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極殿大學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極殿大學士嘉靖以前稱謹身殿大學士,為明朝內閣大學士之一;清朝保和殿大學士。清朝為正一品銜。掌管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等職位[1]

明朝初期,明太祖大興冤獄,誅殺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殺胡惟庸,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2]。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3]。之後明成祖靖難奪位後逐漸倚重內閣,內閣權力遂大[4]

明仁宗即位後,升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仁宗始置,閣職漸崇[5]

嘉靖時,謹身殿改為建極殿。

清朝改建極殿為保和殿。先後有額色黑成克鞏李霨魏裔介杜立德索額圖衛周祚王熙梁清標吳琠馬齊張廷玉鄂爾泰訥親傅恆等十五人擔任保和殿大學士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49年1月22日),定內閣大學士由四殿二閣(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改為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保和殿大學士的名號作為首席大學士的稱號。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傅恆死後,一直到清朝滅亡,無人再擔任保和殿大學士[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