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子車氏三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子車氏三良(?—前621年),是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鍼虎三兄弟的合稱。三人均是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生活於秦穆公時期,秦穆公死時,三兄弟為之陪葬[1][2]

快速預覽 子車氏三良, 本名 ...

生平

子車三兄弟出自東周春秋時期秦國的世族,三人為秦國忠良,輔佐秦穆公,世稱三良[3][4]。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177人,子車氏兄弟三人也被殉葬[5][1]。當時秦國人作《黃鳥》一詩來悼念他們[6]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鍼虎。維此鍼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評價

左傳》、《史記》惋惜三良之死,批評秦穆公以野蠻的制度害死忠良,認為秦穆公沒有成為盟主是理所當然[1][7]。後世文學家王粲亦依附此觀點[8]

漢書·匡衡傳》及應劭之注,稱秦穆公生前與三兄弟飲酒,說「生共此樂,死共此哀。」奄息三人允諾,秦穆公死而三人從殉,認為三良不是被迫殉葬,而是履行諾言[9][10]。後世文學家如曹植陶淵明等認同此觀點[11][12]

考古發現

2014年,「子車戈」出土於甘肅省甘谷縣毛家坪遺址。2012年至2014年,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家單位組成的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勘探,共發掘墓葬199座,出土銅容器51件,陶器約500件,年代從西周晚期延續至戰國中晚期。墓中有五,戈上銘文有兩列共14個字,右列前六字為「秦公作子車用」,余字鏽蝕不清。該古物印證了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鍼虎為秦穆公陪葬的歷史事件[13]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