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勞斯·羅可辛
德國法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勞斯·駱克信(德語:Claus Roxin,1931年5月15日—2025年2月18日;又譯駱克辛),德國法學家,巴伐利亞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刑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家之一,在德國國內及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目前全世界已有28所大學向他頒發榮譽博士頭銜。曾於1994年訪問臺灣。
![]() |
Remove ads
簡歷
駱克信生於漢堡,於1950年至1954年就讀於漢堡大學,畢業後為海因里希·亨克爾(Heinrich Henkel)教授作助教。1957年他憑藉《開放的構成要件與法義務特徵》(Offene Tatbestände und Rechtspflichtmerkmale)為題的論文獲得博士頭銜。1962年又因為對《正犯和犯罪支配》(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的研究通過了大學授課資格考試。
1963年,年僅32歲的駱克信成為哥廷根大學的法學教授。1966年他參加了《德國刑法典》總則部分所謂「選擇性草案」的制定和提交工作。這部在當時極富自由精神和創新意義的「草案」,對聯邦德國的刑事法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駱克信也參加了刑法典分則部分「選擇性草案」的編寫工作,該草案於1968年至1972年分四卷出版。
當時,包括駱克信在內的一些德國和瑞士的法學家不斷探討刑法的改革。1973年,他們公布《監獄管理法》的「選擇性草案」,引發了刑法學界的爭鳴。他們即於1980年又公布了《刑事訴訟法》的「選擇性草案」。(見德國刑法改革)
從1971年起,駱克信的教學和研究地點從哥廷根轉到了慕尼黑大學。作為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和一般法原理的教授,他在慕尼黑共執教28年。從1974年起,他還擔任了全體刑法學研究所學術所長。駱克信於1999年退休。
因為在電視節目《您將怎樣判決?》裡客座登場,駱克信在1970年代獲得了法學界以外的較大知名度。
克勞斯·駱克信還是《整體刑法學雜誌》和《刑法新刊》兩本專業刊物的共同出版人。自1994年起,成為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出於個人興趣,駱克信還與他人一起成立了整理和研究作家卡爾·麥作品與生平的卡爾·麥研究會,並於1971年至1999年擔任該會主席。1999年駱克信退休時被該會授予榮譽主席。2000年,駱克信獲頒聯邦十字勳章。
駱克信與妻子育有三個子女。
2025年2月18日,駱克信逝世,享耆壽93歲。[1]
Remove ads
略事
駱克信對客觀歸責理論(Objektive Zurechnung)、犯罪支配(Tatherrschaft)、開放性構成要件(offener Tatbestand)、義務犯(Pflichtdelikt)等概念之建立、發展有極重要的貢獻。臺灣繼受德國刑法觀念至深,多數刑法學家留學德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林鈺雄即師承駱克信。1994年曾訪問台灣,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所舉辦的一場國際性學術研討會,相關文章收錄於《政大法學評論》第50期。
著作
在近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里,駱克信著作頗豐,他的許多著作對德國刑法學的發展和沿革影響甚深,被公認為刑法學的經典著作.例如《正犯和犯罪支配》一書,該著作原是1962年駱克信通過教學資格考試的論文,歷經44載,已經於2015年出版到第9版,並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另外,從1967年由他接手編著的《刑事訴訟法教科書》已經在1998年出到了第25版。他的另一部經典著作—《刑法總論》的第一卷已經於2005年在北京被翻譯成中文出版。截至2003年,他已經獨立出版專著17部,與其他學者合作發表了教科書和專著4部,其中的《刑法典、刑事執行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選擇性草案》一書共計13卷,從1966年開始,到2004年才出齊。此外,駱克信還出版了150篇以上的學術論文和雜文。
學術著作
Roxin is the author of multiple books, essays and annotations. Amongst them are:
- Offene Tatbestände und Rechtspflichtmerkmale. 2nd edition. Verlag Cram, de Gruyter & Co., Hamburg 1970.
- 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8th edition. Verlag de Gruyter, Hamburg 2006.
-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 Grundlagen. Der Aufbau der Verbrechenslehre. 4th edition.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 2006.
-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I: Besondere Erscheinungsformen der Straftat.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 2003.
- Karl May, das Strafrecht und die Literatur. in: Jahrbuch der Karl-May-Gesellschaft 1978, S. 9-3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