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凡爾登
法蘭西東北部洛林大區默茲省的最大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凡爾登(法語:Verdun,法語發音:[vɛʁdœ̃] ⓘ),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默茲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凡爾登區[1],其市鎮面積為31.03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6610人,是默茲省人口最多的市鎮,超過了省會巴勒迪克,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539位。
凡爾登位於默茲省中部,其所在的默茲河谷因地形險要,歷代被看作重要的戰略通道[2]。凡爾登因多場重大歷史事件而聞名:公元843年簽訂的《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由此誕生了現代德、法、意三國的政治文化雛形;1792年,帝國軍隊在凡爾登與法國改革派發生發生戰役,成為第一次反法同盟系列戰爭的開端;1916年,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破壞力最強、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之一,凡爾登及周邊地區受到嚴重破壞,為紀念該戰役而建的世界和平博物館於1994年開館。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凡爾登」一名來源於其拉丁語名稱「Verodunum」,其中「dunum」意為「丘陵」,「Ver」意為「突出來的」[3]。
歷史



凡爾登歷史悠久,早在青銅器時期就已出現人類活動。公元4世紀時,莫城的桑坦被加冕為首任凡爾登主教[4],公元6世紀後,凡爾登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土地。
公元840年,法蘭克國王虔誠者路易逝世,他的三個兒子就領土繼承問題產生爭執並引發內亂,843年,三個在凡爾登簽訂條約,法蘭克王國被一分為三,其中凡爾登所在的默茲河成為了西法蘭克王國和中法蘭克王國的分界線,《凡爾登條約》的簽訂也意味著加洛林王朝的滅亡,現代德、法、意三國的文化獨立性由此開始出現[5]。
公元925年,隨著偉人布魯諾的逝世,包括凡爾登在內的洛塔林吉亞被併入神聖羅馬帝國[6]。997年,凡爾登被設立為同名教省的首府,其間,當地的主教與貴族曾多次就權力問題矛盾,並引發多次屠殺[7]。1374年,凡爾登獲得帝國自由城市頭銜並獲得短暫的發展,但在14世紀末的天主教會大分裂中,凡爾登再次發生嚴重的血腥鎮壓[7]。1552年,亨利二世收復了洛林的大部分區域,但包括凡爾登在內的三主教省則繼續被掌控於神聖羅馬帝國,直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凡爾登才完全歸屬法蘭西王國[8]。
法國大革命期間,帝國保皇派宣戰法國改革派,普魯士軍隊於1792年在凡爾登與共和國軍隊發生戰役,成為第一次反法同盟系列戰爭的開端[9]。普法戰爭期間,凡爾登曾再次被普魯士軍隊占領。此後,凡爾登修建了大型防禦工事[1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東北部地區為主要的戰場。1916年發生的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死傷人數近百萬,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saigner à blanc)[11]。戰後重建恢復工作持續到了1929年[7]。
二戰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美軍基地駐紮於凡爾登,直至1966年才撤離[7]。1994年,世界和平博物館在凡爾登建成並向公眾開放[7]。
地理

凡爾登位於法國東北部,大東部大區中西部和默茲省中部,距離省會巴勒迪克大約52公里[2]。與凡爾登接壤的市鎮包括:默茲河畔貝爾維爾、貝勒賴、凡爾登地區貝爾呂、埃鎮、弗勒里德旺杜歐蒙、弗羅姆雷維爾-萊瓦隆、歐丹維爾、朗德勒庫爾-朗皮爾、穆蘭維爾、尼克塞維爾-布萊爾庫爾、錫夫里拉佩爾什、默茲河畔蒂耶維爾[2]。
凡爾登位於默茲河谷之中,東側為洛林高原,西側為阿戈訥山脈,市區內地勢相對平坦,周邊則多為淺丘或坡地,全境海拔在194到330米之間[2]。
默茲河幹流自南向北河流經境內,在凡爾登附近呈辮狀水系,分有多條水道,其中主幹在工業革命期間完成了渠化改造[2]。默茲河左岸支流斯康斯河流經市區西部,水量極小,部分河段被人工建築物覆蓋[2]。
凡爾登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分布均勻,偶爾受內陸氣流影響而出現極端天氣[12]。
凡爾登境內設有氣象站,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其中日照數據取自梅斯氣象站[13]):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凡爾登是法國大東部大區默茲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55545,它也是默茲省的一個副省會[1]。凡爾登下轄凡爾登區,管理凡爾登第一縣和第二縣,同時也是大凡爾登城市圈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凡爾登及相鄰的另外2個市鎮(默茲河畔貝爾維爾、默茲河畔蒂耶維爾)設為凡爾登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64個市鎮劃為凡爾登城市區[14]。同時,INSEE還將凡爾登市鎮分為了8個「塊區」(IRIS)[2][15],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Remove ads
交通

