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莎德·曼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莎德·曼吉
Remove ads

伊莎德·曼吉Irshad Manji,阿拉伯語:إرشاد مانجي 『Irshād Mānjī ; 生於1968年),加拿大作家記者伊斯蘭教改革的倡導者。她在網上發起了《伊智提哈德計劃》,希望建立一個開明的網絡,以促進人們從人權角度審視伊斯蘭問題,而不是簡單地把伊斯蘭和恐怖主義聯繫在一塊。[1][2]

快速預覽 伊莎德·曼吉Irshad Manji, 出生 ...

曼吉所著的《伊斯蘭問題英語The Trouble with Islam Today》,已經被翻譯成超過30種語言出版,包括阿拉伯語波斯語烏爾都語馬來語印尼語[3]曼吉製作了公共電視網紀錄片《信者無畏》(Faith without Fear),於2008年獲得艾美獎提名。[4]她曾經出現在世界各地許多電視台上,包括半島電視台加拿大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MSNBC有線-衞星公共事務網絡有線電視新聞網公共電視網福斯新聞頻道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家庭票房[5]

Remove ads

早期生活和教育

1968年曼吉生於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附近,她是一個混血兒。[6][7][8]1972年烏干達伊迪·阿敏當局驅逐南亞移民,四歲的她隨家人移居加拿大避難,她和家人定居在溫哥華附近。她在一所世俗學校和伊斯蘭學校學習。在世俗環境中她表現出色,但卻被驅逐出宗教學校,原因是她提出的問題過多。後來的20年中,她通過公共圖書館和阿拉伯語導師來研究伊斯蘭教。1990年,她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獲省長頒發的「最佳人文畢業生」獎章。她是公開的女同性戀[9][10]

事業

曼吉曾經為加拿大國會工作。24歲時,她成為《渥太華公民報》(Ottawa Citizen)的社論作者和編輯委員會最年輕的成員。她還是渥太華LGBT報紙Capital Xtra!的專欄作家。[11]

曼吉主持了幾個公共電視節目,曾經獲得加拿大廣播獎雙子座獎

2002年,她成為作家,居住在多倫多大學的哈特之家。在那裡她開始寫作《伊斯蘭問題》,並發起了「伊智提哈德計劃」。2005年到2006年,她在耶魯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參與國際安全研究計劃。[12]目前她是布魯塞爾歐洲民主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13]2008年1月,她加入了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服務學院領導的道德勇氣項目,旨在幫助年輕人在自己社區對權力說實話。[14]

曼吉經常面臨死亡威脅。[15][16]在接受CNN採訪時,她表示,她的公寓窗戶都配有防彈玻璃,主要是為保護自己的家人。[17]在最近在阿姆斯特丹的新書發布會上「穆斯林極端分子闖了進來」,並揚言下令處死她。[18]

作為一名記者,她的文章經常出現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和半島電視台網站上。她還為加拿大《環球郵報》寫專欄。

Remove ads

作品

書籍
電影
  • 公共電視網(PBS)紀錄片《信者無畏》(Faith without Fear),2007年發布。[21]同年入圍加拿大雙子座獎[22]並在2008年紐約電視節獲得金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