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冀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冀儁,字僧儁,南北朝時期北魏末年至北周的書法家、官員,太原郡陽邑縣(今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人。
冀儁他性格沉穩,擅長隸書,尤其在臨摹方面技藝高超。532年(太昌元年),在賀拔岳麾下擔任墨曹參軍。534年(永熙三年),賀拔岳被侯莫陳悅殺害後,冀儁被宇文泰徵召,擔任其記室。宇文泰為了討伐侯莫陳悅,命令冀儁偽造魏帝的敕書,送往費也頭部,以爭取他們的援軍。冀儁所寫的「敕書」極為逼真,完全沒有被識破,費也頭於是派遣一千名士兵,聽從宇文泰的指揮。535年(大統元年),西魏建立後,冀儁被任命為丞相府城局參軍,封為長安縣男。537年(大統三年),他隨軍參與了弘農之戰和沙苑之戰,爵位晉升為長安縣子,還兼任華州中正。547年(大統十三年),轉任襄樂郡太守。在此期間,他曾教授宇文毓、宇文震等人隸書。此外,他還向宇文泰提議,將蒼頡列入先聖、先師之列,在釋奠禮中加以祭祀。後來,他歷任黃門侍郎、并州大中正,逐漸晉升為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都督、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558年(周明帝二年),冀儁以原有官職擔任大使,巡視各州郡,考察當地風俗。返回長安後,被任命為小御正。不久,又出任湖州刺史,因清廉的治理而聞名。之後,他被加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為昌樂縣伯,爵位進一步晉升為昌樂縣侯。後來因病去世。[1][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