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拉瑪依市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拉瑪依市(維吾爾語:قاراماي شەھىرى,拉丁維文:Qaramay Shehiri,哈薩克語:قاراما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為中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地之一,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新疆油田分公司(原新疆石油管理局)實施「企市合一」。全境面積7,733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常住總人口490,348人,主要少數民族有哈薩克、維吾爾、回和蒙古族等[1]。2022年,全市GDP1188.1億元,比上年增長4.7%;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5.2億元,增長8.1%[2]。市人民政府駐克拉瑪依區迎賓路60號。
Remove ads
歷史
「克拉瑪依」是維吾爾語中「黑油」的音譯,因市區東北部有天然瀝青山丘——「黑油山」而得名。
公元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國後,在其地設鹽泊都督府,歸安西大都護府治下的昆陵都護府管轄。
1951年,新疆油田公司的前身中蘇石油公司開始在克拉瑪依普查勘探,在此之前克拉瑪依市區沒有任何人居住。
1955年2月,成立獨山子礦區行政工作委員會。
1955年10月29日,位於現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的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
1956年,成立縣級建制的獨山子鎮,直轄於自治區。同時期,克拉瑪依油田進入大規模開發和建設時期,石油工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使城市初具雛形。
1958年5月29日,設立縣級克拉瑪依市,行政區域包括克拉瑪依、獨山子、奎屯、六十戶、烏爾禾、百口泉、紅山嘴、前山澇壩、白鹼灘、小拐、中拐、大拐等地。6月17日,撤銷獨山子鎮,克拉瑪依市下設獨山子區和烏爾禾區。並在克拉瑪依、大拐、中拐、小拐等地設立3個街道辦事處。克拉瑪依市受自治區直轄。7月25日,克拉瑪依市正式成立。
1975年8月29日,設立縣級奎屯市,以克拉瑪依市的部分地區為奎屯市的行政區域,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由伊寧市遷至奎屯市。
1982年2月16日,克拉瑪依市由縣級市升格為設區的地級市。市下設4個區:獨山子區、克拉瑪依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
1984年8月17日,克拉瑪依市為自治區直轄的不設區的縣級市,市下設街道辦事處、鄉和獨山子鎮。
1990年1月8日,克拉瑪依市恢復為設區的地級市[3],下轄4個區: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2個鄉:烏爾禾鄉、小拐鄉,6個街道辦事處(天山路、勝利路、金龍鎮、五五新鎮、三平鎮、百口泉),克拉瑪依市受自治區政府直轄。
Remove ads
地理
克拉瑪依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加依爾山南麓,地圖坐標為東徑80°44′—86°1′,北緯44°7′—46°8′;全境呈斜條狀,東南最寬距離110公里,南北最長距離240公里;地形上南北長、東西窄,西北高、東南低,絕大部分地區為戈壁灘;全境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低點在艾里克湖;市區西部有加依爾山、青克斯山,北邊有阿拉特山;中部、東部地形開闊平坦,向準噶爾盆地中心傾斜。
克拉瑪依市全境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包圍。其東北與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接壤,東南與沙灣市交界,西部與托里縣和烏蘇市毗連,南邊奎屯市將本市獨山子區隔開使之成為一塊飛地。
克拉瑪依屬沙漠性氣候(柯本 BWk):全年平均降水為106毫米。冬季在11月中開始,一直持續到3月下旬;冬季冷但乾燥:一月平均高溫降下 −11.2℃。春比較短(3月下旬-5月下旬),不過暖。夏乾熱:7月平均高溫是33.9℃。秋季溫和,但是過渡時期快。
克拉瑪依的自然水系主要是河流水源和境內地下泉水。現存地表水有白楊河、克拉蘇河、達爾布圖河3條間歇性河流,湖泊有艾里克湖和小艾里克湖,人工引水則主要來自引額濟克工程。
Remove ads
引額濟克工程(即「引額爾齊斯河水運輸至克拉瑪依」),又稱635工程 (工程的大壩壩體海拔高度為635米)[4]。它將額爾齊斯河的水輸送到新疆中北部的準噶爾盆地,主要用於克拉瑪依的石油工業和克拉瑪依的民眾生活用水,工程輸送的水能灌溉14萬公頃土地 [4]。項目於1997年獲批並開工建設,2000年克拉瑪依正式通水,並在市中心形成穿城河[5]。
政治
|
|
Remove ads
克拉瑪依市下轄4個市轄區:獨山子區、克拉瑪依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其中獨山子區與市區主體分隔,成為一塊飛地。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91,008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20776人,增長44.69%[16]。年平均增長率為3.76%。其中,男性人口為203,310人,占52%;女性人口為187,698人,占4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8.32。0-14歲人口為58,141人,占14.87%;15-64歲人口為303,033人,占77.5%;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834人,占7.63%。
