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依克明安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依克明安旗(蒙古語:Их Мянган хошуу,或譯伊克明安旗、葉克明安旗、莽鼐)是清代黑龍江的蒙古札薩克旗,歸黑龍江將軍節制。所轄牧地在今黑龍江省西部依安縣、拜泉縣境北。
歷史稱謂
蒙古語中,「依克」(蒙古語:ᠶᠡᠬᠡ,中蒙通用轉寫:yeke)為「大」的意思,「明安」( ᠮᠢᠩᠭᠠᠨ,myangan)是「千」的意思,漢譯為「大千戶」,一部分額魯特族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自新疆撥至烏裕爾河流域,清廷限定該部人口不得過千,如超過則撥至他所,如呼倫貝爾等地,故依克明安旗以「一千」之意而名旗[2]。
該旗旗祖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巴桑的姓氏此後也被稱為「依克明安」。依克明安旗的蒙古族來源主要是輔國公巴桑、一等台吉阿卜達什率領的民眾,中有依和部、鄂吉格斯部、杜爾伯特部、特楞古德部、土爾扈特部等原屬於四衛拉特的牧民。自成立依克明安旗以後,旗內的蒙古人相互之間還是以原來的氏族或部落的不同而相互區別,但是旗外的人將依克明安旗的蒙古人統稱為依克明安部。
依克明安旗的王公[3]
居黑龍江之厄魯特輔國公
- 阿卜達什,初為準噶爾台吉,乾隆十九年歸順,授扎薩克一等台吉,二十六年卒
- 德勒格爾,阿卜達什長子,乾隆二十六年,襲扎薩克一等台吉,四十八年卒
- 鄂齊爾,德勒格爾長子,乾隆四十八年,襲扎薩克一等台吉,是年詔世襲罔替,嘉慶七年卒
- 托克托瑚,嘉慶七年襲,道光十五年卒
- 茂訥海,托克托瑚繼子,道光十五年襲,二十四年削襲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