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熙 (順治進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熙(1628年—1703年),字子雍,一字胥廷,號慕齋宛平王氏出身,順天府宛平縣(今北京市城區)人,初大臣,官至少傅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死後被追諡文靖,並在雍正八年(1730年)入祀賢良祠。其父為順治朝禮部尚書王崇簡

快速預覽 王熙, 國家 ...

順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三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檢討,累遷右春坊諭德。召直南苑。順治十五年,擢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順治十八年,受命撰寫遺詔。康熙時命專管密本,為漢臣與聞軍機之始[1]。累遷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康熙二十一年,拜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四十年,詔許致仕,晉少傅。

Remove ads

生平

自幼聰慧

王熙在崇禎元年七月八日(1628年8月7日),出生於京師順天府宛平縣(今北京市內城西南),從小就展現出聰穎的才智,到了五、六歲時,就已經誦讀《孝經》和《學庸》(即《大學》與《中庸》)這兩篇,其父親王崇簡為他講解時,只要有疑問王熙就會馬上提出,令周遭皆稱奇。[2]

崇禎十五年(1642年),時年15歲的王熙通過童生試成為諸生,到了順治三年(1646年),時年19歲的王熙就於順天鄉試中舉,成為舉人,並在隔年,以弱冠之齡高中進士,為三甲第86名,賜同進士出身。[3]

精通滿語

順治四年三月三十日(1647年5月4日),已經是進士的王熙受到當時的順天學政曹溶推薦,經過補選成為翰林院庶吉士,並在其中學習滿語。[4][5][6]到了順治六年四月十一日(1649年5月21日),22歲的王熙在散館後,被朝廷授予了從七品的內翰林國史院檢討的職位。[7]

順治九年(1652年)春季,25歲的王熙以檢討之職成為這年壬辰科會試的考官之一,負責分校的工作。順治十年二月十九日(1653年3月18日),順治皇帝到翰林院進行滿文內院面試,其中第一等三人,被稱為「通曉文義」,為胡兆龍李霨莊冏生三人,而王熙則是第二等「可造者」的十二人之一。[8]這都是因為王熙的語言天賦頗高,所翻譯的經書理解深入,在當時滿文翻譯者最優秀的了。而後順治帝召王熙到弘文院,並以滿文奏對,並對王熙的滿文水準大加褒賞,因此在這年的五月十八日(6月13日),26歲的王熙被升任為正六品國子監司業。並且在之後順治皇帝又對閣臣們下諭,王熙既然已經是司業,恐怕會對滿文的學習荒廢,因此閣臣們可以傳諭給祭酒姑爾馬吽,要求他在國子監當中要以滿文與王熙對答,切勿讓王熙的滿文學習中斷,導致辜負了皇帝的厚待,而後皇帝又賞給王熙滿文版本的《洪武寶訓》和《三國志》這兩本書。

到了順治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653年9月13日),剛升官三個月的王熙,馬上又被皇帝轉任為正七品左春坊左中允兼內翰林祕書院編修。[9]

順治十一年初(1654年),王熙被任命令翻譯書經,並且同時為滿學士講解文章。到了七月二十二日(9月2日),27歲的王熙被升任為從六品司經局洗馬。兼內翰林國史院修撰。[10]到了十月,順治帝召王熙入南苑,負責翻譯《勸善書》和《大學衍義》,有一天,順治突然前來,閱讀王熙翻譯的書,開心的下諭給閣臣們並稱讚良久,而後便命王熙長期值守南苑。

順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655年3月3日),順治帝為了教化天下,因此想將歷代的經史記載。將諸如忠臣義士、孝子順孫、賢臣廉吏、貞婦烈女、和姦貪鄙詐、愚不肖等。將這些人物進行分別門類,編寫成書,以彰顯朝廷的法規和戒律。並將其命名為《順治大訓》。而王熙也被任命為14名纂修官之一。[11]這年王熙還陪伴順治帝打獵,被賜乘御馬,到了這年翰林院科館選庶吉士,還讓王熙率領新科庶吉士人等到南苑引見給皇帝。

同一年的四月九日(5月14日),順治皇帝選擇日講官,最初並沒有王熙,是皇帝特別挑選,使其與麻勒吉胡兆龍李霨折庫納方懸成曹本榮等6人一同擔任日講官的職務。[12]到了五月一日(6月4日),28歲的王熙便被升任為從六品的右春坊右諭德,兼內翰林弘文院修撰。[13]

順治十三年正月四日(1656年1月29日),順治帝下令編纂《孝經衍義》一書,下令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馮銓為總裁官,王熙則與馮溥黃機吳偉業、曹本榮、姜元衡郭棻宋之繩7人,一同擔任編纂官的職務。[14]到了二月九日,29歲的王熙被升任為正六品的右春坊右庶子,兼內翰林弘文院侍講。[15]

身後

文靖。雍正中,入祀賢良祠。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稱之「宛平相國」。《清史稿》有傳。

家族

王崇簡,清禮部尚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