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إسلامية)是1974年,由利比亞阿拉伯共和國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穆阿邁爾·格達費與突尼西亞第一共和國總統哈比卜·布爾吉巴共同商定的擬議國家。[1]
歷史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王國與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受戰爭影響,無力管轄殖民地,位於中東與北非的殖民地開始相繼獨立。後續受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影響與埃及阿拉伯革命等因素,統一阿拉伯成為一股新思想潮流,這股新潮流促成了阿拉伯世界政治聯盟的產生,其中就包括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2][3]
1974年1月11日,利比亞阿拉伯共和國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穆阿邁爾·格達費拜訪突尼西亞第一共和國,並與總統哈比卜·布爾吉巴在傑爾巴島會晤,雙方商定組成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並由布爾吉巴擔任總統,格達費擔任副總統,阿卜杜勒·薩拉姆·賈盧德(時任利比亞總理)擔任總理,穆罕默德·馬斯穆迪(時任突尼西亞總理)擔任副總理。在都同意的狀態下,雙方簽署《傑爾巴宣言》,原定計畫在兩國舉行全民公投後正式成立。[4]
突尼西亞政府原訂提前舉行全民公投,但由於《突尼西亞共和國憲法》中沒有關於舉行全民公投的條款,因此被推遲。最終,該協議在遭到以總理赫迪·阿馬拉·努伊拉為首的多位突尼西亞政客的否決後宣告無效,布爾吉巴也投了棄權票。協議的無效導致布爾吉巴和卡扎菲之間的關係緊張。[5]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