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雲山故居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雲山故居遺址[1][2][3]:4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道大㘵村[1]

快速預覽 馮雲山故居,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歷史

馮雲山早年生活在花縣禾落地村。祖父馮光宗墓、父親馮英聯墓均在今大㘵村大逕嶺上。馮雲山故居遺址位於大㘵村禾落地[1]。馮雲山故居的始建年代不詳。咸豐四年(1854年),清軍燒毀馮雲山故居。至當代,僅存幾段數米長的殘牆基[3]:4[1]

1978年7月,重新公布第一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以馮雲山故居之名列入[4]。2003年,花都區博物館對馮雲山故居遺址進行考古發掘[3]:4。現隸屬於洪秀全紀念館管理[2]

遺址概況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3月的報告提及,相傳馮雲山故居是九廳十八井的客家大屋。四周有圍牆,屋前有一口名叫九如塘的水塘。水塘面積約1200平方米,塘基用三合土砌築[3]:4。水塘現在已夷為平地。塘前的水田及故居後的山地,原均為馮家產業[1][3]:4

2003年,花都區博物館的考古發掘,清理出部分牆基,確認故居為客家五龍過脊的建築形式。建築坐南朝北,總面闊為37.2米,總進深29.6米,建築占地面積1101平方米。建築分三路,中路正屋為五間三進,面闊18.1米,三進均明間為廳,次間、梢間為房;左右兩路為橫屋,面闊29.6米,進深5.5米,各有9間房;橫屋與正屋間有寬4.1米的水門[3]:4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