2019年,全市總人口(不含轄區內兵團人口)為 462347人,其中戶籍人口 310862人,暫住人口為 151485人。男性人口 244473人,占 52.9%,女性人口 217874人,占 47.1%。按轄區分:獨山子區 89180人,克拉瑪依區 300723人,白鹼灘區 65044人,烏爾禾區 7400人。在戶籍人口中,少數民族 78306人占 25.19%,漢族232556人,占 74.8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5.34%[17]。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90,348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1,00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9,340人,增長25.41%,年平均增長率為2.29%。其中,男性人口為259,472人,占總人口的52.92%;女性人口為230,876人,占總人口的47.0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2.39。0-14歲的人口為70,825人,占總人口的14.44%;15-59歲的人口為351,132人,占總人口的71.61%;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8,391人,占總人口的13.9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527人,占總人口的9.6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81,249人,占總人口的98.1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9,099人,占總人口的1.86%。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2萬人[18]。城鎮化率為98.97%,比上年末提高0.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25萬人。
Remove ads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319,265人,占總人口的81.65%,各少數民族人口71,743人,占總人口的18.35%。
經濟
2020年,GDP總產值達到887億人民幣,人均GDP達到2.62萬美元,人均GDP在中國大陸659個城市中排名第一[20],在2022年則排名第二,僅次於鄂爾多斯[21]。總的來說,克拉瑪依常年保持人均GDP排名第一。
1988年,即建市30年周年時,市局黨委提出「逐步把克拉瑪依市建成以油為主、多種產業結構並存、多功能的、向外輻射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同時盡最大努力避免「油盡城荒」的結果。
原油與石油化工是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2018至2022的五年間第二產業的GDP占比約七成[2],是GDP的主要貢獻來源。克拉瑪依是因為石油才設市的。起初這裡的人都屬於新疆油田公司,都是為石油而來。2022年克拉瑪依油田年產石油1700萬噸。新疆油田公司的總部位於克拉瑪依市,主管油田有克拉瑪依油田和瑪湖油田[22],獨山子石化則主管獨山子區的獨山子煉油廠[23]。
2023年,克拉瑪依市政府發布《克拉瑪依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力求將克拉瑪依市打造成為資源型城市新能源轉型的先行示範區[24]。
克拉瑪依的農業很薄弱,其GDP占比僅約1.5%[2]。克拉瑪依農業綜合開發區(又稱大農業)是全市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現占開發土地面積181平方公里(27.1萬畝,可耕地20萬畝)[25]。
克拉瑪依的第三產業主要為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旅遊業,其GDP占比近三成[2],克拉瑪依市將白鹼灘區設立為「克拉瑪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2022年末升級為「克拉瑪依國家高新區」[26],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同時推動雲計算產業,成立了雲計算產業園區,現已建成華為雲服務數據中心、中國石油(克拉瑪依)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新疆)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自治區災備中心以及正在建設的碳和水冷數據中心,機櫃達6萬餘個[27]。
文化與教育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也是最大的一所石油高等學府,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校園占地面積7000餘畝,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且設有研究生院。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8]。
景點
交通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