編導的重心放於李靖雲與林Sir,但亦肯定了片中對兒童角色的著墨,能清楚表現出他們從散漫至團結的變化(其他評論見下),其結語是家長可以放心並值得帶子女觀看本片[3]。影評人思靈指出該時期以兒童掛帥的華語電影,如《新烏龍院》、《中國龍》,皆屬「媚俗搞笑的低級片」,本片的純真風格實屬罕見,但本片卻走向過於單純、理想化、抽離現實的極端,仿如童話,片中主張的人生態度難以套用於競爭日益劇烈的現實社會[34]。台灣影評人聞天祥亦稱本片過度「淨化」;他將本片主張的人生態度描述為強調「自然與適性」,但未能在片中切實表現出來,劇情的轉折不自然,兒童演員的演出亦較為造作;本片完全沒有張之亮代表作《籠民》[註 20]的那種寫實魅力[2]:10-11。《電影雙周刊》的影評人凌文則形容本片有一種疏離感,乃來自UFO的中產路線風格;他亦將李靖雲與林Sir的愛情視為片中主線,並讚揚此愛情線沒賣弄激情、色相、浪漫,林Sir的愛意往往以間接方式表露,描寫得細膩而又乾淨俐落,更譽其為「港片近十年最叫人看得舒服的談情說愛戲」;但他認為學生之間的友情以及他們對成人世界的看法,描寫得十分膚淺;雖然展現了學生自己的思想(通過學生秘密會議一幕),但忽略了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正面溝通對話;凌文總結本片「像一首輕快易上口的兒歌,叫人聽(看)得輕鬆愉快,沒有太多訊息要宣揚,一切都是那麼輕飄飄,惟恐觀眾看得太悶」[12]。影評人小敏的批評最為強烈,她指出本片雖定性為兒童片,卻未能做到以兒童角度出發,一眾兒童角色只是襯托李靖雲與林Sir的配角,且被一廂情願地變成「小大人」,顯出以成年人為主、兒童為次的意識[35]。
角色塑造方面,果忍認為劇本未有妥善鋪排李靖雲一角,從醉心於自己的舞蹈事業至真正關心學生的過程,她也一直對林Sir為她作出的奉獻視若無睹,此角並不討人喜愛;相比之下,林Sir一角則成功表現出其純情、可愛一面,及對心儀對象的奉獻[3]。聞天祥從兩角色演員的演繹出發,也作出了類似的評價,他認為新人演員陳慧琳表現冷淡,不像能夠春風化雨的老師;郭富城作為偶像級藝人,演繹形象土呆的林Sir,卻較具說服力。[2]:10-11
音樂方面,果忍認為擔起了大部分插曲演唱的陳慧琳,歌聲尚欠吸引力,兒童合唱則大多只是節錄片段,「不像西片的『好歌多首』」[3]。黃國兆認為香港電影對於聲樂或樂器表演場面的處理,向來真實感不足,而本片的音響效果雖難與該時期西方的一些著名音樂電影媲美,但也足以讓觀眾「看得舒服」[13]。據《壹週刊》的樂評人于文輝對於原聲大碟的評論,當時坊間有不少稱讚陳慧琳唱功的聲音,並認為她的聲線像王菲[19],于文輝自己則認為陳慧琳「唱得不錯,但略嫌字與字之間的尾音略帶點王菲的懶音風格」,尤其在主題曲原音版的演繹上,腔調更像王菲;他稱讚主題曲〈一切很美 只因有你〉「流暢輕快,琅琅上口」,應歸功於作曲及填詞人;專輯整體來說,他認為合唱團歌曲「充滿孩童氣息」,專輯結合了流行曲及兒歌兩種元素,能顯著提高購買意慾。[18]
Remove ads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