法國A4高速公路經過凡爾登境內南部,通過31號出入口與市區連接。此外多條默茲省省道在凡爾登境內交匯,包括連接省會巴勒迪克的「聖道」D1916線(voie sacrée)[2]。
大東部大區公共運輸開行往返於香檳沙隆和凡爾登的客運線路,此外還有多條城際巴士線路連接凡爾登,可前往巴勒迪克、斯特奈、科梅爾西、默茲TGV站等地[16]。
2015年,67%的凡爾登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17]。2016年,凡爾登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5起,造成1人遇難,21人受傷[17]。
凡爾登站位於市區西部,是聖伊萊爾-阿貢當日鐵路線上的一個車站,該鐵路凡爾登以西的路段已於2013年底停止客運服務[18],以東的路段則以貨運為主。凡爾登站每天開行數班前往梅斯的區域列車,周日及節假日則增開前往南錫的列車[19]。
法國高速鐵路東線經過凡爾登南部,默茲TGV站位於凡爾登市區以南約20公里處,該站每天停靠前往巴黎、史特拉斯堡、波爾多、普瓦捷等地的高速列車,並開行連接凡爾登市區的擺渡車[19]。
距離凡爾登最近的民用航空機場為梅斯-南錫洛林機場,車程約1小時20分鐘,該機場開行前往法國南部主要城市及地中海西部沿岸各地的航線[2]。
凡爾登城市公共運輸(商業名稱為「TIV」)是凡爾登城市核心區內的城市公交系統,截至2020年4月,該系統共包括了4條公交線路,路網覆蓋了境內的主要街區[20]。
政治
凡爾登的現任市長為薩米埃爾·阿扎爾(Samuel Hazard)先生,他是社會黨的一名成員,在2014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49.42%的支持率[21]。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凡爾登獲得了61.47%的支持率[21]。
人口
2017年,凡爾登市鎮人口數量為17,475,在法國排名第539位。其中男性8,333人,女性9,580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9.7%,外籍人口數量為833人,人口密度為563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Verdunois(男性)或verdunoises(女性)[22]。2018年,凡爾登境內出生166人,死亡人口206人[22]。
經濟
凡爾登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因人口密度較低,工業及服務業相關部門在當地分布較少,旅遊業是當地的主要經濟支柱[27]。
財政
2018年,凡爾登的財政收入總額為9,176,25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6,892,79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6,190,640歐元[28]。
2014年,凡爾登的人均收入總額為2,389歐元,其中高職人員為4,277歐元,普通職員為1,763歐元[29]。
2016年,凡爾登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21.4%,當地35.5%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30]。
社會事務

凡爾登屬於南錫-梅斯學區[31]。截止2018年1月1日,凡爾登境內共有3所幼兒園、7所小學、4所初級中學、2所普通高中、1所農業高中和3所職業高中,其中部分高中開設高職班[32]。2018至2019學年度,凡爾登境內共有中小學生3,171名[33]。
截止2017年1月1日,凡爾登境內共有全科醫生12名、保健師15名、牙醫19名、護士26名、眼科醫生2名、皮膚科醫生2名、兒科醫生2名和婦科醫生1名。境內共有藥房8家,養老院4家,殘疾人幫扶中心5家[34]。
凡爾登-聖米耶勒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de Verdun Saint-Mihiel)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在凡爾登市區內設有多個病區[35]。
2015年,凡爾登境內共有各類住房10,174套,其中88.8%為常住房屋[36]。集中式居民區主要分布在市區東南部,規模較小[2]。
2017年,凡爾登境內共有各類商鋪1,068家,其中餐飲服務類507家[37]。市區東南部建有大型開放式商業街區[2]。
2017年,凡爾登境內共有1家游泳池、5間健身房、1座綜合體育場、7處網球場、1處馬術場、9處足球或橄欖球場以及2處籃球或排球場[38]。
2014年,凡爾登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1,680起,其中盜竊類案件1,033起,經濟類案件145起,毒品交易類案件118起[40]。
文化
2017年,凡爾登境內共有1個劇場、1個電影院和1個博物館[38]。
凡爾登境內的建築有多處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紹塞城門和沙泰勒門為中世紀末所建的凡爾登防禦工事的一部分,現為當地的代表性建築物。世界和平博物館開館於1994年,是一個以凡爾登戰役為主題的紀念館,也是法國境內規模最大的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的文化設施之一[41]。
凡爾登歷史上為重要的天主教行政中心,現為天主教凡爾登教區的首府,凡爾登聖母主教座堂為其主教座堂,後者最初建於公元10世紀,後屢次被破壞和重建,現為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42]。
2018年,凡爾登境內共有11個賓館共計377間房間,另有1個露營地,可容納共160輛露營車[38]。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凡爾登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大東部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凡爾登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43]。
相關人物
友好城市
因凡爾登的特殊歷史地位,當地政府決定不締交任何友好城市[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