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但澤自由市
半自主城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但澤自由市(德語:Freie Stadt Danzig;波蘭語:Wolne Miasto Gdańsk)是1920年—1939年的一個自治城邦,包括波羅的海德意志港口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及鄰近地區的近200個城鎮。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10月28日) |

Remove ads
歷史
但澤位於維斯瓦河的入海口。維斯瓦河流域面積194,424平方公里,占波蘭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糧食從波蘭和烏克蘭通過內河航運抵達但澤市,再轉為海運送往荷蘭等地。貿易造就了但澤的繁榮。16至17世紀,但澤成為波羅的海最富裕的港口城市,被稱作「東歐的阿姆斯特丹」,許多歐洲國家也因此覬覦但澤的地理位置與財富。普魯士、波蘭、法國等都曾經控制但澤,其中以普魯士和波蘭之間的爭奪最為激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依據巴黎和會確定的「住民自決原則」,波蘭復國。但澤雖曾為波蘭領土,但經普魯士德意志百多年統治,當時的人口已變成以德意志人佔多數,故有認為應該繼續由德國統治。但法國、美國、波蘭強烈反對但澤併入德國,而德國和英國反對但澤併入波蘭。各方為但澤的歸屬爭執不下,最終妥協的結果是成立但澤自由市。
根據1919年《凡爾賽條約》第100條(第三部第十一節)條款,該政權於1920年11月15日建立起來[1][2]。
但澤自由市包括但澤市及其附近的城鎮、村莊和其他居民點,主要居民為德意志人,之前數百年屬於德國。根據條約,這一地區將同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及新建立的波蘭第二共和國(戰間波蘭)保持分立,但並非一個獨立國家[3]。自由市處於國際聯盟的保護之下,與波蘭為關稅同盟關係。
波蘭擁有在但澤發展和維護交通、通訊和港務的全部權利[4]。自由市的建立是為了使波蘭能夠獲得一個足夠規模的海港,市內大多數居民為德意志人,但亦有顯著的波蘭裔人口[5][6][7]。但澤的德意志人口對於被迫同德國分隔感到相當不滿,希望回歸德國,而農村地區以波蘭人為主,希望回歸波蘭[8]。
由於波蘭仍未完全控制這一港口(尤其是軍事設施),1921年另一新港在格丁尼亞開始建設。
在1920年至1935年,但澤是波蘭裔和俄羅斯裔猶太人移民北美的主要出發港口之一。
1933年,自由市政府權力為名義上由當地成立的德國傀儡地納粹黨所取得。部份猶太人逃離了但澤。1939年德國佔領但澤後,納粹廢除了自由市並將其併入新建的但澤-西普魯士帝國大區。他們將市內的波蘭人和猶太人歸為次等人,使其參與勞動或將其送往集中營。其中許多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包括附近的施圖特霍夫集中營(位於今波蘭什圖托沃)。
1945年初蘇聯紅軍攻占但澤,大量德國裔居民逃亡或被殺。戰後許多倖存的德意志人被驅逐,波蘭人開始遷入。根據《波茨坦協定》,該市併入為波蘭的一部分,後被更名為格但斯克。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