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台灣商業銀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簡稱兆豐銀行(英語:Mega Bank),是台灣大型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於臺北市,為台灣「八大行庫」之一。前身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ICBC);2006年8月21日吸收合併交通銀行(Chiao Tung Bank)並配合母公司兆豐金控而改為現名。

快速預覽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簡稱 ...
快速預覽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公司前身 ...

兆豐銀行國內分行家數達107家,海外據點則達39處,包含24家分行、7家支行、3處代表處,以及在泰國的轉投資子銀行和4家分行。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Thumb
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吉林路的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總管理處(原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總管理處)
Thumb
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衡陽路的兆豐衡陽大樓(原交通銀行大廈)
Thumb
交通銀行大廈一樓所刻的〈交通銀行大廈碑記〉
Thumb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金融卡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前身可溯至前清時期之大清銀行與大清戶部銀行。該行於1928年經國民政府核定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
  • 1949年暫停對外營業。
  • 1960年總管理處國外部在臺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
  • 1971年配合政府政策改組為民營銀行,同年12月15日,在台灣的中國銀行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並改制為民營企業[1]
  • 1974年8月1日,於巴拿馬開設分行,為拉丁美洲境內所設立的第一家臺資銀行。
  • 1975年9月15日,於美國芝加哥開設分行。
  • 1979年2月24日,於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2806。
  • 1982年9月16日,於巴拿馬箇朗自由區英語Colón Free Trade Zone開設分行。
  • 1984年7月2日,於美國洛杉磯開設分行。
  • 1986年1月16日,於法國巴黎開設分行;8月15日,於澳洲雪梨開設分行。
  • 1990年10月22日,於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分行。
  • 1992年,撥捐基金成立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基金總額新臺幣二億圓,基金會以其孳息從事有關目的事業;12月,於加拿大開設子銀行。
  • 1995年7月4日,於菲律賓馬尼拉開設分行。
  • 1996年8月10日,於越南胡志明市開設分行。
  • 1997年3月,於新加坡開設分行。
  • 1998年1月20日,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納閩境外金融中心開設分行。
  • 1999年4月20日,於澳洲布里斯本開設分行。
  • 2001年8月17日,關閉馬其頓代表處;10月1日,巴拿馬箇朗市區分行裁撤;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於本日裁撤。
  • 2002年1月2日,儲蓄部改制台北分行於本日開業(2006年改名台北復興分行);5月7日,撤回赴中國大陸蘇州地區設立代表人辦事處之申請案;12月20日,開設香港分行;12月31日,與交銀金控合組「金融控股公司」,定名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簡稱兆豐金,股票上市代號2886。原股票上市代號2806下市。
  • 2005年1月5日,曼谷分行獲泰國財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為子銀行;4月7日,推出原子小金剛信用卡;5月24日,於英國倫敦設立倫敦代表人辦事處;8月8日,於泰國春武里開設分行。
Remove ads

交通銀行

  • 交通銀行前身可溯至於前清時期,旨在輔佐路、電、郵、航四大要政之資金調度,民國初期並奉命與中國銀行共負中央銀行之任務,掌管國庫收支並發行兌換券。
  • 1928年,國民政府公佈《交通銀行條例》,特許該行為發展全國實業之銀行,協助全國工礦交通事業之發展。
  • 1949年暫停對外營業。
  • 1960年於臺復業,總行設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峨嵋街,為工業建設專責國有銀行。
  • 1975年,配合政策,定位由工業專業銀行轉為開發銀行。
  • 1979年,改制為開發銀行。
  • 1983年,總行遷至衡陽路91號「交通銀行大廈」。
  • 1989年,於美國矽谷開設分行。
  • 1991年,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使交通銀行轉型為服務性金融機構。
  • 1996年,於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2824。
  • 2000年,條例「交通銀行條例」修正,廢除「中華民國國民為股東」之限制。
  • 2002年2月4日,與國際綜合證券公司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2006年
  • 8月21日,兆豐金融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017)與交通銀行(原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003)合併,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銀行合併同時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仍維持為017),SWIFT BIC CODE仍維持(ICBCTWTP),合併後原交通銀行存款帳戶號碼由12碼配合調整為11碼,原中國商銀國內外分行存款帳號不變,SWIFT BIC CODE亦維持不變(例如:國外部SWIFT BIC CODE仍為ICBCTWTP007,紐約分行SWIFT BIC CODE仍為ICBCUS33)。
  • 10月30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挽那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 11月27日,澳洲增設「墨爾本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2007年
  • 5月21日,「倫敦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GB2L),並同時裁撤倫敦代表人辦事處。
2008年
  • 3月6日,獲金管會同意在阿布達比設立代表處及澳門申設分行,為第一家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有服務據點的本國銀行。但為避免業務重疊,阿布達比代表處成立後,裁撤巴林代表處。
  • 7月7日,金門分行﹙金融機構代號0170790﹚開業。
  • 9月26日,97年度「我國境內美元清算銀行」遴選作業經中央銀行外匯局囑中華民國票券金融商業同業公會、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共同辦理遴選指定銀行乙案,遴選結果由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排名第一,並報經外匯局97年9月26日台央外柒字第0970046112號函示同意核備該行為「我國境內美元清算銀行」。
  • 12月2日,孟買代表人辦事處於印度正式設立。
2009年
  • 10月28日,中國大陸蘇州代表處成立。
2010年
  • 5月17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萬磅分行」開業。
2011年
  • 9月30日,柬埔寨金邊分行開業。
2012年
  • 6月21日,中國大陸蘇州代表處正式升格為蘇州分行。
2015年
  • 5月12日,中國大陸寧波分行開業。
2016年
  • 8月20日,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涉及違反美國銀行保密法及反洗錢法(BSA/AML)等相關法律規定,遭到美國紐約州DFS重罰1.8億美圓(約新臺幣57億圓)[2][3][4]。消息一出,引起金融圈譁然。
  • 9月23日,兆豐銀召開董事會,會中認定前董事長蔡友才總經理吳漢卿嚴重失職,需負起美國紐約金融服務署(DFS)以及金管會的裁罰,合計新臺幣57億圓將全數向此2人求償,這也創下國內公司董事會經理人求償金額新高案例[5][6]。2016年10月初金管會主委丁克華因兆豐案下台[7]
2021年
  • 1月7日,仰光分行開業。
2022年
  • 1月25日,越南海防代表人辦事處開業。
Remove ads

國內外分行、海外代表人辦事處(代表處)及海外子銀行

亞洲

Remove ads

美洲

歐洲

大洋洲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